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很有系统的,从钢琴表演的方法学的观点来看,很可能它还有些缺点。它的作者并不追求陈述的严格的循序渐进性,也不企图包罗万象;更不把它看作规则指令的汇编。他只求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借助于它们可以揭开钢琴艺术之谜。
本书对我们说来是艺术家 的生动的思想的结晶,它深入地讨论了那些最“使人烦恼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想法,尽管它们有时很散乱,但却是鲜明而深刻的。本书的优点——笔调生动、内容丰富、比拟犀利——是无庸置疑的。
这是一本对中国钢琴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表演论著。作者具有高度艺术修养,渗透到论述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本实际应用的教本,而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心法”。
作者简介 · · · · · ·
海因里希.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 1888-1964),乌克兰著名钢琴家,1902年首次登台,1904年到德国旅行演奏,后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从戈多夫斯基学琴,回国后,191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从1922年起一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他的儿子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Stanislav Neuhaus,1927- ),1964年接替其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其录制的斯克里亚宾和肖邦的作品亦获好评.
涅高兹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以学识渊博、演 奏富有情感、诗意和独特的见解而著称于世。涅高兹擅长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 钢琴作品,曾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后人广为传颂。特别是他在莫 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为前苏联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著名的世界级钢琴家,里希...
海因里希.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 1888-1964),乌克兰著名钢琴家,1902年首次登台,1904年到德国旅行演奏,后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从戈多夫斯基学琴,回国后,191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从1922年起一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钢琴教授。他的儿子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Stanislav Neuhaus,1927- ),1964年接替其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其录制的斯克里亚宾和肖邦的作品亦获好评.
涅高兹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以学识渊博、演 奏富有情感、诗意和独特的见解而著称于世。涅高兹擅长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 钢琴作品,曾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后人广为传颂。特别是他在莫 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为前苏联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著名的世界级钢琴家,里希特、吉列尔斯、加夫里洛夫、扎克、马里宁等都是他的学生。其影响之深广难以估量,以至今日乐迷们提起他的名字时,敬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鉴于他在音乐艺术 上做出的巨大贡献,曾获"艺术博士学位",及"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论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第二章 略论节奏
第三章 论声音
第四章 论技术训练
一、概论
二、信心是放松的基础
三、动作器官
四、论放松
五、钢琴技术的要素
第四章的补充部分
一、论指法
二、论踏瓣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六章 论音乐会活动
结论
亨利·涅高兹
· · · · · · (收起)
喜欢读"论钢琴表演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钢琴表演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在逃的貓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你想,你要是想烧开一壶水,你就应該把f壶放到火上直到水開爲止。可是你把水燒到40度或50度,然後你熄了火,做點什麽別的事,等你再想燒水時,水已經涼了,你再從頭開始,這樣地一連幾次之後,你自己也會膩煩的;你沒有一下子化上足夠的時間把水燒開。這樣以來,你浪費了許多時間并且大大地降低了你的「勞動緊張度」。2018-09-27 14:57:10 1人喜欢
-
目的(内容、音乐、表演的尽善尽美)愈是清楚,它就愈能确切地指明达到它的手段。 什么(目的)决定如何(手段),尽管到最后还是如何决定什么(辩证法的规律)。 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它之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意境的实质,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详尽地分析(说出并解释)他弹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目的,演奏者...
2020-03-05 15:21:20
目的(内容、音乐、表演的尽善尽美)愈是清楚,它就愈能确切地指明达到它的手段。 什么(目的)决定如何(手段),尽管到最后还是如何决定什么(辩证法的规律)。 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它之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意境的实质,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详尽地分析(说出并解释)他弹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目的,演奏者就能追求它、达到它,在自己的表演中体现它——这一切也就是“技术”问题。 引自 代序 但“技术”,本质上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技术“,所以此种“技术”就是艺术
-> 所以技术的改进也就有助于揭示内容
所以艺术就是技术,而技术则源于“重复”,源于练习
-> 而最好的练习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你想,你要是想烧开一壶水,你就应该把壶放到火上直到水开为止。可是把水烧到40度或50度,然后你熄了火,做点什么别的事,等你再想烧水时,水已经凉了,你再从头开始,这样地一连几次之后,你自己也会腻烦的;你没有一下子化上足够的时间把水烧开。这样一来,你浪费了许多时间并且大大地降低了你的“劳动紧张度” 引自 代序 教师应当从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时就开导他:如果他确实想终身为艺术服务,那么他在一生中将接触多么珍贵的材料。这样的启发是很重要的。当我向学生们讲解伟大作曲家的天才创作时,我总是免不了有接触“奇迹”之感,我和他们一起按自己的能力来努力探索这些作品的深处,洞察它们的秘密、理解它们的规律、把自己提高到它们的高度。我知道,正是这“奇迹”之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愉快——由于体会和领悟“奇迹”而来的愉快——给我以生活的全部意义,迫使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比“按照规定”多工作三倍,使我毫不吝惜自己而忘我地劳动着。 引自 代序 回应 2020-03-05 15:21:20
-
在逃的貓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你想,你要是想烧开一壶水,你就应該把f壶放到火上直到水開爲止。可是你把水燒到40度或50度,然後你熄了火,做點什麽別的事,等你再想燒水時,水已經涼了,你再從頭開始,這樣地一連幾次之後,你自己也會膩煩的;你沒有一下子化上足夠的時間把水燒開。這樣以來,你浪費了許多時間并且大大地降低了你的「勞動緊張度」。2018-09-27 14:57:10 1人喜欢
-
在逃的貓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在逃的貓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誰是鋼琴家、大鋼琴家?在這裏我不能不提一下勃洛克的極簡單的妙語:「誰是詩人?用詩來寫作的人嗎?當然不是,他用詩來寫作是因爲他是詩人,因爲他使文字和聲音水乳交融……」我們可以套用他的話:誰是鋼琴家?他是鋼琴家是因爲他掌握了技術嗎?當然不是,他掌握了技術,是因爲他是一個鋼琴家,因爲他用聲音揭示 音樂的意義和詩意的内容。2018-10-09 13:45:01
-
目的(内容、音乐、表演的尽善尽美)愈是清楚,它就愈能确切地指明达到它的手段。 什么(目的)决定如何(手段),尽管到最后还是如何决定什么(辩证法的规律)。 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它之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意境的实质,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详尽地分析(说出并解释)他弹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目的,演奏者...
