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关于中国历史类典籍的简介性图书 (彼岸)
- 历史文献 (堪堆)
- 涨姿势 (Fitzcarraldo)
- 研一上待读书目 (梓匠鱼)
- 那些在考前闪光的书们 (小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九92的榆树 2016-09-04 00:42:07
只是为了马上要读这个专业来个概念!
2 有用 Adiósardour 2014-12-29 06:40:20
既有文献的载体,又有文献的分类,既考虑到它的基础部分目录版本校勘,也考虑到它的相关部分:考证、辨伪、辑佚、避讳。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特别强调有关的实践,即标点、注释。既然是历史文献学,理所当然的要凸显历史特色。比方说考证学、避讳学、方志和家谱、档案文献、少数民族文献、出土文献等,在这本书当中,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一部教材,既要全面,又不能不体现学科的特点。历史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历史文献,... 既有文献的载体,又有文献的分类,既考虑到它的基础部分目录版本校勘,也考虑到它的相关部分:考证、辨伪、辑佚、避讳。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特别强调有关的实践,即标点、注释。既然是历史文献学,理所当然的要凸显历史特色。比方说考证学、避讳学、方志和家谱、档案文献、少数民族文献、出土文献等,在这本书当中,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一部教材,既要全面,又不能不体现学科的特点。历史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历史文献,包括一切过去的文献,狭义的历史文献,则是有关历史的记载和编纂的成果,甚至于专门指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史部(见该书第6页)。这就体现了该书的基本思路,该书的第二章第二节分四个部分介绍了经部文献、史部文献、子部文献、集部文献。这就照顾了历史文献的面。而在此基础上特别介绍的方志、家谱、档案等就突出了历史特色。 (展开)
0 有用 审视与反思 2025-03-25 18:06:47 河南
老先生的学识没的说,除了某些地方意识形态的味道过重外(尤其以评价梁启超和胡适等“资产阶级学者”时),不乏如今看来都是真知灼见的东西。
0 有用 旺绿豆 2018-10-23 20:32:10
中编
0 有用 半岛铁盆 2024-10-06 22:10:18 安徽
应导师要求去看这本书,将文献学相关知识讲的很详细。我觉得读一遍是不够的,某些章节需要进一步阅读。希望我能够在这条新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