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详细考查了有关档案资料,于本书中修正了很多迄今为止的关于巴赫的错误定论,反映迄今鲜为人知的有关巴赫在音乐史,教育实践、史实、心理以及音乐方面细节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巴赫形象。
作者凭借查阅档案和个人臆测,将前人对传主的非议之处一一驳斥。那个生于伟大时代的杰出人物的形象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可企及的天才和坚韧面对种种困厄的音乐(而非宗教)朝圣者的高贵灵魂。
除开文人相轻,某些观点还是值得一读的。。。没有哪本书能十全十美~
虽然结论我是蛮喜欢的不过作为传记太武断了,剧作家的通病吧- -
是在去莱比锡的路上开始读这本书的。平心而论,写的是巴赫平凡而真实的一生。完全不是神殿上被神化的形象。行走于巴赫学习工作生活,出名,挣扎的小镇之间,对书中所言,以及亲见的可能或者不可能遇到的问题极有感触。是一本好的传记。不过此书有2个很大的问题,一个是翻译得实在欠缺流畅,再一个就是,作者的驳论立论的痕迹太强,火药味十足。在只想听真实故事的读者面前,实在有点可笑:)
这位作者时时刻刻不忘攻击之前为巴赫做传的作家们,充满戾气
虽然作者实属嘴炮王者 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对巴赫的印象改观不少 甚至都不想读施韦泽了 (°_°) 笔墨主要集中在生平上 对音乐作品几乎没有专门介绍 音乐天才的受难一生 终生勤勉好学 重视音乐本身多于宗教 在实践中不停创新而非空谈理论 性格暴烈是误解 坚持音乐而受到保守现实的无尽刁难才是真相 anyway BACH YYDS!!!
评论才是充满戾气吧,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坚持自己才叫写书,不然你像中国教授换个写法抄袭一遍好了?莫名其妙,不爱看别看,别在这吐槽一堆让看书评的人心情也受影响。
除了作者随时拿着一架冲锋枪扫射以及对乐理知识的完全不了解外,对我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传记。其实作者面对那么多前传记作家的批驳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的,哪怕我是个门外汉也能有基本的判断。这本书的高潮应该是巴赫被离开学校,离开托马斯乐监的职位这段描述。不过我个人的情感高潮在于最后看见门德尔松为巴赫建立的纪念碑。莱比锡——这座巴赫生活了27年,创作了大量非凡作品的城市,几乎没有给过巴赫任何官方的赞誉和认可,如... 除了作者随时拿着一架冲锋枪扫射以及对乐理知识的完全不了解外,对我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传记。其实作者面对那么多前传记作家的批驳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的,哪怕我是个门外汉也能有基本的判断。这本书的高潮应该是巴赫被离开学校,离开托马斯乐监的职位这段描述。不过我个人的情感高潮在于最后看见门德尔松为巴赫建立的纪念碑。莱比锡——这座巴赫生活了27年,创作了大量非凡作品的城市,几乎没有给过巴赫任何官方的赞誉和认可,如今又是因了巴赫的声明何等地备受世人青睐。 (展开)
想问作者。。您咋了。。
跟以前了解的巴赫有所不同,翻译还行。
> 更多短评 27 条
> 更多书评 3篇
> 15人在读
> 129人读过
> 187人想读
订阅关于巴赫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鸟枪换炮 2013-02-17 19:35:26
作者凭借查阅档案和个人臆测,将前人对传主的非议之处一一驳斥。那个生于伟大时代的杰出人物的形象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可企及的天才和坚韧面对种种困厄的音乐(而非宗教)朝圣者的高贵灵魂。
0 有用 缈沨 2011-06-22 15:53:31
除开文人相轻,某些观点还是值得一读的。。。没有哪本书能十全十美~
0 有用 有未始有始也者 2006-10-18 03:54:48
虽然结论我是蛮喜欢的不过作为传记太武断了,剧作家的通病吧- -
1 有用 yifan 2013-01-20 04:51:33
是在去莱比锡的路上开始读这本书的。平心而论,写的是巴赫平凡而真实的一生。完全不是神殿上被神化的形象。行走于巴赫学习工作生活,出名,挣扎的小镇之间,对书中所言,以及亲见的可能或者不可能遇到的问题极有感触。是一本好的传记。不过此书有2个很大的问题,一个是翻译得实在欠缺流畅,再一个就是,作者的驳论立论的痕迹太强,火药味十足。在只想听真实故事的读者面前,实在有点可笑:)
0 有用 离香 2008-05-24 22:31:40
这位作者时时刻刻不忘攻击之前为巴赫做传的作家们,充满戾气
1 有用 减七 2021-03-19 19:28:52
虽然作者实属嘴炮王者 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对巴赫的印象改观不少 甚至都不想读施韦泽了 (°_°) 笔墨主要集中在生平上 对音乐作品几乎没有专门介绍 音乐天才的受难一生 终生勤勉好学 重视音乐本身多于宗教 在实践中不停创新而非空谈理论 性格暴烈是误解 坚持音乐而受到保守现实的无尽刁难才是真相 anyway BACH YYDS!!!
1 有用 suismoi 2016-10-24 21:04:59
评论才是充满戾气吧,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坚持自己才叫写书,不然你像中国教授换个写法抄袭一遍好了?莫名其妙,不爱看别看,别在这吐槽一堆让看书评的人心情也受影响。
0 有用 Kinda wanna 2016-05-09 08:53:31
除了作者随时拿着一架冲锋枪扫射以及对乐理知识的完全不了解外,对我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传记。其实作者面对那么多前传记作家的批驳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的,哪怕我是个门外汉也能有基本的判断。这本书的高潮应该是巴赫被离开学校,离开托马斯乐监的职位这段描述。不过我个人的情感高潮在于最后看见门德尔松为巴赫建立的纪念碑。莱比锡——这座巴赫生活了27年,创作了大量非凡作品的城市,几乎没有给过巴赫任何官方的赞誉和认可,如... 除了作者随时拿着一架冲锋枪扫射以及对乐理知识的完全不了解外,对我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传记。其实作者面对那么多前传记作家的批驳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的,哪怕我是个门外汉也能有基本的判断。这本书的高潮应该是巴赫被离开学校,离开托马斯乐监的职位这段描述。不过我个人的情感高潮在于最后看见门德尔松为巴赫建立的纪念碑。莱比锡——这座巴赫生活了27年,创作了大量非凡作品的城市,几乎没有给过巴赫任何官方的赞誉和认可,如今又是因了巴赫的声明何等地备受世人青睐。 (展开)
0 有用 。 2016-04-27 00:23:24
想问作者。。您咋了。。
0 有用 何之南 2016-02-13 10:59:55
跟以前了解的巴赫有所不同,翻译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