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彼得斯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传播思想史
译者: 何道宽
出版年: 2003-7
页数: 265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ISBN: 9787508030395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传播思想史
译者: 何道宽
出版年: 2003-7
页数: 265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ISBN: 978750803039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的主题本身就很奇怪。作者公开声称交流是不可能的。他要我们放弃交流的幻想,断言:“我认为,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放弃交流的梦想,同时又保留它激发出来的好处。我们说,把交流当做心灵共享的观点是行不通的。”又说,“我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交流,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但又是幸运的事实。”他研究的是交流的失败,所以他说:“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John Durham Peters
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艾奥瓦大学克雷格•贝尔德讲席教授、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先后获美国人文基金会、富布赖特基金以及利华修姆信托基金的研究资助。《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彼得斯的其他作品还有:《奇云:元素媒介的哲学》、《取悦深渊:自由言说与自由传统》等。
目录 · · · · · ·
译者前言
中译本序
序论 交流的问题
交流的历史真实性
“交流”意义的多样性
厘清20世纪20年代的论战
二战以后的技术话语和治疗话语
第一章 对话与撒播
1.1 柏拉图《斐多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1.2 《对观福音书》中的撒播
第二章 一个错误的历史:招魂术传统
2.1 基督教根源
2.2 从物质到精神;17世纪的“交流”
2.3 19世纪的招魂术
第三章 走向更加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3.1 黑格尔论承认
3.2 马克思(对洛克)论货币
3.3 克尔恺郭尔的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与死者的对话
4.1记录与传输
4.2 作为与死者交流的诠释
4.3 死信
第五章 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鸿沟的桥梁
5.1 唯心主义与人的壁垒
5.2 骗局还是接触?詹姆斯论心灵研究
5.3 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怪声音
5.4 广播:作为撒播(和对话)的广播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林林总总的不可交流性
6.1 图灵的测试与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6.2 动物与非人动物的感应
6.3 与外星人的交流
结语 手拉手
构成交流的鸿沟
接收者的特权
交流的阴暗面
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压缩性
附录 妙语摘抄(原书附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中译本序
序论 交流的问题
交流的历史真实性
“交流”意义的多样性
厘清20世纪20年代的论战
二战以后的技术话语和治疗话语
第一章 对话与撒播
1.1 柏拉图《斐多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1.2 《对观福音书》中的撒播
第二章 一个错误的历史:招魂术传统
2.1 基督教根源
2.2 从物质到精神;17世纪的“交流”
2.3 19世纪的招魂术
第三章 走向更加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3.1 黑格尔论承认
3.2 马克思(对洛克)论货币
3.3 克尔恺郭尔的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与死者的对话
4.1记录与传输
4.2 作为与死者交流的诠释
4.3 死信
第五章 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鸿沟的桥梁
5.1 唯心主义与人的壁垒
5.2 骗局还是接触?詹姆斯论心灵研究
5.3 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怪声音
5.4 广播:作为撒播(和对话)的广播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林林总总的不可交流性
6.1 图灵的测试与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6.2 动物与非人动物的感应
6.3 与外星人的交流
结语 手拉手
构成交流的鸿沟
接收者的特权
交流的阴暗面
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压缩性
附录 妙语摘抄(原书附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20年代的传播思想有个主要特征,那就是不区分面对面的交流和大众传播。“大众媒介”(mass media)是一个当时新造的字眼,它构成了一道模糊的地平线。在这条地平线上尽管耸立着各种阴影,有“象征工具”(symbolic apparatus,奥格登和里查兹)、“娱乐/干扰”(distraction,海德格尔)、“交流的工具属性”(instrumentalities of communication,杜威)、“广告媒介”(伯纳斯)、“银锁链”(chains of silver,拉斯韦尔)等等,但是将“大众媒介”作为体制性和讨论性活动的独特领域,这一思想那时尚未问世。……到了30年代,大众传播和人际交流的分野的基础开始奠定,传播(communication)和通信(communications)也开始分道扬镳。P35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页 -
1930年代的整个十年……在这期间,法兰克福学派的许多德国籍犹太人移居美国,他们生产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大众媒介具有何种社会意义?对这一问题的典型态度——认为它提供了相对无害的娱乐,或认为它是塑造社会意识的强大产业——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35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传播·文化·社会译丛(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新闻的力量》《做新闻》《传播生态学》《媒介效果》《话语与社会变迁》
等
。
喜欢读"交流的无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交流的无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9 条 )

“用手挤呀”——读《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引言 在我日渐品尝到读书带给我的快感之后,我便更加笃信,不论是一本好书,还是一部好的电影,他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等待”他的读者和观众。 与《对空言说》的相遇不如说更像是一次重逢,而这重逢的喜悦和亲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契合了我自己无数次零碎又渺小的...
