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几点感想与疑问

何可欣 2007-10-02 22:34:26

最近第三次读了《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一次是在少不经事的大学时代,这次重读,已经冷眼旁观了社会十几年的我,时时将书中描绘的纳粹德国与现在的某国相比较,不禁感叹:极权的国家都是相似的,无论它们政治体制的名称是否一样。

中国秦朝的李斯写过一篇很有名的《谏逐客书》,我想希特勒一定是没读过这篇文章。希特勒驱逐和灭绝犹太人,使得一流的犹太科学家大多成为盟军发展军事科技的有生力量(如因爱因斯坦的倡议导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杀伤力巨大的原子弹),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明显的资敌行为,但他在种族歧视的狂热中却完全看不到这一点。纳粹统治者到了因征兵过多而导致劳动力匮乏的战争后期,终于醒悟到:那些他们原本打算完全灭绝的犹太人,即使仅仅是作为最卑贱的奴隶劳工来使用,也还是对他们有相当价值的。

一切的专制政权,自以为凌驾于人民之上、可以肆意剥夺社会某些阶层或某些种族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归根结底,都是在削弱自己统治的力量。这样的政权,不被内部反抗的人民所推翻,也注定会被外来的民主政权所灭亡。因为民主,就是尊重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一个民主的政权,即使因容忍思想多元化而必然导致内部的纷争,从历史的长远目光来看,这样的政权,必定是最强大的。超级大国美利坚的崛起与长盛不衰,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读完这本书《第三帝国的兴亡》,我心中产生了几点深刻的疑问:
1、希特勒上台的最初几年内,受到凡尔赛和约制约而被限制发展军事力量的德国,是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英国和法国)的监视下,发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慕尼黑会议上,原来的战胜国是多么容易地屈服在德国的战争威胁下!当德国大力发展军事装备的时候,那些战胜国又在干什么呢?
2、历史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象希特勒写《我的奋斗》那样,明目张胆地提出,只要时机一到,一个国家有权利任意挑选历史上的某个年代,恢复当时的版图,只要能为它自己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如此张扬的侵略意图,为什么当时的英法国家领导人竟不明白,以致于总是低估了希特勒对他国领地的胃口,一次次姑息养奸,终致养虎贻患呢?须知《我的奋斗》这本书可不是什么机密文件,而是希特勒广而告之以宣传自己统治思想的普通书,在纳粹德国是差不多人手一本的。
3、纳粹大规模灭绝犹太人的行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正如本书作者所言,纳粹政权,是“对人类精神所作的丑恶的进攻”。我一直无法理解的是:纳粹为何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不但在德国是合法地上台当政,甚至可以使亲纳粹分子甘当卖国贼,不时在本国(如奥地利和捷克)制造让德国作为侵略借口的社会动乱?甚至在战后,在全世界都还有着它的崇拜者?难道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二次世界大战那样毁灭了几千万人的血的教训,都不能永远消除人性的某些阴暗面?虽然科学是一直在进步的,而人性,某些人的人性,却不一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进步?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dormant
2008-01-06 13:23:15 dormant

书里都有答案,仔细看吧。

赞
>
杨
2008-05-01 23:16:39 杨 (一场现实与梦想的思辨之旅)

楼上的发言可真不负责任。事实上,很多楼主的疑问是没有的答案的。

首先,楼主的怀疑是不正确的。纳粹的体制和楼主说的某国的体制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独裁"的方式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犹的思潮当时可是很流行的,欧洲各个国家都有。德国做的最表面化,苏联也有而且也很严重。关于劳工问题,和德国本身的战时体制有关系。德国很晚才进入总体战,也就意味着德国早期不缺劳工。

恢复凡尔赛体系前的疆土,无论德国内外,都算是有市场的。而且,《我的奋斗》显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典范,个何况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本胡言乱语集大成者。

二战前后,民族主义可是很流行的哦。而且新纳粹主义也是最近20年的事情。至于国内那帮哈德迷,他们只哈德军制服和所谓的赫赫武功而已(制服系更多...)。真要让他们去哈希特勒,脑抽了?

赞
>
何可欣
2008-08-12 18:15:08 何可欣

谢谢以上诸位的回应!

