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印] 莫·卡·甘地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原作名: A Biography of Gandhi
译者: 鲁良斌
出版年: 2009-2
页数: 374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730268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原作名: A Biography of Gandhi
译者: 鲁良斌
出版年: 2009-2
页数: 374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730268
内容简介 · · · · · ·
《甘地自传》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甘地的生命经历和他的独特思想,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正如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所说:“他不是教徒,却比任何教徒都要虔诚。”任何想从伟大人物的身上汲取力量。提高自身修养的读者.都不应错过这《甘地自传》。我所想达到的,30年来我所致力和争取达到的—就是自我实现,面对面看着神灵,达到解脱。我为此目的而生,为此目的而行,而其孜孜求其实现。首先他们无视于你,而后是嘲笑你,接着是批斗你,再来就是你的胜利之日。懦夫是不会有爱的,爱是勇者的特性,让成千上万像我这样的人毁灭吧,而让真理获胜。
——莫·卡·甘地
甘地自传(第3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莫·卡·甘地,出生于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一生致力于印度民族解放,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的领袖,被尊称为圣雄甘地。他带领印度人民取得国家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身体力行的“非暴力”哲学,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 · · · · ·
作者序第1部 求学英国 1 我的家世 2 童年时代 3 童婚印象 4 新婚体验 5 在公立中学 6 结交一个损友 7 肉食的诱惑 8 从堕落中脱逃 9 父亲离世 10 感知宗教 11 打算赴英 12 家族风波 13 抵达伦敦 14 成为素食主义者 15 努力做英国绅士 16 极力节俭的生活 17 饮食方法的体验 18 我的羞涩性格 19 吐露结婚真情 20 初步研究各种宗教 21 神灵助我力量 22 纳拉扬·亨昌德罗 23 参观大博览会 24 取得律师资格 25 体会执业艰难 第2部 南非生活 1 赖昌德巴伊 2 开始新的生活 3 第一宗案子 4 头一次打击 5 选择前往南非 6 到达纳塔尔 7 头巾问题的纠纷 8 在旅途中的遭遇 9 不公正的待遇 10 到达比勒陀利亚 11 与基督教徒交往 12 和印度侨民的交往 13 “苦力”原来如此 14 做案子的准备工作 15 对基督教的见解 16 决定留在南非 17 定居纳塔尔 18 反对种族歧视 19 纳塔尔印度人大会 20 巴拉宋达朗 21 三英镑人头税 22 各种宗教的比较研究 23 轻信的教训 24 返回印度 25 回到印度的见闻 26 我的两种禀性 27 参加孟买集会 28 在浦酃获得支持 29 争取舆论支持第3部 体验真理 1 首次携妻儿远航 2 遭遇暴风雨 3 突破重围 4 放弃控告产生的影响 5 对儿女的教育 6 在医院的义务服务 7 体验“禁欲”(上) 8 体验“禁欲”(下) 9 崇尚简朴生活 10 波耳战争 11 卫生改革和饥荒救济 12 贵重的礼品 13 重返印度 14 文书和昕差 15 参加国民大会 16 寇松勋爵的朝觏 17 与戈克利的相处 18 加尔各答的见闻 19 难忘的一个月 20 在贝纳勒斯 21 去孟买 22 真正的考验 23 再次前往南非第4部 非暴力运动 1 冷遇 2 亚洲来的官员们 3 忍辱负重 4 自我牺牲的信念 5 自省 6 因为素食的牺牲 7 经历土疗和水疗 8 警示 9 与权势抗争 10 回忆和忏悔 11 与欧洲人的交往(上) 12 与欧洲人的交往(下) 13 《印度舆论》 14 不可接触者 15 黑热病(上) 16 黑热病(下) 17 烧毁印度居民区 18 一本书对我的影响 19 凤凰村 20 创刊之夜 21 波拉克前来相助 22 上帝庇佑的人 23 “家务劳动” 24 祖鲁人的“叛乱” 25 心路历程 26 “非暴力”的含义 27 更多饮食实验 28 勇敢的嘉斯杜白 29 戒食盐与豆 30 自制 31 绝食 32 校长生活 33 文化教育 34 精神训练 35 好与坏 36 以绝食来忏悔 37 戈克利的召唤 38 志愿者 39 艰难的选择 40 小规模非暴力抵抗 41 戈克利的爱心 42 治疗肋膜炎 43 重返故国 44 回忆律师生涯 45 诚实的品质 46 当事人与同事 47 一个当事人怎样得救第5部 谋求印度自治 1 初次经历 2 与戈克利重逢 3 这是威胁吗? 4 圣提尼克坦 5 三等车厢上的遭遇 6 印度公仆社 7 坎巴庙会 8 恒河上的吊桥 9 创建学院 10 风波 11 废除劳工契约制度 12 反“三卡塔”制 13 比哈尔人 14 谁是被告 15 斗争策略 16 调查三巴朗 17 同事们 18 到农村去 19 省长的支持 20 联系劳工 21 学院概况 22 再次绝食 23 凯达农民的反抗 24 偷洋葱的贼 25 凯达抗田赋斗争的意义 26 谋求一致立场 27 招募新兵 28 病危 29 身处窘境 30 呐喊的声浪 31 德里总罢市 32 与警察局长的辩论 33 铸成大错 34 反戒严令 35 在旁遮普的经历 36 护牛与抵制英货 37 阿姆里察国大党大会 38 修订国大党党章 39 土布运动 40 实行手工纺织 41 与纺织厂主一席谈 42 印度国民大会结束语
