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老残游记》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主人公老残行医游历各地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作者医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书中揭露了清末政治的腐败,而揭露“清官”的残害百姓,属中国文学作品的首创。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对景物和心理描写精湛,为百年来评论家所称赞,有的章节还被选入语文课本。由于历史的局限,书中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议论,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内容,读者对此应予鉴别和抛弃。
老残游记的创作者
· · · · · ·
-
刘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目录 · · · · · ·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 · · · · · (更多)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 · · · · · (更多)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制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
附录 老残游记续集(九回)
自序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
· · · · · · (收起)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制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
附录 老残游记续集(九回)
自序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翠环道:我在二十里铺的时候,过往的客人见的很多,也常有题诗在墙上的。我最喜欢请他们讲给我听,听来听去,大约不过两个意思:体面些的人总无非说自己才气怎么大,天下的人都不认识他;次一等的人呢,就无非说那个姐儿长得怎么好,跟他怎么样的恩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三回 -
须知阿修罗隔若干年便与上帝争战一次,未后总是阿修罗败,再过若干年,又来争战。试问,当阿修罗战败之时,上帝为甚么不把他灭了呢,等他过若干年,又来害人?不知道他害人,是不智也;知道他害人,而不灭之,是不仁也。岂有个不仁不智之上帝呢?足见上帝的力量是灭不动他,可想而知了。譬如两国相战,虽有胜败之不同,彼一国即不能灭此一国,又不能使此一国降伏为属国,虽然战胜,则两国仍为平等之国,这是一定的道理。上帝与阿修罗亦然。既不能灭之,又不能降伏之,惟吾之命是听,则阿修罗与上帝便为平等之国,而上帝与阿修罗又皆不能出这位尊者之范围;所以晓得这位尊者,位分实在上帝之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痴犬流灾化毒龙
> 全部原文摘录
老残游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5 条 )



刘鹗与“养天下”的太古学派
谜一般的刘鹗 晚清刘鹗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知道刘鹗的人为数不少,因为无论是1949年之前,还是1949年之后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选有《王小玉说书》这一段文字。这一段对声音出神入化的描绘让人们记住了《老残游记》及其作者刘鹗。 研究刘鹗的人为数亦不少,1889年刘鹗因治理...
(展开)

老残游记、包青天与福尔摩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最赞的,还是老残游记。” 每回与友人聊起章回体小说,他都要这样说一句。引得小生也是跃跃欲试,于是去图书馆借了来一睹究竟。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老熟人。 为什么这么说?原来不仅部分段落中学课本上有(听黑妞白妞说鼓书),而且它的核心故事被改头换面后成了某部大... (展开)
清政府的挽歌、市民的万象演绎——《老残游记》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起意读《老残游记》,是因为在读王小波的杂文时,他经常会提起《老残游记》里的经典句子,本着追根溯源的精神,在kindle上搜出来,暂时将王小波的书放下,开始读这本小说。最终花458分钟(7h38min)读完一遍,天数跨度大约1周。 看第一章时,真以为就是一本游记小说,说不定能...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7 )
-
三秦出版社 (2016)8.7分 1382人读过
-
预售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1分 1017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3)8.4分 832人读过
-
古吴轩出版社 (2020)8.6分 54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老残游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瘦竹 2022-01-22 19:12:34
刘鹗说:《离骚》为屈大夫之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日“千芳一窟”,名其酒日“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那么《老... 刘鹗说:《离骚》为屈大夫之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日“千芳一窟”,名其酒日“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那么《老残游记》亦为刘鹗之哭泣也。 (展开)
0 有用 YC² 2023-09-17 08:45:43 四川
一本应被更多人读的书。书不厚,但“字字珠玑”。晚清那一段短短的官场现形记录~一定程度来说,无前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