赞
>
夕月木
2009-03-09 11:43:40 夕月木 (大河广兮,一苇杭之。)

看来民主这个词在中国是个很招口水的词汇 另外,我的楼主的措词有点敏感,美国就美国,说美丽坚的就近乎无理智

赞
>
大虫九一
2009-03-17 14:35:27 大虫九一

1 一战战败后德国只能拥有10万陆军 ,但这10万陆军基本全是军官(采用降级和预备役)所以能在5年时间里快速发展起来。整个西方社会都讨厌犹太人,小胡子没有把犹太人驱逐出境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国家愿意要。英法美需要德国来对抗苏联 所以没有对德国做更多的限制。

2前面已经说了英法美需要德国来牵制苏联。小胡子后来说:要是我知道我真的能当上元首那么我也不会写我的奋斗.......(小胡子还写了一本没有发表的书)

3胜者王侯败者寇,斯大林杀的人可比小胡子多多了,被屠N次的天朝就更不用说了。94年卢旺达屠杀了100多万人。 什么人性,正义,人权都是骗老百姓的 在政治家眼里只有利益

赞
>
tiankehan
2009-03-27 19:32:46 tiankehan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经历了一战,英法两国民众极其厌战畏战,英国文学从一战前的英雄主义迅速转变为和平主义和虚无主义,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决心。。。。

赞
>
ZhangYan
2009-05-05 00:38:34 ZhangYan (总得磕磕绊绊地前进吧)

都是一战惹的祸
战胜国中弥漫的对再次发生战争的恐惧使战胜国们不敢过分刺激德国的神经,生怕再打起仗来。(这就是楼主所赞颂的西方民主体制的弊端:政治家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权、为了保住选票,就过分受社会舆论的控制,不敢在关键的时刻作出正确的决定)
战败国们被凡尔赛体系压得透不过气来,经过战胜国十几年的压榨,在德国国民眼中英法简直就是地主老财黄世仁了,希特勒这个时候站出来对他们大喊:我们要反抗压迫!那自然就是一呼百应了。

而犹太人在当时的欧洲人民看来那就是千古罪人,他们的祖先杀死了耶稣,而现在他们不从事生产,反而把所有的财富都卷跑了(当时社会上最有钱的富豪大部分都是犹太人,现在也是),在下层人们看来,犹太人就是一群社会的大蛀虫,偷他们钱的小偷,所以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国家是非常流行的想法。

所以其实如果楼主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来看这些事情,那就都是非常自然的发生的,只需要一个变态站出来振臂一呼就行了,而希特勒这个神经病这个时候就出来了。

赞
>
lordmoonblood
2009-05-14 16:30:24 lordmoonblood (Journey...)

纳粹再坏,那是一致对外,希特勒也是民选的,他得到的真诚的拥戴~不象某党大言不惭,往自己脸上贴金,对外最多就是“强烈抗议”,跟洋人连个屁都不敢放,就是自己折腾自己能耐大~~纳粹主义和社会主义东德人都受过,哪个更好问问他们就清楚了

赞
>
中华小快板
2009-05-14 22:48:16 中华小快板 (道路以目)

大虫、tiankehan(天可汗?)、ZhangYan 三位正解,其实都很简单:站在当时的立场,都很好理解...其实张伯伦相对来说是好人,丘吉尔是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者(为了英帝国的利益把无数小伙当炮灰送)这个和他的出身是一致的...

赞
>
春天的熊
2009-07-11 17:12:11 春天的熊

第1,2点
正是民主制的重大弱点

赞
>
抽屉
2009-10-19 14:15:38 抽屉

战后北约体系的建立,大概是对以上弱点的补救。

赞
>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2009-10-20 12:36:30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1、希特勒上台的最初几年内,受到凡尔赛和约制约而被限制发展军事力量的德国,是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英国和法国)的监视下,发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慕尼黑会议上,原来的战胜国是多么容易地屈服在德国的战争威胁下!当德国大力发展军事装备的时候,那些战胜国又在干什么呢?
----------------------------------------
看现在的金胖子朝鲜,就知道战胜国在干什么了.

赞
>
飘若清风
2009-11-28 15:00:45 飘若清风

特定的历史事件只会在特定的历史形势下发生,二战已经远去,所以现代人肯定无法让自己完全处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困惑当然油然而生.

赞
>
陈勤栎
2010-01-05 11:59:58 陈勤栎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恩,我的理解是:希特勒很狡猾,他暗示英法,德国将去进攻苏联。英法同样仇视共产党,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赞
>
baohb
2012-08-10 09:42:25 baohb

民主国家要把祸水引向东方

赞
>
toy
2013-03-18 09:51:56 toy (北京人在广州)

楼上有人说,什么人性,正义,人权都是骗老百姓的 在政治家眼里只有利益 。这在极权国家确实如此。如果把这种想法作为一种普遍的判断,无疑会导致对包括二战在内20世纪人类历史惨祸的颠覆。如果人性、正义、人权斗士是虚无的,死了几千万上亿的人类又算得了什么?政治家的眼里如果只有一己私利那自然是危险的,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权力制约加以控制。德国和二战的教训我认为在于短视的政治家背叛了本应坚守的底线,最好各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赞
>

> 我来回应

> 去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就是个地摊儿文学(惊蛰)

第三帝国的兴亡的有声书版本(DD wave)

有人看过这三个版本嘛?(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audiobook(echodoomyou)

中世纪的英格兰因为百年战争,占不到法国便宜,以...(OLIVIER)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