作者序第1部 求学英国 1 我的家世 2 童年时代 3 童婚印象 4 新婚体验 5 在公立中学 6 结交一个损友 7 肉食的诱惑 8 从堕落中脱逃 9 父亲离世 10 感知宗教 11 打算赴英 12 家族风波 13 抵达伦敦 14 成为素食主义者 15 努力做英国绅士 16 极力节俭的生活 17 饮食方法的体验 18 我的羞涩性格 19 吐露结婚真情 20 初步研究各种宗教 21 神灵助我力量 22 纳拉扬·亨昌德罗 23 参观大博览会 24 取得律师资格 25 体会执业艰难 第2部 南非生活 1 赖昌德巴伊 2 开始新的生活 3 第一宗案子 4 头一次打击 5 选择前往南非 6 到达纳塔尔 7 头巾问题的纠纷 8 在旅途中的遭遇 9 不公正的待遇 10 到达比勒陀利亚 11 与基督教徒交往 12 和印度侨民的交往 13 “苦力”原来如此 14 做案子的准备工作 15 对基督教的见解 16 决定留在南非 17 定居纳塔尔 18 反对种族歧视 19 纳塔尔印度人大会 20 巴拉宋达朗 21 三英镑人头税 22 各种宗教的比较研究 23 轻信的教训 24 返回印度 25 回到印度的见闻 26 我的两种禀性 27 参加孟买集会 28 在浦酃获得支持 29 争取舆论支持第3部 体验真理 1 首次携妻儿远航 2 遭遇暴风雨 3 突破重围 4 放弃控告产生的影响 5 对儿女的教育 6 在医院的义务服务 7 体验“禁欲”(上) 8 体验“禁欲”(下) 9 崇尚简朴生活 10 波耳战争 11 卫生改革和饥荒救济 12 贵重的礼品 13 重返印度 14 文书和昕差 15 参加国民大会 16 寇松勋爵的朝觏 17 与戈克利的相处 18 加尔各答的见闻 19 难忘的一个月 20 在贝纳勒斯 21 去孟买 22 真正的考验 23 再次前往南非第4部 非暴力运动 1 冷遇 2 亚洲来的官员们 3 忍辱负重 4 自我牺牲的信念 5 自省 6 因为素食的牺牲 7 经历土疗和水疗 8 警示 9 与权势抗争 10 回忆和忏悔 11 与欧洲人的交往(上) 12 与欧洲人的交往(下) 13 《印度舆论》 14 不可接触者 15 黑热病(上) 16 黑热病(下) 17 烧毁印度居民区 18 一本书对我的影响 19 凤凰村 20 创刊之夜 21 波拉克前来相助 22 上帝庇佑的人 23 “家务劳动” 24 祖鲁人的“叛乱” 25 心路历程 26 “非暴力”的含义 27 更多饮食实验 28 勇敢的嘉斯杜白 29 戒食盐与豆 30 自制 31 绝食 32 校长生活 33 文化教育 34 精神训练 35 好与坏 36 以绝食来忏悔 37 戈克利的召唤 38 志愿者 39 艰难的选择 40 小规模非暴力抵抗 41 戈克利的爱心 42 治疗肋膜炎 43 重返故国 44 回忆律师生涯 45 诚实的品质 46 当事人与同事 47 一个当事人怎样得救第5部 谋求印度自治 1 初次经历 2 与戈克利重逢 3 这是威胁吗? 4 圣提尼克坦 5 三等车厢上的遭遇 6 印度公仆社 7 坎巴庙会 8 恒河上的吊桥 9 创建学院 10 风波 11 废除劳工契约制度 12 反“三卡塔”制 13 比哈尔人 14 谁是被告 15 斗争策略 16 调查三巴朗 17 同事们 18 到农村去 19 省长的支持 20 联系劳工 21 学院概况 22 再次绝食 23 凯达农民的反抗 24 偷洋葱的贼 25 凯达抗田赋斗争的意义 26 谋求一致立场 27 招募新兵 28 病危 29 身处窘境 30 呐喊的声浪 31 德里总罢市 32 与警察局长的辩论 33 铸成大错 34 反戒严令 35 在旁遮普的经历 36 护牛与抵制英货 37 阿姆里察国大党大会 38 修订国大党党章 39 土布运动 40 实行手工纺织 41 与纺织厂主一席谈 42 印度国民大会结束语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认识到律师的真正职责是使反目成仇的双方重归于好。 我相信这句话是不朽的真理:由剑得到的亦将由剑失去。 只要一个人还想保留他的剑,他就尚未达到完全的无畏。——甘地 只要人们持续无情摧毁低等动物的生命,他就永远不能体会健康或和平的真谛。因为人们不能停止屠杀动物,那么他们就会互相残杀。的确,播下谋杀及痛苦的种子的人是不可能收成快乐及爱心的果实的。——毕达哥拉斯 只要一个人还想保留他的剑,他就尚未达到完全的无畏。——甘地 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甘地 甘地纪念碑上雕刻着圣雄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7页 -
