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部七十多年来一直被改编、重版,使作者一夜成名、妇孺皆知的经典作品。
作品以樊家树与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情感纠葛为线索,写尽了爱的执着,爱的隐痛,爱的无奈,爱的背叛。
啼笑因缘的创作者
· · · · · ·
-
张恨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 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张恨水(1895~1967)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从小喜读中外文学作品。少年时代主要在江西读私塾。 16岁回潜山自学。后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因学校解散而返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结束了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口亿》。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小说取材广阔,新闻性强,追求情节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动有味,注重语言的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运用章回体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茅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张恨水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还著有古典文学论集《水浒人物论赞》、散文集《山窗小品》,以及大量杂文和诗词等。
目录 · · · · · ·
一九三0年作者《自序》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第二回 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
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曦
第四回 邂逅在穷途分金续命 相思成断梦把卷凝眸
· · · · · · (更多)
一九三0年作者《自序》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第二回 绮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门访碧玉解语怜花
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曦
第四回 邂逅在穷途分金续命 相思成断梦把卷凝眸
第五回 颊有残脂风流嫌着迹 手加约指心事证无言
第六回 无意过香巢伤心致疾 多情证佛果俯首谈经
第七回 值得忘忧心头天上曲 未免遗憾局外画中人
第八回 谢舞有深心请看绣履 行歌增别恨拨断离弦
第九回 星野送归车风前搔鬓 歌场寻俗客雾里看花
第十回 狼子攀龙贪财翻妙舌 兰闺藏凤炫富蓄机心
第十一回 竹战只攻心全局善败 钱魔能作祟彻夜无眠
第十二回 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 舍身探虎穴鸣鼓怀威
……
一九三0年作者《作家〈啼笑因缘〉后的说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会子,厨子送了一碟冷荤,一碗汤,一碗木樨饭来。这木樨饭就是蛋炒饭,因为鸡蛋在返利想小朵的桂花一样,所以叫做木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回 颠倒神思书中藏倩影 缠绵情话林外步朝夕 -
只听见院子里有人叫道:“密斯沈在家吗?”凤喜向玻璃窗外看时,只见她的同学双壁仁,站在槐树荫下。她穿着一件水红绸敞领对襟短衣,翻领外套着一条宝蓝色长领带,光着一大截胳膊,和一片白胸脯在外面;下面系着宝蓝裙子,只有一尺长,由上至下,露着整条套着白丝袜的圆腿;手上却挽着一顶细梗草帽 …… 凤喜笑道:是你那人儿嘛吗?双壁仁笑着咬了下唇,点了点头。凤喜道:不要紧,也可以请到屋里坐坐呀!双壁仁道:“我们约了去后海划船,就不在你这儿打扰了。” …… 送出大门,果然一个西装少年,正在门口徘徊,见了凤喜,笑着点了一个头,就和双壁仁并肩而去。双壁仁本来只有十七八岁,这西装少年,也不过二十边,正是一对儿。她心里不由得想着,郎才女貌,好一个黄金时代啊!论起樊大爷来,不见得不如这少年,只是双女士是位小姐,我是个卖艺的,这却差远了。然而由此可知樊大爷更是待我不错。望着他二人的后影,却呆呆站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啼笑因缘"的人也喜欢 · · · · · ·
啼笑因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8 条 )



《啼笑因缘》:为什么樊家树心里更偏爱“绿茶”女孩沈凤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男人为什么更喜欢“绿茶”女孩,答案很简单,能成为“绿茶”的女孩子,必定情商都很高,只要她们想,就能让心仪的男人感到愉悦感十足,男子气概爆棚。 大S和汪小菲离婚的事,最近两天炒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说话柔柔嗲嗲的大S,再锋利的话语被她一说,稍微糙一点的老爷们,都会见... (展开)
世事如局,人生如棋,不是硝烟四起便是落子无悔

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个男人空欢喜,啼笑因缘皆不得,爱恨情仇道不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恨水先生所写《金粉世家》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可以说是那一代人花朵般的青春,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其实在小说界也十分具有代表性,曾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被誉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里程碑之作,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读张恨水的文字确实是种享... (展开)
《啼笑因缘》:张恨水笔下的人物,我最喜欢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情像眼睛一样,容不得一粒沙子。-张恨水《啼笑因缘》 细想,这句话非常有含义,眼睛容不得沙子,爱情也同理,谁能够允许自己的爱情中有他人插足呢? 喜欢张恨水先生,源于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金粉世家》,被剧中风流倜傥的七少爷金燕西所吸引,陈坤的演技也是一流,女学... (展开)
“欲除烦恼须成佛,各有因缘莫羡人”,重读张恨水笔下的儿女情长与家国天下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7.3分 2808人读过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7.5分 1068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8)7.4分 818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7.7分 75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给胖托的妹妹,刚上大一的小女生 (菇菇不明白)
- 我的书柜 (富兰克木)
- 文学书籍 (第36個故事)
- 我的书单,读书记录。 (馋死的土豆)
- 计划假期看的书 (小米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啼笑因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zhaopsy 2011-08-02 22:51:44
后面的续实是有些赘余,不写倒好些,只是应着读者的要求给个明白的说法:侠女柔情,精忠报国。总之,秀姑是张恨水这部小说笔下斟酌最多的一个人物了
0 有用 alue 2010-05-26 14:23:30
为什么男主角有这么多选择。。。 看来那时候清华学子很受欢迎啊。。
0 有用 日暮倚修竹 2019-08-03 16:15:33
其中写景,是很能看出些心境的。254
0 有用 冰糖木耳 2010-02-02 16:51:35
恨水先生真不该续那后十回… 留点儿悬念和回味感多好…
0 有用 口木君 2012-08-24 12:50:18
久闻不如一见,总算看了张恨水的小说。猜中了最后在一起的人却猜不中其他人的结局。对关家妇女深有好感,侠气义胆。对民国时期小说有了一些认识,对民国亦多了认识。作者描写很注重细节。续集也续的好,但没有终归更让人遐想些。
0 有用 日暮倚修竹 2019-08-03 16:15:33
其中写景,是很能看出些心境的。254
0 有用 陈桐 2018-07-02 17:59:14
这浓浓的塑料感。。
0 有用 gardening 2014-12-29 18:11:05
我觉得还行啊,为什么总体评分那么低?描写的还是比较可以,而且又是民国背景,比较符合我的口味。但是最后的续确实一般,也就满足了大家对作续的期待,质量比较勉强。
0 有用 口木君 2012-08-24 12:50:18
久闻不如一见,总算看了张恨水的小说。猜中了最后在一起的人却猜不中其他人的结局。对关家妇女深有好感,侠气义胆。对民国时期小说有了一些认识,对民国亦多了认识。作者描写很注重细节。续集也续的好,但没有终归更让人遐想些。
0 有用 波泊佛 2011-10-02 20:55:27
文字清通。情节起伏。通俗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