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了解真实的历史,探索末知的世界,关心人类的命运。 对以往的历史要保持温情和敬意,这是钱穆先生的话,我就是用这个态度来看中国现代历史的。 戴着“需要的眼镜”解读20世纪的中国,只能是陈旧的传说;怀着问题意识反思,给我带业强烈的震撼。 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学术是需要刷新的,思想是应不断反思的。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黑箱,我只能窥见其中的一隅。
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必定有知识分子在充当着灵魂和思想库。优秀的学者,必定和优秀的作家、报人一起,经常发出代表社会良知的声音,抵抗着腐败和堕落。他们的思考和声音,不只是着眼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是着眼于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幸福,针对短视能够提出远见,针对狂热能够倡导理性。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为受污辱与损害的人们说话,为弱势群体代言,为匡扶正义而不懈努力。当某些官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为公众利益呐喊;当一般人...
(展开全部)
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必定有知识分子在充当着灵魂和思想库。优秀的学者,必定和优秀的作家、报人一起,经常发出代表社会良知的声音,抵抗着腐败和堕落。他们的思考和声音,不只是着眼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是着眼于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幸福,针对短视能够提出远见,针对狂热能够倡导理性。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为受污辱与损害的人们说话,为弱势群体代言,为匡扶正义而不懈努力。当某些官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为公众利益呐喊;当一般人群的利益与强势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为一般人群声辩。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有权力资本化现象,有社会不公的现象,但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有些人对此麻木不仁,甚至显得趋炎附势。一些尚能洁身自好的学者,在专业领域尚能严肃认真,对公共事务却无可奈何,望而生畏或望而生厌,于是掉头而去,躲进书斋了事。少数人不甘沉默,但也缺少在公共传媒上表达的机会和渠道。这样,在整个社会舆论当中,良知的空白和缺位有时居然成了常态。 改变学者整体上失职的状态固然需要外部环境,但学界自身并不是没有努力的余地。还应当从专业领域的尽职自律做起,同时向公共领域的尽职努力。
丁东,学者,1951年生,现居北京。著有《冬夜长考》、《尊严无价》、《反思历史不宜迟》、《午夜翻书》等,编有《世纪之交的冲撞》、《顾准日记》、《顾准寻思录》、《反思郭沫若》、《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王申酉文集》、《怀念李慎之》等。
还行
2011.10.13 130页 11.2 一定要
当代最经典的思想启蒙读本
采访谢泳计划
少数不随大流的学人的对话,私人交谈的文本
喜欢读这种对话式、访谈式的书,尤其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19年大二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前后借了还还了借,续借不下五次,一直没看,直到大四毕业。
通勤读物。二十年前的对话了,有些地方还挺有意思,搁今天恐怕是不能出版了。
虽然是对话录,比我想象中的深刻尖锐许多,想想也是,正因为是“拉家常”,才能不经意间触碰某些暧昧的命题;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有许多有关知识分子评价的讨论,颇可一读。
: C/1249
> 更多短评 22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14人在读
> 164人读过
> 493人想读
订阅关于思想操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野村 2009-04-02 11:03:04
还行
0 有用 逸鹤轩主 2011-11-24 00:30:21
2011.10.13 130页 11.2 一定要
1 有用 意象画 2012-11-30 22:36:42
当代最经典的思想启蒙读本
0 有用 重弩开荒 2008-12-26 22:28:39
采访谢泳计划
0 有用 wangkanwaiting 2008-08-02 21:55:27
少数不随大流的学人的对话,私人交谈的文本
0 有用 Chosen 1 2021-07-18 15:54:05
喜欢读这种对话式、访谈式的书,尤其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19年大二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前后借了还还了借,续借不下五次,一直没看,直到大四毕业。
0 有用 小波福娃 2020-04-10 14:43:45
通勤读物。二十年前的对话了,有些地方还挺有意思,搁今天恐怕是不能出版了。
0 有用 等待戈多 2019-01-03 09:49:50
虽然是对话录,比我想象中的深刻尖锐许多,想想也是,正因为是“拉家常”,才能不经意间触碰某些暧昧的命题;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有许多有关知识分子评价的讨论,颇可一读。
0 有用 蝉 2013-11-29 14:35:28
: C/1249
1 有用 意象画 2012-11-30 22:36:42
当代最经典的思想启蒙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