第二十一章 罗摩给弱者以力量① ① 原文为 Nirbala ke bala Rama,是苏尔达斯(Surdas)著名的赞美诗的复句,直译为“他给无助者以帮助,给弱者以力量”。 我和印度教从及世界上别的宗教,虽然已经有了泛泛之交,我却也懂得在我受的考验中,这一点点知识还远远不能使我得救。一个人当他经受着 考验的时候,究竟有什么东西支持着他,他是毫无所感的,更别说先有所知了。如果是一个不相信上帝的人,他一定会将自己的安全归功于机遇。如果是一个信仰上帝的人,他就会说这是上帝拯救了他。他会下这么一个结论,说在内心里支持着他的是他对于宗教的研究或他精神上的纪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然而在他获得解脱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究竟是他精神上的纪律还是别 的东西援救了他。那些以他们的精神力量而自豪的人,不是也看见了它五体 投地了吗?一种宗教知识与得自经验的知识不同,在经受这样一种考验的时候,不过是戏言罢了。 我第一次发现只靠宗教知识无济于事,是我留学英国的时候。我以前经历的几次遭遇,究竟如何得救,我也说不上来,因为那时我太年轻了;可是现在我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有妻室和儿子,有了一些经验。 就我记忆所及,我在英国的最后一年,即 1890 年,朴次茅资举行了一 次素食者会议,有一个印度朋友和我得到了邀请。朴次茅斯是一个海港,住有很多海军人员。那里有很多名声不好的妇女,她们并不是真正的妓女,但是同时,她们的道德并不那么好。我们就住在其中的一个人家家里。自然咯,招待委员会是一点也不知道的。象朴次茅斯这样的城市,对于我们这种偶然 来一两次的旅客,要找出什么好的和坏的住所,本来就有困难。 我们出席会议以后,晚间回到寓所。晚饭后我们坐下来玩桥牌,我们 的女主人也来参加了,这本来是英国的一种规矩,就是上等人家也是这样。每一个玩牌的人,当然要讲一些无伤大雅的话,可是我的同伴却和我们的女主人讲了一些无聊的话。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甘地自传(第3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甘地自传(第3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成为你要改变的-《甘地自传》
对于这本书有点遗憾的是,这本书是于1929年写完的,而他于1948年被刺杀。我想如果这本书是在他被刺杀前写完,就更有味道了。因为一来多了近20年的经历,又有大量的丰富的内容可以阅读;二来,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智的成熟,思想的成长,阅历的增加,肯定会...
(展开)


一个谦卑而自恋的灵魂
这本自传写于1929年,距离甘地被刺身亡还有18年,由于对“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给人一种进行时的感觉。虽然是序时记录,但因为有取舍,而且省略掉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经历,甚至是应该予以浓墨重彩的事件,读起来有一种跳跃感,不连贯,有时候读着读着他就会...
(展开)

人性的力量往往通过细节体现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无,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显得遥不可及。 ——西奥多·罗斯福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做到了...
(展开)

>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8.2分 331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1)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7.9分 77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8)8.0分 2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之所以为我 (七心海棠)
- 省钱模式一:图书馆借阅 (寰哥)
- 灵性经典 (花镜心)
- 2018年书单 (凝指流光)
- 灵花灵火 (花镜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甘地自传(第3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缥尘 2008-03-13 20:56:24
将理想付诸实践
0 有用 uahD 2012-05-18 19:53:47
苦行僧
0 有用 吴明 2008-03-23 14:52:29
他的伟大人格,他的非暴力思想,他的真诚,他对民族的热爱,值得我学习.我最敬佩他!
0 有用 Xiao米 2009-11-29 16:28:01
应当给当今的政治家看看
0 有用 咫尺天涯 2008-08-18 12:06:40
看了一年多才看完,很厚的一本书,其实是由很多小故事串起来,介绍了从小到大的生活和工作。越看越是钦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