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永日小品
梦十夜
浮想录
伦敦留学日记
附录(代后记)
之一:《野草》与《梦十夜晚》
之二:《梦十夜》译跋
作者简介 · · · · · ·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Natsume Souseki)
(1867~1916)
日本近代作家。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生平】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Natsume Souseki)
(1867~1916)
日本近代作家。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生平】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
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
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
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
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
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
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
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回到东京后没多久与中根镜子结婚并于同年升任教授,但镜子后来因歇斯底里而企图自杀,平静的家庭生活也染上了阴影。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又因怀孕而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
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
1905年,38岁时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接着中篇小说《哥儿》、《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
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
1911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
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喜欢读"梦十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梦十夜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梦十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浅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之第一夜

想要好好地被爱啊——《梦十夜第一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琉璃般透明而惨白的梦,足够浪漫也足够脆弱。 我的爱人啊,她是尖尖的瓜子脸,如瀑般黑直的长发,胜雪的肌肤,鲜艳的红唇,如此美丽。 然而她要走了。小心翼翼的我,带着一颗敏感易伤的心的我,一遍又一遍地问,“你要走了吗?”“是的,我要走了啊。” 还是要离开我啊。“...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
豆瓣时间 (豆瓣时间,陪伴你成为自己。)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2018-12-10 15:58 10人喜欢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引自第1页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
回应 2018-12-10 15:58
-
豆瓣时间 (豆瓣时间,陪伴你成为自己。)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2018-12-10 15:58 10人喜欢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引自第1页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
回应 2018-12-10 15:58
-
豆瓣时间 (豆瓣时间,陪伴你成为自己。)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2018-12-10 15:58 10人喜欢
我感到非常不安。既不知何时才能靠岸,也不知将驶向何方。只知道船只吐着黑烟一直前行。巨浪滔天,苍蓝得无可言喻,有时又会化为紫色。只有船身四周总是白沫飞腾。我感到非常不安。心想,与其待在船上,不如纵身海底。 引自第1页 关于 更多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尽在→ https://douc.cc/0JQivG
回应 2018-12-10 15:58 -
kindle location 405 从玻璃窗里面向外望去,当然立刻看到采取了防冻措施的芭蕉,结有红色果实的落霜红的枝桠,以及无所忌惮挺立着的电线杆,而其他值得一提的东西,几乎没有进入我的视线。我蜗居书房,视界极为单调,也极其狭窄。 而且,我自去年年底患了感冒后,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只坐在这玻璃窗里面,所以社会上的情况简直一无所知。由于情绪不佳,书也不大看,我每天只是坐坐,躺躺,打发着日子。 但是,我还常常动动脑子...
2018-09-04 19:29
kindle location 405
从玻璃窗里面向外望去,当然立刻看到采取了防冻措施的芭蕉,结有红色果实的落霜红的枝桠,以及无所忌惮挺立着的电线杆,而其他值得一提的东西,几乎没有进入我的视线。我蜗居书房,视界极为单调,也极其狭窄。
而且,我自去年年底患了感冒后,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只坐在这玻璃窗里面,所以社会上的情况简直一无所知。由于情绪不佳,书也不大看,我每天只是坐坐,躺躺,打发着日子。
但是,我还常常动动脑子,情绪也多少有些起伏。不论天地如何狭小,总会有这狭小天地里的事情。此外,时常有人闯进把我和这个广大世界隔离起来的玻璃窗户里来。这又是一些我意料之外的人,所谈所为也总是一些我意料之外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我是以饶有兴趣的眼光迎送着这些人的。
我很想把这些情况一点一点陆陆续续地写下来,又担心这样的文章给忙于工作的人们看了感到很无聊。让那些在电车中掏出口袋里的报纸浏览一下大字标题的读者看报上载有我写的这类闲聊文章,这将是我的一大羞耻事。因为这些人整天忙碌不堪,他们看报纸,无非是翻一翻火灾、强盗、杀人等当天新闻中最能吸引他们的事件,或者留意一下能使他们的神经受到相当刺激的辛辣文章。除此之外的他们认为都不算新闻,没必要摸它,因为他们没有这种多余的时间。他们往往是在车站等电车时买一份报纸,在坐电车这段时间了解一下昨天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踏进机关或公司时,衣服口袋里的报纸上那些事都忘得精光,总而言之就是忙到如此程度。
我是冒着这些忙得仅有那么一点自由时间的人们对我的轻蔑来写。
回应 2018-09-04 19:29
论坛 · · · · · ·
梦十夜(原文) | 来自陌默 | 10 回应 | 2011-08-15 |
呀,超级可爱的书啊. | 来自fernfen | 4 回应 | 2007-11-12 |
0 有用 夏时至 2011-01-29
仅读了《梦十夜》的部分。《野草》。。。
0 有用 狷介有乌青 2008-03-10
不见野菊枝,唯闻桐油臭
6 有用 小敏吃掉小敏 2011-09-09
“文风清隽,想象奇瑰”这个评价确实中肯。较之一些作家强调本体与周遭的距离感,夏目漱石的随笔之间却读出许多粘连之感。
0 有用 liz 2012-09-27
日式美
0 有用 北窓 2011-05-20
吐血、昏倒、差点死掉、醒过来又吐血、听到基友们死掉又吐血、又差点死掉←漱石你是病娇还是林黛玉啊。
0 有用 郑小甜野 2021-02-21
用美丽的珍珠贝壳为我掘下坟墓,再拿天空中坠落下来的陨石碎片做成我的墓碑,最后请在墓旁等上百年,我一定会如约而至地来见你。
0 有用 haruhikolu 2021-02-19
睡前看
0 有用 夏天的鸽子 2021-02-15
第七夜。「之后大船照例喷出黑烟,从我身旁扬长而去。我这才醒悟,纵然不知船要开往何处,还是该待在船上才对,而那种醒悟无济于事,我只能抱着无限的后悔与恐惧静静坠落漆黑的海浪中。」
1 有用 针针 2021-01-19
只看了《梦十夜》,奇诡,适合写论文分析。
1 有用 rudy 2021-01-07
见微知著最高境界大抵便是如此了吧、浅读只觉得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看到了译后记才明白这包含了作者对日本明治维新后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思考,那个庄太郎被美女(亲美)引导到荒野最后被时代浪潮的猪舔翻跌落悬崖,而后人仍向往成为的隐喻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