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 短评

热门 最新
  • 460 LoTus 2016-02-19 20:03:24

    读尼采的东西,自己的内核要稳固

  • 302 Nyx 2016-02-25 21:07:59

    日神精神表现为梦,酒神精神表现为醉。日神精神通过使人沉浸于梦幻般的审美状态来忘却和克服人生的苦难;酒神精神则破除外观幻觉,以英雄式的无畏和清醒直视痛苦,以战士的精神笑迎悲剧和毁灭。日神艺术注重外观的梦幻之美;酒神艺术注重精神的意志迷狂。日神艺术化生命为轻盈,酒神艺术化生命为强力。

  • 210 sophie 2014-01-04 00:00:42

    尼采不抒情的时候,论证出色到令人惊骇(不过太多时候他都在抒情)。

  • 160 恐龙抗狼 2013-10-09 09:48:09

    尼采的书读一遍完全不行,需要前后读好几遍,而且要结合研究他的思想注解,要了解古希腊神话和德国的狂飙运动等等

  • 164 时间足够我 2013-09-03 18:44:13

    没看懂,可能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尼采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最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 33 苏诗丁_SU 2016-12-22 20:55:37

    第四次从头读起之后才读完了整部,期间正值比赛演唱了《痛快的哀艳》。不得不说在给这首歌做功课的时候数次止不住眼泪夺眶而出,每一件乐器都像是狄奥尼索斯幻化不同的吟唱方式让我解放,解放了评价,解放了审美,解放了假象中的世界,而获得解救。类似原始的痛苦和快乐在不自知中融合,我努力做到的,只是身在其中。

  • 14 Cory 2013-10-04 03:34:34

    以“酒神-音乐”、“日神-造型”的对偶关系重构希腊文化——史诗代表日神幻象的胜利,悲剧则以日神化形式显扬酒神本质。苏格拉底式的理性乐观主义放逐了酒神精神,亦即摧垮了悲剧的根柢。

  • 14 小马过河 2014-11-08 14:40:04

    好吧…… ╮(╯-╰)╭ 想起很早以前在三联书店入了本尼采的书,买回来以后意外发现,书的扉页上有不知道谁的写下的题字——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忽然想起还是觉得好喜欢。 要读英译本~~

  • 13 糖渍柠檬 2015-02-27 23:12:39

    尼采的第一本书,写于三十岁时。原始痛苦=原始快乐。

  • 15 菡萏香销翠叶残 2017-10-30 16:25:37

    读了尼采的第一部也是重要的一部美学和哲学著作好激动!!!“热爱人生的人对生命满怀感激,肯定人生的全部连同它的悲剧和苦难”“在无可指望的地方,在一切都指向终结的地方,我却生出了希望”,和明朗也软弱的的阿波罗造型艺术与狂妄的苏格拉底乐观主义相比,他直面苦难的生命意志哲学简直不能更酷。

  • 21 已注销 2017-03-08 15:47:32

    1900尼采死掉,世界身体也进入到一个新的价值阶段到现在为止,很想写一篇女人的诞生,绝掉现代女人背后的父性虚无主义,凿开女人背后的道德真相和大地,整个过程中的人的雕塑开凿,开光一般的塑造人,让它们的虚伪举着女人的虚伪没有葬身之地,让它们最后生吃女儿,直视父亲,彻底的葬送这种幻光,准备正义的过程,这一百年里面道德强壮和权力装弱,女儿的纯真男孩的奋斗爱情,父的排泄,都被败坏了,尼采之后的虚无主义躲在女人和帝国,广告和学术经院背后到达了一个极致,凿开他们,绝境他们,悲剧是不可能诞生的,女人的诞生和最后的真相的来临,逼迫人凿开人类的呼吸,走出雄性的框架和野兽过程,过于空间化的暴烈,进入新的元素的开放,顺便开启真正的人类的风格

