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巴金可以说是三部曲的专家,他写过“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而那部巨作《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现在他的《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合称为《人间三部曲》。 《寒夜》在三部曲中是压轴之作,篇幅最长约近二十万字。巴金在《寒夜》里,卓绝的刻划了人性。女主人公惑于独身上司的追求,抛弃妒恨她的婆婆,懦弱贫病的丈夫,和酷似丈夫的儿子,离开了家;丈夫哀哀的恳求她,被她拒绝了。寒风吹净枝头的败叶,冬天的风雪就要降临了。可是,当她夜晚在街头上无意中撞到酩酐大醉,狂呕大吐的丈夫,立刻抢上前去,人避秽臭,把丈夫送回家,她敌不住丈夫哀怜的眼睛,又自动回到那阴暗局促、穷风炉火的窝里去了。在这里,阴寒的冬雪突然飞散,崭露了阳春的灿烂喜悦。可是,当那吐血痰的日子拖下去,婆婆的冷蔑和刻妒直透心窝,她终于又离开那个家,随着追求她的上司调到兰州去...
巴金可以说是三部曲的专家,他写过“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而那部巨作《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现在他的《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合称为《人间三部曲》。 《寒夜》在三部曲中是压轴之作,篇幅最长约近二十万字。巴金在《寒夜》里,卓绝的刻划了人性。女主人公惑于独身上司的追求,抛弃妒恨她的婆婆,懦弱贫病的丈夫,和酷似丈夫的儿子,离开了家;丈夫哀哀的恳求她,被她拒绝了。寒风吹净枝头的败叶,冬天的风雪就要降临了。可是,当她夜晚在街头上无意中撞到酩酐大醉,狂呕大吐的丈夫,立刻抢上前去,人避秽臭,把丈夫送回家,她敌不住丈夫哀怜的眼睛,又自动回到那阴暗局促、穷风炉火的窝里去了。在这里,阴寒的冬雪突然飞散,崭露了阳春的灿烂喜悦。可是,当那吐血痰的日子拖下去,婆婆的冷蔑和刻妒直透心窝,她终于又离开那个家,随着追求她的上司调到兰州去了。当男主人公吐尽最后一口血痰死去的一天,巷里传来胜利的“号外”声。寡母笑得流下眼泪,喊道:“宣,你不会死!你不会死!胜利了,就不应该再有人死了!”这是何等的大手笔!脱除了一切俗套和公式,以清新的目光,写具体的生命,写善恶萌孽、爱恨交织、哀欢流转的人性。巴金在《寒夜》中表现了卓绝的才能,和庄严的艺术精神。
寒夜的创作者
· · · · · ·
-
巴金 作者
目录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
尾声
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寒夜"的人也喜欢 · · · · · ·
寒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0 条 )
她为什么“需要温暖” ——《寒夜》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浅析个人本位主义与家庭伦理的矛盾——以巴金的《寒夜》和鲁迅的《伤逝》为例
以精神分析理论看《寒夜》的三人困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寒夜》像是一个“停滞”了的故事,夫妻汪文宣和曾树生、汪文宣的母亲三人从头至尾的性格都没有改变,婆媳关系形成了一个“角斗场”,双方围绕着争夺文宣斗争着不肯认输,却反倒不像是关乎“爱”而是关乎“自尊”的战争。然而夹在中间的文宣心软而无奈,既无力调和又无法下定... (展开)从《家》到《寒夜》,是巴金思想的转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了巴金的《寒夜》,我颇有体会。可以说《寒夜》作为巴金先生创作后期的代表作,与他早年的巨作《家》截然不同却又息息相关。 《寒夜》同《家》一样都是在讲理想和爱,后者讲的是理想和爱作为青年前进的动力,能将他们拉出黑暗的封建家庭,这两者也同时是他们最向往和最想得... (展开)论坛 · · · · · ·
寒夜的悲剧为何产生?有何借鉴意义? | 来自班超 | 2017-05-14 14:35:19 | |
十六 | 来自hk789 | 2009-03-26 15:40:5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8.3分 522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8.7分 1354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8.5分 73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8.1分 52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纪文学60家 (东方快车)
- 现当代文学小说研究 (dancingmirror)
- 每日一读(一中国篇) (37°暖)
- 2014年阅读足迹 (忘川)
- 世纪文存-摩登文本 (白牙)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寒夜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著雨和烟 2009-06-26 19:07:08
貌似有些像我,汪文宣。
0 有用 [已注销] 2013-12-05 08:50:10
实在是很喜欢文宣和树生的性格。附录1说母亲是因为树生不能像她一样把整个心放在那一个人身上。然后附录2分析了3点又全是恶意了……唐柏青被压死,钟先生霍乱,看着“又安”还以为看到自己名字在画圈上。“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毁,被生活拖死的人断气时已经没有力气呼叫”黎明“。”她不能改变生活,生活就会改变她“
3 有用 忘川 2014-02-15 20:29:00
并不觉得像巴金在附录里面说一切悲剧都是由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造成的,事实上很多问题现在也没有解决。不独立的女人确实会倾向于离开一个软弱的男子,特别是当他落难了,原因是她本来就是想找个人依靠。在两个人的关系里,本来就没有完全的自由而言,为了自己的自由,美其言曰不做牺牲品,但最后自己也幸福不起来。至于母亲的话,那倒可以解释为那个时代,观念变化太快,和媳妇的观念确实无法衔接,加上当时的环境,让子女大多和父母... 并不觉得像巴金在附录里面说一切悲剧都是由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造成的,事实上很多问题现在也没有解决。不独立的女人确实会倾向于离开一个软弱的男子,特别是当他落难了,原因是她本来就是想找个人依靠。在两个人的关系里,本来就没有完全的自由而言,为了自己的自由,美其言曰不做牺牲品,但最后自己也幸福不起来。至于母亲的话,那倒可以解释为那个时代,观念变化太快,和媳妇的观念确实无法衔接,加上当时的环境,让子女大多和父母一起生活,所以纠结在一起,主人公在其中无法解开矛盾,自己身体也不好,性格也软弱,无法让任何一方做出任何改变,最后在这矛盾中慢慢死去。。。 (展开)
1 有用 A binge eater 2016-06-29 14:49:41
完全是以长篇小说的节奏完成了短篇小说的套路,放弃了多线叙述纵横交错的大手笔,更多的是节外生枝的旁叙。有意思的是巴金在新婚时写的,所以……
2 有用 桃稚莫莫 2012-03-18 14:57:37
没有想象中好看。宣泄过度,稍嫌矫情。1944年桂林沦陷,巴金蜗居在重庆某个小屋里,以自己居住地为场景写汪曾夫妇的命运。巴金想借此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呼唤新制度的诞生,可惜在行文中总流露出原谅和同情的语调。这或许和他本身的思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