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基本是新闻报道加记者追踪的汇总,作为历史书来说,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
不知道為什麼會得獎。很少深度分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民主運動怎樣借環保主義之名運作的,它指向的是什麼體制問題。
作者原来姓“Economy”好欢乐。书里有“料”但欠条理。不能强求了。也有可能是译作的原因【?】
虽然很浅,一些八卦很到位,可以作为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的入门书
虽然前几章写中国污染问题洋洋洒洒好似加长版新闻访谈,但后面关于环保政治的论述确实让我收获颇丰。环保组织是少有的合法非政府组织,因而在东欧、俄国及亚太地区,民主运动常常披着环保运动的政治外衣而呈现,环保运动的进行也会培植运动参与者的环保意识、民主意识与爱国意识(p238),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国内三峡大坝工程建设引发的批评及环保主义者对怒江大坝建造计划的抗议都能看出这种结合,这些年对NGO及环保异议人士(如于晓刚、吴立宏等)的打压也与此息息相关。 另:不理解译者将英文注释翻译为中文后为何不在书末附上参考文献以供读者查询,除此之外,文中删节颇多,p150于晓刚“付出的个人代价”似被删去。
按需。“《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探讨了怎样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协调起来。”
“现代环保事业发展简史”,强烈推荐,很有看头儿。但是评分的话,我个人觉得这个分数是合理的,因为作为研究型书籍,这本书——至少是中文版——更接近于ZG环保方针ZC的科普级的读物。书的内容比较丰富,但不知是否有删减等方面原因,使之作为研究显得既不连贯又缺乏深度,作者的学术思路和主要观点也很模糊,只是在各个章节下,罗列整合了为数不少的资料。但是还是推荐给大家,强烈推荐。
内容有点过时了,作者再版应该做些修改。主要的:1: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作者没有预见到,欧美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开始进行经济制裁(说好的环保第一呢?)2:中国的植树造林运动已经初见成效了,包括沙漠治理,那不是一种敷衍的行政行为,而是真正的坚持。3:政府对于环保的决心,作者有点固守己见了,现在安全和环保已经是地方政府的一票否决权。4:尚德倒下了,没想到吧?资本是最恶的,再环保再科技,也逃不过资本的逐利。深入一下,没有绝对的民主制度样板,只有适用的。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和《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称得上是姊妹篇,《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工程国家》研究的是民国时期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淮河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党没能完成的治淮事业,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昔日洪水泛滥、灾难频发的淮河,如今又恢复了历史上“饭稻羹鱼”的丰饶景象。
看到后面实在是就看不下去了…只能当作调查报告看,写得很无趣…
框架严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国际关系学者的著作好似有这种通性
全是新闻报道???这也叫学术著作???后面有提到一句淮河吗???
水平非常烂。 本人十几年前有幸在环保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参与过中国某医药企业IC厌氧污水处理。 对中国水污染环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可以说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只局限于新闻,汇报的收集。 可在中国只局限于新闻和汇报是根本看不到实际情况的,要像《世界的苦难》一样真正的走进工业园区进行调查才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环保问题。 对环保组织的介绍和环保组织实际的运行状况不符。 环保组织的诞生从结果上看是突破美国的货币限制,打造新型的环保货币。在美国加入后,计划破产转而收割发展中国家。 2018年前后环保组织推进下竟向畜牧养殖业国家收过放屁税。 在收割发展中国家失败后,逐渐沦为一种黑帮性质的组织,在法律规则下,掌握了对项目、企业是否环保的确定权,大肆勒索。在其运作下美国欧洲多项国家推行的大型项目均已破产。
虽然我对环境了解有限,但我确定的是,作者对环境无知,对政治确实了解的,明白用各种文字能煽动情绪。这本书绝对是意识形态与和平演变的产物
完全没有价值
感谢欢爸指点,今早把这本书读完了,除了司空见惯的森林减少、土壤侵蚀、空气与水污染外,作者启发了人口增加与城镇化、国家安全、公共卫生与社会稳定的视角,甚至延伸出了法庭网络和银行信贷。好读书不求甚解,五个小时的一点收获。Ps.谁还记得我高一时收过废旧电池-_-#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觉得有些论述不是很深入,但有的描写还是很真实。
> 一江黑水
2 有用 阿德 2015-07-30 09:17:20
基本是新闻报道加记者追踪的汇总,作为历史书来说,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
3 有用 董言 2016-04-12 22:46:53
不知道為什麼會得獎。很少深度分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民主運動怎樣借環保主義之名運作的,它指向的是什麼體制問題。
0 有用 🪷 2014-05-08 12:14:47
作者原来姓“Economy”好欢乐。书里有“料”但欠条理。不能强求了。也有可能是译作的原因【?】
