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丹尼尔·笛福,英国18世纪著名文学家,被称为英国现代文学第一人。其最著名的作品为1719年出版的《鲁滨逊飘流记》,奠定了其作为英国现代文学鼻祖的地位。《伦敦大瘟疫亲历记》出版于1722年,其影响仅次于《鲁滨逊漂流记》,本书是第一个中文版本。本书详细记述了发生于1665年的伦敦大瘟疫的情况。在这次大瘟疫中,伦敦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
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创作者
· · · · · ·
-
丹尼尔·笛福 作者
目录 · · · · · ·
1 瘟疫初降
2 世态百相
3 隔离与逃亡
4 恐怖的大坑
5 灾难中的邪恶和痛苦
6 逃亡之路
7 风餐露宿
8 灾难中的人们
9 看不见的瘟疫之手
10 瘟疫中的经济
11 劫后余生
后记:大师不应该被遗忘的作品
· · · · · · (收起)
2 世态百相
3 隔离与逃亡
4 恐怖的大坑
5 灾难中的邪恶和痛苦
6 逃亡之路
7 风餐露宿
8 灾难中的人们
9 看不见的瘟疫之手
10 瘟疫中的经济
11 劫后余生
后记:大师不应该被遗忘的作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圣经中保罗诉说了一种绝望的人们的情形:“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哥林多前书 15:32) 面对灾难,尤其是毁灭性的灾难,很容易就会有这种想法。罗马为什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修昔底德总结的原因竟然是人心的丧失。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明天不会死去,于是人们开始放荡,开始享乐。面对这种情况,连伯里克利这样的领袖都毫无办法。 这种思想,对于社会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社会失去了道德的束缚,社会凝聚力急剧下降。 巨大的自然灾难后之后,往往还跟随着思想的灾难。需要重建的不只是外在的家园,还有内在的思想。相比而言,后者更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9页 -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像那些从法老的控制中解脱出来的以色列子民那样,在通过红海时,回头看着追击的埃及人被海水吞没,他们唱着赞颂上帝的圣歌,但是很快就会忘记上帝的恩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笛福的瘟疫伦敦——《瘟疫年纪事》译后记
笛福的瘟疫伦敦 ——《瘟疫年纪事》译后记 许志强 一 1664年岁末,伦敦爆发了瘟疫。在伦敦东部的圣迦尔斯教区,起初只有三人死于瘟疫,惊惶的谣言却传遍全城。官方发布的《每周死亡统计表》的数字时高时低,...
(展开)

翻译叹为观止,全文都仿佛在读汉字写成的英文文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绝大多数段落都没有调整语序,如下: 同样还要来讲一讲在这个可怕时期英格兰国内贸易的状况,尤其是当它跟制造业及这个城市的贸易有关时的状况:在传染病最初爆发的当口,不难设想,人们中间存在着一种极大的恐慌,结果便是贸易的普遍停顿;除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贸易之外,而... (展开)
循环纪事:瘟疫年的昨去今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7年后再读笛福,竟像在等待这样的契机——17年后险恶的疫病重现,尽管这么说有点儿残酷,那种丧钟鸣响的声音,由远及近,却从不陌生。我们耳闻目睹的不止是故事和印象,正在经历的,更加不止是一场强烈的全景沉浸式体验。震惊,痛苦,骇怕,忧戚,恐惧,忿怒,苦恼,悲哀,焦... (展开)
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
无主角无情节,《瘟疫年纪事》这篇并不像小说,更像是HF这个鞍具商清教徒亲历伦敦1665年“黑死病”疫情写的回忆录,死亡记录表、官方小册子、175处以上的伦敦街道都是佐证。 然而,这是笛福玩的一个小把戏,这是他出版于1772年的“介于长篇小说、死亡警告书以及自助读物之间的...
(展开)

《瘟疫年纪事》读书笔记
丹尼尔·笛福:《瘟疫年纪事》,许志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按:笛福这篇《纪事》的文体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文体,杂糅了统计数字表格与希罗多德式的故事嵌套为长达四百页的流水账,或许只有在小说这种文体出现之初才可以如此大胆写作。企鹅版导言将其解读为是为了模仿瘟...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7.4分 1020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2)8.2分 3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7.1分 64人读过
-
城邦(麥田) (2004)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医疗、卫生、药品、食品领域阅读 (左思)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贵族时代) (迎风追)
- 《文学回忆录》书目 (蒹葭)
- 耶鲁开放课程——1600年后西方社会的流行病书目 (Merida)
- 女儿的书单 (YUANYU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Vannie 2020-03-21 14:31:16
特殊时期,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事实证明,面对天灾,2020年的普通人和300多年前也没什么差别
0 有用 theObscure 2017-07-15 16:00:54
作者对瘟疫的认知很有趣。
0 有用 lame-fish 2020-03-08 17:07:32
因加缪《鼠疫》前言“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以取”而来。全景式观照纪录(数字、全景关照多种身份的人物,慈悯之邻,亦有起恶抢劫如看护者),沒有明确而高聚焦的某一位主人公,与《鼠疫》中做事和去英雄化的人物可互文。自救(三个手工人与一群人的逃离、一路博弈和彼此救助);笛福肯定了各种职位身份做事者之外,也有相当多人性探讨与救治反思:友善仁慈的请求与当地绅士的仁... 因加缪《鼠疫》前言“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以取”而来。全景式观照纪录(数字、全景关照多种身份的人物,慈悯之邻,亦有起恶抢劫如看护者),沒有明确而高聚焦的某一位主人公,与《鼠疫》中做事和去英雄化的人物可互文。自救(三个手工人与一群人的逃离、一路博弈和彼此救助);笛福肯定了各种职位身份做事者之外,也有相当多人性探讨与救治反思:友善仁慈的请求与当地绅士的仁爱回报,疫情缓和后无所畏惧的无知与固执的返回,忏悔与宿命。关注了各种次生灾难(饿死,被看门人杀害等),经济(面包价格,市面,赈灾方式)。 沉睡中误搬上运尸车的吹笛盲人,跟在妻儿所载的运尸车后悲痛欲绝的男人。译作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非典之后)。 笛福和译者提供求生借鉴和随之发生的思想灾难的应对启示。 (展开)
1 有用 吃完饼干要刷牙 2011-08-28 15:44:09
非典带来了这本书。 大约有4万条狗,20万只猫在瘟疫开始时,被屠杀了。 …… 伦敦在1665年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夺去了十万人的生命。然而,我却活了下来! ……
0 有用 繁花 2010-06-08 01:15:20
灾难文学中较好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