2020-03-05 15:21:20
目的(内容、音乐、表演的尽善尽美)愈是清楚,它就愈能确切地指明达到它的手段。 什么(目的)决定如何(手段),尽管到最后还是如何决定什么(辩证法的规律)。 我们的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使弹奏者尽可能早些(在初步熟悉作品和大致掌握它之后)弄清楚我们称之为“艺术形象”的东西,也就是弄清楚音乐的内容、意义和它意境的实质,能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来详尽地分析(说出并解释)他弹的东西。有了清楚的目的,演奏者就能追求它、达到它,在自己的表演中体现它——这一切也就是“技术”问题。 引自 代序 但“技术”,本质上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技术“,所以此种“技术”就是艺术
-> 所以技术的改进也就有助于揭示内容
所以艺术就是技术,而技术则源于“重复”,源于练习
-> 而最好的练习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你想,你要是想烧开一壶水,你就应该把壶放到火上直到水开为止。可是把水烧到40度或50度,然后你熄了火,做点什么别的事,等你再想烧水时,水已经凉了,你再从头开始,这样地一连几次之后,你自己也会腻烦的;你没有一下子化上足够的时间把水烧开。这样一来,你浪费了许多时间并且大大地降低了你的“劳动紧张度” 引自 代序 教师应当从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时就开导他:如果他确实想终身为艺术服务,那么他在一生中将接触多么珍贵的材料。这样的启发是很重要的。当我向学生们讲解伟大作曲家的天才创作时,我总是免不了有接触“奇迹”之感,我和他们一起按自己的能力来努力探索这些作品的深处,洞察它们的秘密、理解它们的规律、把自己提高到它们的高度。我知道,正是这“奇迹”之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愉快——由于体会和领悟“奇迹”而来的愉快——给我以生活的全部意义,迫使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比“按照规定”多工作三倍,使我毫不吝惜自己而忘我地劳动着。 引自 代序 回应 2020-03-05 15:21:20 -
在逃的貓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誰是鋼琴家、大鋼琴家?在這裏我不能不提一下勃洛克的極簡單的妙語:「誰是詩人?用詩來寫作的人嗎?當然不是,他用詩來寫作是因爲他是詩人,因爲他使文字和聲音水乳交融……」我們可以套用他的話:誰是鋼琴家?他是鋼琴家是因爲他掌握了技術嗎?當然不是,他掌握了技術,是因爲他是一個鋼琴家,因爲他用聲音揭示 音樂的意義和詩意的内容。2018-10-09 13:45:01
论坛 · · · · · ·
总结 | 来自宋思衡 | 1 回应 | 2014-08-11 09:38:13 |
写的非常好!大师就是大师! | 来自菩提树 | 2007-09-23 08:30: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Kahn & Averill (January 3, 1998)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音乐出版社 (1963年1月)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小型图书馆的古典音乐书籍 (Gutenberg)
- 音乐家&音乐评论&音乐史 (蛟龙如玉)
- 我的音乐之旅 (羊的门)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喜欢的古典音乐中译图书 (novich)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论钢琴表演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upErModiFied 2022-03-23 23:21:17
太好看了!牢记整体观和歌唱性(音乐性)的重要性。
0 有用 文艺 2012-05-23 11:13:07
毫无疑问,这是同类著作中的必选必读之作,无愧于俄罗斯钢琴学派巨匠的荣誉!
0 有用 在逃的貓 2018-11-01 11:06:05
非常有啟發性,如果早點讀到就好了 可惜絕版了,在學校圖書館裡找到的時候非常驚訝
0 有用 yanyan 2016-06-27 05:11:29
实用。
0 有用 钟子期 2020-03-23 09:35:10
原来这本书绝版了..俄国派的经典论著,同一派的芬伯格的Pianism as an art更系统更严谨。涅高兹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大师毕生花了太多时间用于教学,书后面一篇R米尔什坦的评论也说这本书不是最系统的,但是讲的点够全面,回答了很多原则性的问题,部分章节极具参考价值。
0 有用 SupErModiFied 2022-03-23 23:21:17
太好看了!牢记整体观和歌唱性(音乐性)的重要性。
0 有用 e。 2021-12-23 15:18:17
如果一个人丧到骨子里 除了他自己谁也救不了
0 有用 ren 2021-09-12 15:20:13
段位太高。形容词太多。过几年再读吧。
0 有用 Ibussel 2021-09-03 11:37:36
演奏训练的理念
0 有用 樱子 2021-08-03 05:23:33
牛逼哄哄的一本书,不管是,钢琴演奏还是单纯的音乐鉴赏,都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