0 有用 乌鸫 2018-06-11 16:12:54
虽然很浅,一些八卦很到位,可以作为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的入门书
0 有用 赖怀普 2022-05-12 14:31:55
虽然前几章写中国污染问题洋洋洒洒好似加长版新闻访谈,但后面关于环保政治的论述确实让我收获颇丰。环保组织是少有的合法非政府组织,因而在东欧、俄国及亚太地区,民主运动常常披着环保运动的政治外衣而呈现,环保运动的进行也会培植运动参与者的环保意识、民主意识与爱国意识(p238),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国内三峡大坝工程建设引发的批评及环保主义者对怒江大坝建造计划的抗议都能看出这种结合,这些年对NGO及环保异议人士(如于晓刚、吴立宏等)的打压也与此息息相关。 另:不理解译者将英文注释翻译为中文后为何不在书末附上参考文献以供读者查询,除此之外,文中删节颇多,p150于晓刚“付出的个人代价”似被删去。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1-20 19:21:04
按需。“《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探讨了怎样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协调起来。”
0 有用 Lokia 2023-01-25 00:17:36 北京
“现代环保事业发展简史”,强烈推荐,很有看头儿。但是评分的话,我个人觉得这个分数是合理的,因为作为研究型书籍,这本书——至少是中文版——更接近于ZG环保方针ZC的科普级的读物。书的内容比较丰富,但不知是否有删减等方面原因,使之作为研究显得既不连贯又缺乏深度,作者的学术思路和主要观点也很模糊,只是在各个章节下,罗列整合了为数不少的资料。但是还是推荐给大家,强烈推荐。
0 有用 豆友182548996 2024-08-14 00:51:26 北京
内容有点过时了,作者再版应该做些修改。主要的:1: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作者没有预见到,欧美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开始进行经济制裁(说好的环保第一呢?)2:中国的植树造林运动已经初见成效了,包括沙漠治理,那不是一种敷衍的行政行为,而是真正的坚持。3:政府对于环保的决心,作者有点固守己见了,现在安全和环保已经是地方政府的一票否决权。4:尚德倒下了,没想到吧?资本是最恶的,再环保再科技,也逃不过资本的逐利。深入一下,没有绝对的民主制度样板,只有适用的。
0 有用 , 2024-03-02 13:53:08 江苏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和《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称得上是姊妹篇,《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而《工程国家》研究的是民国时期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淮河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党没能完成的治淮事业,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昔日洪水泛滥、灾难频发的淮河,如今又恢复了历史上“饭稻羹鱼”的丰饶景象。
0 有用 脸上有北斗七星 2018-12-11 19:49:32
看到后面实在是就看不下去了…只能当作调查报告看,写得很无趣…
0 有用 Damian 2013-06-29 15:03:04
框架严密清晰,论据充分有力,国际关系学者的著作好似有这种通性
0 有用 卧轨甜心 2019-09-23 14:36:58
全是新闻报道???这也叫学术著作???后面有提到一句淮河吗???
0 有用 寻章摘句老雕虫 2024-10-30 00:50:43 湖北
水平非常烂。 本人十几年前有幸在环保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参与过中国某医药企业IC厌氧污水处理。 对中国水污染环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可以说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只局限于新闻,汇报的收集。 可在中国只局限于新闻和汇报是根本看不到实际情况的,要像《世界的苦难》一样真正的走进工业园区进行调查才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环保问题。 对环保组织的介绍和环保组织实际的运行状况不符。 环保组织的诞生从结果上看是突破美国的货币限制,打造新型的环保货币。在美国加入后,计划破产转而收割发展中国家。 2018年前后环保组织推进下竟向畜牧养殖业国家收过放屁税。 在收割发展中国家失败后,逐渐沦为一种黑帮性质的组织,在法律规则下,掌握了对项目、企业是否环保的确定权,大肆勒索。在其运作下美国欧洲多项国家推行的大型项目均已破产。
0 有用 zebaoa 2025-04-02 23:00:34 北京
虽然我对环境了解有限,但我确定的是,作者对环境无知,对政治确实了解的,明白用各种文字能煽动情绪。这本书绝对是意识形态与和平演变的产物
1 有用 @ 2025-03-20 15:34:01 内蒙古
完全没有价值
0 有用 马猴__ 2015-03-21 11:40:15
感谢欢爸指点,今早把这本书读完了,除了司空见惯的森林减少、土壤侵蚀、空气与水污染外,作者启发了人口增加与城镇化、国家安全、公共卫生与社会稳定的视角,甚至延伸出了法庭网络和银行信贷。好读书不求甚解,五个小时的一点收获。Ps.谁还记得我高一时收过废旧电池-_-#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0 有用 乡绅江德芙 2018-04-10 19:57:19
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觉得有些论述不是很深入,但有的描写还是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