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迪克是一位出色的、奇异的、睿智的作家,在广袤的科幻世界里光芒四射。
——《华盛顿邮报》
迪克的科幻思想在任何一个星球上都是最杰出的。
——《滚石》
迪克
作者简介 · · · · · ·
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共出版44部长篇小说和121篇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和坎贝尔奖。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代表作有《少数派报告》《尤比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高堡奇人》《流吧!我的眼泪》等。盛名经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包括《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是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
丛书信息
迪克科幻 (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模拟造人》,《主教的轮回》,《琼斯缔造的世界》,《瓦利斯》,《末日危机》 等。
KR-3之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流吧!我的眼泪》一些理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小说并没有宏观地描绘出一个极权警察社会的外观,而是通过杰森.塔夫纳的遭遇连接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个体人,从而折射出这个极权社会的广阔图景。某种意义上来讲,塔夫纳的经历更像卡夫卡的《城堡》里面土地测量员K的遭际,被抛掷到一个难以定位的点上的一种... (展开)
黑灰色世界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眼泪?
这本书比起《高堡里的人》,似乎要更加黑暗与另类一些。迪克用着细致的文笔,描述着一个未来的极权世界。在那里,警察操纵统治着世界,学生遭到镇压在苟延残喘,普通的人们麻木地生活,用娱乐节目和毒品来麻醉自己。一个拥有3000万观众的电视明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居一个廉...
(展开)

直到永恒的孤独把我们俘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直到永恒的孤独把我们俘获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只觉得一股荒诞的气息扑面而来,世界设定在一个类似于1984的世界,到处都是秘密警察,学生运动被镇压。一个男人莫名丢失了自己的身份,可故事的起因则是一个服下迷幻剂的女人想把男人拉进自己的世界而已。 第二次读的时候,... (展开)
超前的思想,光怪陆离的想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综合了迪克众多的科幻元素,一下子看可能有点摸不到头脑,但如果看了《少数派报告》《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太阳系大乐透》等迪克的作品,你就会惊叹于作者的那超前的想象力,作者对人类命运思考产生共鸣 内容简介不说了,各种介绍里都很详细,特别是星河的文末评论全面... (展开)
最喜欢的迪克长篇之一
非常喜欢的一部长篇,这一部中迪克的哲学说教理论相对较少,而行文整体又很流畅,看得非常舒服。结尾关于为何会产生这样一个平行现实的解释有些不负责任,为何这种毒品能让艾丽斯得以产生如此之大的能量,毫无痕迹地修改了现实以及所有与其相关人物的记忆?这根本不能称之为毒...
(展开)

我们流着泪,才得以找到答案。
一夜之间,你想过自己会不会突然变成了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历史的人吗?此时此刻你在这里,你活生生的在这里,然而你却恰恰不存在,你不存在档案中,你不存在人们的历史中。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伴随着作者的流畅叙事,不由自主开始猜测主人公杰森在哪?是在...
(展开)

当流泪成了人最后的一点权力——《流吧!我的眼泪》
感人,真的太喜欢了。第一次读还是在上大一吧,当时看不痛不痒,断断续续看完算是打卡被封神的PKD。这两天翻出来重看,发现太吸引人了,好久没有这种读书的感觉了,看的时候完全沉在小说里,看完有点晃神。 PKD用一个庄周梦蝶式的故事,一路讨论着世界的真实和虚幻,和自我身份...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Flow My Tears, the Policeman Said (1974) | 来自无机客 | 2 回应 | 2009-06-30 01:29: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译林出版社 (2017)8.5分 2809人读过
-
Vintage (1993)8.4分 3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8.4分 1292人读过
-
每满100-50
-
Gollancz (2001)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Philip K Dick (Books only) (SCOTTKF)
- Philip·K·Dick江苏教育出版社 (弥患|横河沙数)
- 书虫09年4月购书单 (bookbug)
- 科幻紫金(二) (微不足道)
- 赛伯朋克 (药片)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KR-3之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刺蛇 2017-06-28 09:01:36
原名是《警察说,留吧,我的眼泪》,居然配上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这是迪克同志后期的小说,写得远远不如他的中期小说了,是一种敷衍应付式的。仍旧是极权主义,在四分之三的地方,主角又回归了原来的生活,没有任何交代,含混不清。
0 有用 CASA 2007-08-21 11:19:12
当初觉得很深刻。
0 有用 迷雾之子 2014-01-01 21:59:42
中图
0 有用 我突然 2018-12-10 21:46:30
即《流吧!我的眼泪》
0 有用 隗知 2012-02-15 19:33:39
翻译过差,作者也有故弄玄虚之嫌。
0 有用 拖拖卡 2021-09-03 14:08:11
原来作者是磕了药写的,难怪那么混乱
1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11-11 22:26:11
已购。就是《流吧,我的眼泪》。我猜迪克写这本以及上一本阿尔法星的时候精神状况挺稳定的吧,感觉手不抖了,文也不飞脱了。读陈灼译的那个版本就够了~
0 有用 📽时光™️ 2019-11-05 22:24:39
可能跟译林版比起来真的很低了
0 有用 我突然 2018-12-10 21:46:30
即《流吧!我的眼泪》
0 有用 毛毛 2018-11-13 19:55:15
开头挺吸引人的,结局绝潦草,基本也能猜到。可能这个概念现在较为普遍吧,出书的年代应该还是挺新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