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日本是“儒家资本主义”的观点,长期以来——直是中日思想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然而实际上,就观念形态的主调而言, 日本的近代化自始至终是一个“脱儒”的过程。重要的是,这种脱却变化并非来自海外刺激,而是文化内视——对先秦实学思想的再诠释的结果。该结果刚好体现在明治维新前江户思想所发生的“脱儒入法”运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本书理清了新法家、新儒家、原始法家与原始儒家之间的深刻关联,真实地再现了法家思想资源在日本自生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奠基作用,也为缺乏这一过程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系统。
日本思想上的脱儒入法,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奠定了某种基础,这种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承认外部约束对人的重要性,内外部的约束及其承认成为前近代中日两国从思想的方法论角度上来看的最大差异,也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气质和命运 文章最后的几篇附论相较于一本正经的大部头更为有趣,今年日本史年会不仅当面见到了韩教授,获得了本书的亲笔签名,韩教授的一个比喻也更能凸现其为人治学。学者宛如国之医者,医者不吐真言... 日本思想上的脱儒入法,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奠定了某种基础,这种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承认外部约束对人的重要性,内外部的约束及其承认成为前近代中日两国从思想的方法论角度上来看的最大差异,也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气质和命运 文章最后的几篇附论相较于一本正经的大部头更为有趣,今年日本史年会不仅当面见到了韩教授,获得了本书的亲笔签名,韩教授的一个比喻也更能凸现其为人治学。学者宛如国之医者,医者不吐真言而遗误病人,学者不吐真言而遗误国家,故学者之首要,当为求真 (展开)
书前面讲了半天町的发展史颇觉冗长,知人论事的思路很对,从先秦汲取荀韩学说来摆脱朱子理学之逻辑,说它是新法家,还不如说是新新儒家,徂徕后学的文辞一面一言而过,完全没有呈现,你们批判丸山的近代分析框架,自己何尝不也是呢。。。。
变革,其实在明治以前就在进行。变革,其实在明治之后也从未停止。也许正是日本人天生的岛国险机感造就了今日的日本。
揭破秦晖谎言的力作
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的一个节点!
> 5人在读
> 31人读过
> 147人想读
订阅关于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不如归去 2023-08-19 02:21:03 山东
日本思想上的脱儒入法,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奠定了某种基础,这种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承认外部约束对人的重要性,内外部的约束及其承认成为前近代中日两国从思想的方法论角度上来看的最大差异,也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气质和命运 文章最后的几篇附论相较于一本正经的大部头更为有趣,今年日本史年会不仅当面见到了韩教授,获得了本书的亲笔签名,韩教授的一个比喻也更能凸现其为人治学。学者宛如国之医者,医者不吐真言... 日本思想上的脱儒入法,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奠定了某种基础,这种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承认外部约束对人的重要性,内外部的约束及其承认成为前近代中日两国从思想的方法论角度上来看的最大差异,也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气质和命运 文章最后的几篇附论相较于一本正经的大部头更为有趣,今年日本史年会不仅当面见到了韩教授,获得了本书的亲笔签名,韩教授的一个比喻也更能凸现其为人治学。学者宛如国之医者,医者不吐真言而遗误病人,学者不吐真言而遗误国家,故学者之首要,当为求真 (展开)
2 有用 舟山所千总 2020-01-03 18:19:35
书前面讲了半天町的发展史颇觉冗长,知人论事的思路很对,从先秦汲取荀韩学说来摆脱朱子理学之逻辑,说它是新法家,还不如说是新新儒家,徂徕后学的文辞一面一言而过,完全没有呈现,你们批判丸山的近代分析框架,自己何尝不也是呢。。。。
0 有用 pennill 2006-11-20 11:05:03
变革,其实在明治以前就在进行。变革,其实在明治之后也从未停止。也许正是日本人天生的岛国险机感造就了今日的日本。
0 有用 沙海驼铃 2024-01-18 22:43:37 福建
揭破秦晖谎言的力作
1 有用 平静无波澜 2014-11-22 20:21:34
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的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