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历时三年才脱稿的纪实文学力作,记叙了半个世纪前朝鲜半岛上那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它不仅再次确认和讴歌了中国军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这一主题,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了发生在50年前的一切,精辟地分析了战前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对于中国如何决策、如何出兵这一人们长期关心的问题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作者刻画了彭德怀元帅叱咤风云的光辉形象,刻画了志司将领以及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趴冰卧雪、流血牺牲的英雄群像,写下了《大冰河》、《血洒汉江》、《三十八军万岁》等一篇篇令人心灵震颤的文字。作品结构严整,气势恢弘,文笔冷峻生动,饱含激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美战争的创作者
· · · · · ·
-
王树增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长篇历史随笔《1901年》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目录 · · · · · ·
前言 古老的命题
第一章 打败美帝野心狼
1 六月二十五日
2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3 汉城大逃难
4 美国将军的逃亡和中国的保卫国防会议
5 仁川登陆
……
第二章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第三章 三十八军万岁!
第四章 圣诞快乐
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司致意
第六章 血酒汉江
第七章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后记 彩蝶纷飞的幻觉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打败美帝野心狼
1 六月二十五日
2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3 汉城大逃难
4 美国将军的逃亡和中国的保卫国防会议
5 仁川登陆
……
第二章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第三章 三十八军万岁!
第四章 圣诞快乐
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司致意
第六章 血酒汉江
第七章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后记 彩蝶纷飞的幻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天晚上,也是志愿军司令部最紧张的一个晚上。彭德怀披着大衣,整夜不停地起草电报,根本不吸烟的他开始向参谋伸手要烟。他已经连续六个昼夜没有合眼了,他面容消瘦,眼睛青肿,嘴唇开裂,但当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的时候,他显得极其兴奋,亲自起草了一个嘉奖电报: “-------------梁、刘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阻放南逃北援。 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三十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故,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在汉语的词汇中,“万岁”一词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它是至高无上的人物和事物才能使用的专用词汇。 中国战争史上以前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哪支部队能被称之为“万岁”。这个嘉奖电报起草好之后,连几个副司令员都对这个“万岁”的称呼提出了异议,汉语中赞扬的词汇很多,能不能换一个,但是彭德怀坚持“万岁”。 据说,在第一次战役后受到彭德怀痛骂的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在前线接到彭德怀的这个电报的时候,流了泪。 志愿军总部电报发出的时候,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正在公路上清理缴获的美军物资。根据副军长江拥辉的回忆,当时,一名中国士兵在摆弄一台美军的收音机时,收音机里传出的一首歌曲令在场的所有中国士兵们愣住了。 收音机里播音员说的是中国话:“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2页 -
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两百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合国军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组成,数层阵地使其纵深达三百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而在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沿着对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埋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的中国官兵被称为“闭居洞中的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尾声彩蝶纷飞的幻觉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美战争"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美战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转】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
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一) 一、三八线是条什么线? 它是“国际公认”的朝鲜半岛南北政权的政治分治线吗?答:非也!三八线是1945年8月由美国提出,以朝鲜国土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以北为苏军接受日军投降区,以南为美军受...
(展开)

志愿军——人类轻步兵最伟大的巅峰
少有的能让我几乎一口气读完的战史著作,作者客观展现了两军的闪光点和失误(若有一方不堪一击,那另外一方又是什么呢?志愿军:第一次战役三十八军穿插不到位,第二次战役因下竭隅里不克和兵力分散未能全歼陆战一师,第四次战役的巨大牺牲和最终败退是为第三次战役的冒进还债...
(展开)

致敬--最可爱的人 ——《朝鲜战争》读书小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88年,时年13岁的我在湖北宜昌中心医院住院,有个同病房对我关爱有加的病友爷爷,他告诉我他参加过朝鲜战争,还跟我讲过很多战场上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起抗美援朝,那个已经记不得名字的老爷爷也是我对“最可爱的人”的第一印象吧。 2020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加... (展开)
《朝鲜战争》送给我的礼物
礼物 ---《朝鲜战争》读后感 我在“军事革命”那栏“寻踪觅迹”,却不见《朝鲜战争》的影子。我踮脚又下蹲,头转来转去,与各种书名碰面,我眼向下一瞥......找到了!我差点没喊出来!它孤身的躺在小木桌下,塑胶套上纳满了灰。“终于找到你!”我小声说。 从宿舍到教室的那条...
(展开)
> 更多书评 8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4分 1891人读过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8.1分 137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9分 49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丹特丽安的书架1 (熊吉同学)
- 战争记录 (吴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美战争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