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的原文摘录
-
“我们的视野穿越空间,给了我们一份鲜明而遥远的幻觉。这就是我们如何建立空间:结合着更高和更低的,左和右,前和后,近处与远处。” (查看原文)
-
直到19世纪,建筑史的主要内容一直是宗教建筑,到20世纪以后,才出现了大型的遮蔽物、连拱廊道和车站,开始了与公共的开放性空间的竞争。 (查看原文)
-
外部空间通过变暗的房间的矩形镜头被投射入内部,进入到你自己的内部空间;属于你自己的空间 (查看原文)
-
一次精神上的清理,即去掉一些曾经对我们有某种意义的累赘,在思维中腾出空间。而如果说有一个人善于解开和清楚联系、内涵和价值,那就是毕加索。 (查看原文)
-
形式的转移就像它是从一种意义到另一种,它取决于在一种特殊情况下通过由形式引起并进而与形式产生关联的联系所表达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形式+联系→意义。 (查看原文)
-
我们再一次被新发明、新进步和和计算机搞得头昏眼花,在任何领域,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地翻新,导致我们放弃了手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是否建筑上的根本改变可能不是社会变化导致的,而是我们对人类关系的思考发生了改变。在社会中也可以有一种变化,即便是小变化,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空间发现所致;这是建筑师梦想的空间发现。 (查看原文)
-
在像壁垒似的学校中,孩子们除了15分钟的休息时间不会再有其他的户外活动。在这类学校之后,20年代和30年代出现露天学校的概念。60年代的教学上的新思想大部分都鼓励将学校完全置于另一种社会环境中的教育模式。露天学校主要是因健康原则而产生的,它对自我管理的单元教室组织没有任何干扰,学校组织方式的社会“范例”正在日益促进一种新的空间概念的产生,这一概念将重点放在了室外区域,在那儿孩子们可以自发地或是有组织地聚集。教室走出了它圣洁的神坛,走廊变得不光是一个环绕空间,其与教室的关系更加密切,比那种只有教师才能通过门上的小窗户观察室内外的方式更为亲切。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