(展开)

不要说话,屁事儿没有(假的)——读书笔记作业的ctrl c+v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S:虽然难读,但真的是一本很治愈的书。 现代人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随着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人们从畅所欲言到不发一言的变化,在所有人毫无察觉的时候发生着。网络的匿名性释放了更大的戾气,多一次据理力争,多一回元气大伤;没有“已读”回执的聊天软件,让得不到回复的信... (展开)
何为交流?何以无奈?——读彼得斯《对空言说》
“交流”是一场冒险,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话语是否无恙抵达、我们的思想是否被正确理解,征途迢迢,左边是“唯我论”的深渊,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右边是“传心术”的陷阱,即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与个人的主观投射纠缠不清。实际上,交流的种种失败早已暗含在对“交流...
(展开)
> 更多书评 89篇
论坛 · · · · · ·
翻译得太差 | 来自[已注销] | 9 回应 | 2020-04-28 23:52:25 |
手拉手还是心连心:什么是交流?(黄旦) | 来自熊阿姨 | 2 回应 | 2012-01-03 01:33:46 |
有人卖《交流的无奈》吗? | 来自Anna&双子星 | 2010-06-08 14:45:45 | |
动物爱人庄园 | 来自贾不许 | 3 回应 | 2009-01-31 04:55:37 |
gdf | 来自苏活一族 | 2006-04-30 19:12: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9.3分 1781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8.9分 65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媒介与传播理论 (麂子)
- 传播学100本推荐 (Helena)
- 据说翻译的不好的书(你读过哪些翻译得比较差的书?) (茶亦添香 书可增识)
- 何道宽老师译书 (malingcat)
- 陈力丹的传播学推荐书目 (博士生阶段) (Yuuk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交流的无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李乃喵 2016-04-25 22:53:00
还是没找到。又买了一本。。。现在家里的专业书已经几乎和非专业书一样多了。所有的专业书都在一起了。好踏实。学校公寓交了之后就大汇流了。
0 有用 Reed 2008-12-21 18:07:59
分馆 中社一 G206-091/002
8 有用 小意达 2009-10-22 17:00:16
何道宽……又是从记忆力捡回来的名字
4 有用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12-12-02 23:43:28
Peters的文字美麗如同詩歌,是這學期最好看的一本理論書(一定要讀英文)。意識到交流之不可能,卻正呼喚出了上帝之愛:“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寬恕人的愚蠢”。而同情與寬恕之艱難,則彰顯了“我們有限的生命既神聖又悲哀”。
0 有用 蝉 2014-04-07 21:15:12
: G206-091/2224
0 有用 流川枫 2023-03-17 21:21:47 甘肃
看不懂
0 有用 月亮是我的 2023-01-01 19:26:51 陕西
很好看 交流与关怀 很矛盾 又能说得通。
0 有用 Tears in Rain 2022-12-05 19:07:49 湖北
邓建国《交流的无奈》—— 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 传播作为一个领域而非学科 挖掘传播学的史前史 传播哲学研究 放弃(心灵)交流的梦想 身体很重要 中立的交流观:开放的实用主义 两种交流观:对话(苏格拉底)VS撒播(基督) 交流的两种扭曲形式:个性化的修辞、大众化的爱欲 作者的观念(结语):如果交流双方后续的行动比较协调,那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交流……我们要问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应该是“我... 邓建国《交流的无奈》—— 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 传播作为一个领域而非学科 挖掘传播学的史前史 传播哲学研究 放弃(心灵)交流的梦想 身体很重要 中立的交流观:开放的实用主义 两种交流观:对话(苏格拉底)VS撒播(基督) 交流的两种扭曲形式:个性化的修辞、大众化的爱欲 作者的观念(结语):如果交流双方后续的行动比较协调,那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交流……我们要问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应该是“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与其说交流是一个语义问题和心理问题,不如说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我们应该少去操心符号是否会催生不同的意义,而更应该去操心是哪些因素让我们不能去关爱我们的邻居和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存在物(他者)。 强调触觉、身体 (展开)
0 有用 豆友53894339 2022-11-23 00:46:18 上海
补标 2016
0 有用 祝笑容 2022-11-09 13:47:47 山东
传达的信息不可能全部被接收人知晓,可我们还是需要交流,因我们不可摆脱的孤独感,而我们永远是孤独的。我觉得到了了只能说一句,这就是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