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闻传播书系:传播学引论(增补版)》一部系统而完整的传播学入门教材。在第一版既娓娓道来、又深入浅出的基础上,《新闻传播书系: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的内容更加丰富,体例更加完备。《新闻传播书系: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增补了以下内容:“导言”——作者用新的视角、从新的高度、以新的材料,对传播与传播研究进行全景式的论列;“批判学派”——这也是增补的主要部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是传播学的两大学派,而第一版大多为经验学派的内容,对批判学派涉猎较少,增补版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相关的文章——均从不同方面涉及批判学派的思想、理论及研究。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用新的视角、从新的高度、以新的材料,对传播与传播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事文化批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传播学批判学派,虽然关注人的生存境况与未来,痛恨现代文明所滋生的邪恶与丑陋,渴望解除异化的魔法,呼唤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但是,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与乌托邦色彩,他们的思想有时流露着清高自负的贵族气息,甚至带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这恐怕是他们的致命缺陷。他们就像黑格尔说的,自以为有高度的智慧,两眼望着天空,以为尘世的一切都卑不足道。结果,他们往往在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且有许多激动人心的设想和呐喊,但一走出书斋和学院,就在现实面前或叹息或哀伤,也就怀疑起自己的理论甚而人类自身。阿多诺的一句名言,形象地表达了他们那种出于救世而归于悲观的共同感受:除了绝望能拯救我们外就毫无希望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9页 -
“全球化”,这一用来描述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具有相当明确的批判性意 义的词语一用以指称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并进一步用于描述冷战后愈加鲜明说 的一极化国际政治及经济格局,用于描述跨国公司统治的实现,用于表达富国与求 穷国间的尖锐对立,用于书写在资源意义上的掠夺、极度不平等和政治、文化上 的权及观念、产品倾销,在9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其不时被译为:走向世界、同 步于世界、人类地球村,人类资源共享。① 这种认识以新马克思主义或新左翼( New Left)为代表。按照这一思路,全 球化显示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暂时胜利、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两极分化,而国家和政府往往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所以,全球化意味 着“新中世纪主义”( New Medieva lism),犹如中世纪的天主教国民,在教皇和神 圣罗马帝国的绝对权威下分享主权。不过,古代帝王虽然统治整个帝国,但并不 管理所有领地,他们重的是“面子”而非“里子”。而当代权势熏天的跨国公司和 资本则重在“管理”而非“统治”,要的是“里子”而非“面子”。如此说来,互联网属 于信息帝国主义,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市场帝国主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金融 帝国主义,联合国属于政治帝国主义等。这种新帝国主义的危害远远超过“旧帝 国”,发展中国家重新沦为帝国臣民的前景已经昭然若揭。加菜亚诺在2004年 的《时间之嘴》ー书中就指出:“关于当今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的说法,无 异于一派胡言。对于资本而言,这个世界确实没有边界,但对每个人来说,它不 仅有边界,而且处处壁垒森严。”'在《致未来先生的信》中,他又写道:“我怕这世界 早晚变成大空中一粒僵死的顽石,没有田地,没有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节何谓全球化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传播学引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传播学引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传播理论 8.5
-
- 符号透视 8.1
-
- 大众传播理论 8.4
-
-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7.3
-
-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二辑) 7.4
-
- 全球新闻传播史 8.6
-
- 关键概念 8.1
-
- 传播学是什么 7.6
-
- 媒介研究 8.1
-
-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8.0
传播学引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小靓仔读后思路梳理&随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在前面】以下的内容都是我在看书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分享在豆瓣上也是纪念与这本书和作者在灵魂上的一个小小擦肩而过,我写文章个人色彩比较浓,可能会看到我对这本书一个比较另类的解读。 【本书评结构】 1.与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对比 这里主要说一下我对这两本书的感觉... (展开)
《传播学引论(第三版)》读后感
由于这是一本教材,甫一读完未欲评论,然时隔几日,想到曾经读毕一书后未留片语,以致追忆不起,遂转回评论,以留印记。 这是我的传播学入门书,真的获益匪浅。本书内容颇具文采(虽然仍然有错误之处)而不乏专业性,大量引用各种书籍内容构成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文体,而且有助于...
(展开)

《传播学引论·导言》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论大要,几乎就是传播学大概了。 一、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把人类传播活动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8.5分 455人读过
-
新华出版社 (1993)8.4分 2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传播学100本推荐 (Helena)
- 自己的传播学课程以及“寄托” (Centaurea)
- 大众传播观念养成之旅 (贾不许)
- 『传媒考研书单』 (夏安)
- 为考研读过的传播学书 (暖言巷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传播学引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贝加尔海 2007-03-15 21:20:14
不再是传播学的学生。。。
0 有用 慕明 2017-11-30 03:28:19
zf工作手册
0 有用 夏空 2013-02-04 18:20:05
讀完垃圾后算是眼前一亮,不像教材了
2 有用 慢胡 2007-10-09 22:28:46
这本是“宝塔糖”——适合对传播学不感兴趣的同学入口。 不建议武士们从这里入门。 系统过于简单(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喻过于泛滥。
0 有用 猫栗子二 2011-04-01 15:06:10
这本书。。。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