  • 24 Z 2021-09-07 02:54:51

    我在大醉时思考,在清醒时祈祷。因日神照耀而癫狂,因酒神附体而缄默。白日里躲避太阳,夜晚又在书里寻找他。

  • 16 Rhinover 2019-07-10 19:59:59

    真理如闪电,让人目眩。而谎言却温软动人。

  • 9 Lepus Viator 2019-10-01 21:01:40

    音乐是意志的映像,直观确实,作为一切现象的物自体具有先于事物的普遍性;基于音乐的悲剧类似的也是隐藏于个体化原理背后的万能意志的映像。希腊人借此面对生命的苦难本质。两种“希腊的明朗”消解了悲剧神话:以阿波罗式的造型艺术为代表,企图用艺术之美对抗掩盖生命的苦难本质;苏格拉底开启的科学理性及伴随而来的乐观主义。而现代性的悲剧则在于,深刻扎根于因果逻辑的文化开始质疑理性的界限,从而不得不寻找新的艺术,然而这“歌剧的牧歌倾向”依然是乐观主义的果实,拯救终成空洞的娱乐。狄奥尼索斯与阿波罗共同塑造了希腊的文化。音乐与神话相互塑造,除“宣泄净化陶冶”外进一步获得至高快乐,并以艺术作为对生命苦难的真实慰藉,日神与酒神的交融,也即个体世界游戏式建造与毁灭的一再重复,这不和谐音所带来的原始快感正是审美快感的来源。

  • 9 尊新王攘新夷 2015-03-04 15:48:07

    全书过于啰嗦和臃肿,有太多无谓的比喻,这是尼采对此的评价,也是我重新阅读的感受。作者在此大概是因为还太年轻,还没能完全驾驭自己的语言风格,但是其中闪烁的思想的火花却已经预示着未来。

  • 6 Nin 2014-03-11 22:57:43

    再多次被提出来说,都自有它的理由。因为不朽所以说多少遍 也不要厌烦

  • 4 灰狼 2016-11-01 11:12:54

    一种神秘、直觉和经验的强力不可言传,但总还有点理论总结的痕迹。这还不是纯粹的尼采,但已经有了尼采的雏形。

  • 11 井方 2017-04-26 17:30:30

    相比于很多对希腊精神肤浅的毫无用处的表达,尼采这根电钻的深度是让人震惊的,其实也有一种德国精神相类比的自豪感吧,不过此刻有多少希望,日后自己将这些面纱拿下,心生更多的绝望。

  • 6 镜中 2019-07-11 16:47:35

    读完才发现尼采要说的远不止于悲剧作为古典语文学的方面,全书都暗含着古今之争的线索。对希腊悲剧艺术的解剖、分析,借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二元分立,回归古典logos的组合与消长,把希腊精神最本质的东西挖了出来,即神话与音乐。后半部分便沿着这个结论反思了现代文化与宗教诸问题。所以说尼采的东西,总能把定为一尊的古典资源为己所用,抒情论证两不误,感染性占上风,误导性也不小,但精彩痛快

  • 7 爱与污秽凄苦 2019-04-28 23:58:13

    磕磕绊绊将近五个小时终于看完这本小书,期间几度痛苦想要放弃,但是过这一遍又是绝对必要的(为着以后过第二遍第三遍…)咬牙坚持。读这本书需要多丰富的知识储备呢,我现在是远远不够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不仅要熟悉更要深入其思想内部,苏格拉底柏拉图主义知识科学要了解,康德叔本华的思想也要略知一二,还有瓦格纳…大概的思路就是(说明还是看懂了一点东西)悲剧由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代表的梦与醉的生理感官构成,欧里庇得斯将悲剧引向终结,苏格拉底柏拉图则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从悲剧的诞生写到毁灭再到重生,寄希望于德国音乐和哲学。看到最后,再返回去看开头的《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忽然有种跳出来的感觉,陷入不能理解某些字句的近来的我也有些太幼稚了,就像上个学期读柏拉图气到不停挑刺,都泛着一股傻劲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