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翁偶虹为百年京剧史中独一无二的创作圣手,他的作品如《锁麟囊》、《鸳鸯泪》(《周仁献嫂》)、《将相和》、《大闹天宫》、《李逵探母》、《红灯记》等,无不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翁偶虹能编能唱能导能评,因此,他观剧六十年所写的文章,既是京剧史料的直观补充,弥补了我们无法欣逢京剧盛世的遗憾;同时,翁老笔下所记录的剧目等相关演出资料、精辟独到的点评更是给后世京剧研究者、爱好者的一笔巨大财富。
目录 · · · · · ·
菊圃掇英录
王金璐的“吃烧饼”
风搅雪的((活捉三郎》
杨小楼之庐山真面目
花脸的《探母回令》
李洪春解答失传戏(上)
李洪春解答失传戏(下)
《青石山》之[四边静]
((华容道》的音乐
由拨子《观画))谈到林树森
毛、叶《十二红》
花絮缤纷之《五花洞》(上)
花絮缤纷之《五花洞》(下)
北昆的三老三绝
上海济公
程砚秋的小旦戏
二面大王
郝派传人
三儿生
石挥与《秋海棠》
矮脚虎与《鸳鸯笺》
八本《混元盒》(一)
八本《混元盒》(二)
八本《混元盒》(三)
八本《混元盒》(四)
补谈赵如泉
《阳送》与《阴送》
哭金鹏
忆丑角大会
郭春山与《回营打围》
大老黑
叶、裘的《壮别》
翠、碧、朱、黄(一)
翠、碧、朱、黄(二)
翠、碧、朱、黄(三)
……
歌坛忆旧录
菊海拾趣
其他
后记
· · · · · · (收起)
王金璐的“吃烧饼”
风搅雪的((活捉三郎》
杨小楼之庐山真面目
花脸的《探母回令》
李洪春解答失传戏(上)
李洪春解答失传戏(下)
《青石山》之[四边静]
((华容道》的音乐
由拨子《观画))谈到林树森
毛、叶《十二红》
花絮缤纷之《五花洞》(上)
花絮缤纷之《五花洞》(下)
北昆的三老三绝
上海济公
程砚秋的小旦戏
二面大王
郝派传人
三儿生
石挥与《秋海棠》
矮脚虎与《鸳鸯笺》
八本《混元盒》(一)
八本《混元盒》(二)
八本《混元盒》(三)
八本《混元盒》(四)
补谈赵如泉
《阳送》与《阴送》
哭金鹏
忆丑角大会
郭春山与《回营打围》
大老黑
叶、裘的《壮别》
翠、碧、朱、黄(一)
翠、碧、朱、黄(二)
翠、碧、朱、黄(三)
……
歌坛忆旧录
菊海拾趣
其他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翁偶虹看戏六十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芦中人 (金星在上,月亮在下)
不料当时的一位领导同志却认为黄盖火烧战船,等于今天的舍身炸碉堡,周瑜送别无异扯黄盖的后腿,指令抽去此折,只演数场而罢。 今晚正好在家陪老爸看戏,看到这出《壮别》。书中还提到 “踏破千层浪”的连环三腿,踢得高与头齐,也显出云涌三叠、浪卷千仞般的稳而不躁。 可惜今天的演出中没看到演员有此表演,仅是普通的踢腿而已。2013-01-08 21:22
-
芦中人 (金星在上,月亮在下)
不料当时的一位领导同志却认为黄盖火烧战船,等于今天的舍身炸碉堡,周瑜送别无异扯黄盖的后腿,指令抽去此折,只演数场而罢。 今晚正好在家陪老爸看戏,看到这出《壮别》。书中还提到 “踏破千层浪”的连环三腿,踢得高与头齐,也显出云涌三叠、浪卷千仞般的稳而不躁。 可惜今天的演出中没看到演员有此表演,仅是普通的踢腿而已。2013-01-08 21:22
-
芦中人 (金星在上,月亮在下)
不料当时的一位领导同志却认为黄盖火烧战船,等于今天的舍身炸碉堡,周瑜送别无异扯黄盖的后腿,指令抽去此折,只演数场而罢。 今晚正好在家陪老爸看戏,看到这出《壮别》。书中还提到 “踏破千层浪”的连环三腿,踢得高与头齐,也显出云涌三叠、浪卷千仞般的稳而不躁。 可惜今天的演出中没看到演员有此表演,仅是普通的踢腿而已。2013-01-08 21:22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翁偶虹看戏六十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篱外青旗 2012-11-10
短篇多,基本都是褒奖
0 有用 瑜声余韵 2017-04-26
翁先生编剧聊戏都特别赞
0 有用 bonbon 2019-05-02
补标。
1 有用 小豆子 2013-12-14
虽说这本书只是翁老弟子把老先生八十年代在报刊上的小文章集结而成的,但是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翁老的文字一向很好,加上描述的都是当年盛世之景,并有编者配上精美的剧照,整本书非常好看。
1 有用 小二 2012-10-18
一代知音人。
0 有用 V 2020-03-21
大剧作家写角儿,写到点子上了
0 有用 竹内元美 2019-09-02
史料丰厚,可读性强,很爱读翁老的作品。
0 有用 downdowndown 2019-05-27
太过于片段式
0 有用 bonbon 2019-05-02
补标。
0 有用 豌豆黄 2019-02-15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行家票友,后人唯有在这些文字中体会过去优雅的余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