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自由招魂,ISBN:9787505717497,作者:李敖著
为自由招魂的创作者
· · · · · ·
-
李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35年生于哈尔滨,1949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被西方传媒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生平以嬉笑怒骂为己任,而且确有深厚的学问护身。自称文章天下第一,狂妄至极,刻薄至极。他曾说有的人可爱到可恶,有的人可恶到可爱,他自己恐怕两者皆是。李敖是个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了当代中国特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了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目录 · · · · · ·
一 独裁中的民主
二 张宗昌,我梦到了你!
三 开玩笑的自由
四 没有演说的自由
五 记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
六 漫画的自由意义
七 不拍马屁的自由
八 梦做骆马的自由
九 论唱反调
十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十一 月亮属于谁的?――维护出版自由的一篇文献
十二 我们梦想“野蛮之自由”
十三 读警总秘密会议启示
十四 秘雕案的案外意义――我们该先争哪种自由?
十五 还是第一声最像
……
· · · · · · (收起)
二 张宗昌,我梦到了你!
三 开玩笑的自由
四 没有演说的自由
五 记一位没有“流血的自由”的先烈
六 漫画的自由意义
七 不拍马屁的自由
八 梦做骆马的自由
九 论唱反调
十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十一 月亮属于谁的?――维护出版自由的一篇文献
十二 我们梦想“野蛮之自由”
十三 读警总秘密会议启示
十四 秘雕案的案外意义――我们该先争哪种自由?
十五 还是第一声最像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看民主,不在堂皇的宪法;找民主,不在庄严的议会;测量民主,不在摩拳擦掌的斗争。民主的真髓,表现得不该这么复杂。民主本身,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普遍的方向与目标。从这种博大的观点看,我认为检验一个地区的民主成分,单刀直入,只有一个妙法,就是看它有没有“开玩笑的自由”。上上下下,大家都有这种自由,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把民主信仰化、生活化、普遍化。大家能互相开玩笑,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有幽默感,有民主气质。相反的,没有开玩笑的自由,就没有民主气质可言。没有这种气质,不但不配民主,连帝制都不配。那样的民主,只是一种招牌、一种口号。热爱民主的中国人,千万该警觉到这一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开玩笑的自由 -
身居反动的与逆流的地位的政权,它的悲剧脸谱,已经在强大的武力背后,呈现了如下的表现,可以囊括他们: 一、用暴力维持政权。 二、一党专政。 三、特务横行,基本人权没保障。 四、新闻、言论检查。 五、限制本国人和外国人的出入境。 六、约束文化交流。 七、党化教育、司法、军队。 八、偶像崇拜,经典信奉。 九、统制经济。 十、集会、结社、请愿等的不自由。 十一、强迫集体劳动(如公社、奴工、集体农场)。 十二、鼓吹战争解决一切,敌视和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独裁中的民主 / 002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为自由招魂"的人也喜欢 · · · · · ·
为自由招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形而上学”的践行者
不要误会,这里所谓的“形而上学”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当下的一种流行语,大意为“你行你上啊”。这个流行语背后其实表现的是社会上的两种人:第一种人评判事情或人的各种缺点,第二种人批判第一种人,光说不做假把式,你行你上啊。我们不是要评论这两种人的是非对错...
(展开)

Be free ——《为自由招魂》中的自由之路
Be free ——《为自由招魂》中的自由之路 作为一个“斗士”,李敖在大多数的人眼里,大约是一个“疯子”吧,至少,在我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之前,是这样觉得的;而读了他的《为自由招魂》以后,大抵会觉得他是一个佯作癫狂的清醒者。杂文是这样一种体裁,你不需要装腔作势搞什...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7.7分 210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7.9分 2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公民社会 (何其低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为自由招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啄。 2010-01-10 16:21:13
当我还是一枚小粪青的时候。
1 有用 地极象 2009-11-05 01:38:13
=这是高中买过的书了。。纪念一下。今观之,李敖之文取胜乃在语言及其哗众取宠的另辟蹊跷,若是论及学理哲思,则多为泛泛胸绪之言。
0 有用 Lydia Z. 2015-03-06 23:31:16
高速翻看……
1 有用 ferwehn 2019-03-09 14:49:44
隐约觉得有些《北京法源寺》的影子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