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宋明理学是继先秦孔孟荀之后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而朱熹是集两宋理学之大成。作者从发生学出发,依据朱熹文本资料,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朱熹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展开对朱子的哲学视野及其历史影响的系统考察和探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朱熹的学术经历、师承关系、哲学思想与学术性格的形成和特色,与陆象山、吕祖谦、陈亮的学术争鸣、思想交锋,以及朱熹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注释及注释所反映的朱子思想;下卷概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重点阐发了近现代学者如冯友兰、钱穆、牟宗三等对朱熹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丁为祥,1957年生,陕西西安人。哲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与中华朱子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儒学的未来命运尤为关注。已出版《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自苦与追求——墨家人生哲学概览》(武汉出版社1998)、《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等专著,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以及《中国哲学季刊》(美国)、《文化中国》(加拿大)、《哲学与文化》(台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去年读完之后突然想到19年上丁师研究生课讲完朱子后说了一句大不违的话,反复品味到学术与政治之间的挣扎,惜乎这两年被各种高妙的理论吸引,反而丢失理学本怀。简单谈一下对此书的看法,丁师所用的方法实际上是以知人论世精神,沿着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研究、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这种人与事的关联而展开,并点出朱子的思想谱系的。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供学术方法与描述当代三位大儒的朱子学研究,深有见地。
还是喜欢听丁老师讲学术性格呵呵。
遗憾多参牟宗三论述而忽略唐君毅,以致被批评不懂朱子
> 更多书评 1篇
> 5人在读
> 8人读过
> 70人想读
订阅关于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折翼王 2022-11-13 00:22:49 湖北
去年读完之后突然想到19年上丁师研究生课讲完朱子后说了一句大不违的话,反复品味到学术与政治之间的挣扎,惜乎这两年被各种高妙的理论吸引,反而丢失理学本怀。简单谈一下对此书的看法,丁师所用的方法实际上是以知人论世精神,沿着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研究、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这种人与事的关联而展开,并点出朱子的思想谱系的。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提供学术方法与描述当代三位大儒的朱子学研究,深有见地。
0 有用 精神苦行僧 2023-12-01 14:55:31 北京
还是喜欢听丁老师讲学术性格呵呵。
1 有用 淫读古书 2023-07-01 02:27:13 山东
遗憾多参牟宗三论述而忽略唐君毅,以致被批评不懂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