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副标题: 通貨膨脹的真相
译者: 陳正芬 / 高翠霜
出版年: 2010-9
页数: 2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1202358
内容简介 · · · · · ·
貨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也最錯綜複雜:不僅各國有各國的貨幣,有時貨幣還會貶值,讓我們覺得「錢變薄了」。
為什麼錢會貶值?為什麼會有通貨膨脹?
本書1963年首次出版,歷經多次改版,如今已是第五版。四十多年來,它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啟發了兩個世代的經濟學者,以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人士。讀過這本書之後,你不僅會更懂得世界經濟,面對景氣的變化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不再人云亦云。
本書清楚介紹貨幣發展的歷史,對通貨膨脹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說。作者深入剖析中央銀行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通貨膨脹的關係,揭開通貨膨脹的真相,以及它讓少數人得利的事實。書中認為,我們的貨幣體系存在著根本缺陷,如果不能從制度面來改善國際貨幣體系,未來的通貨膨脹速度將越來越快,甚至無法收拾。例如一碰到金融危機,政府就灑錢救市,更會造成通貨膨脹。
作者也帶領我們思考,如果貨幣跟其他財貨一樣,完全...
貨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也最錯綜複雜:不僅各國有各國的貨幣,有時貨幣還會貶值,讓我們覺得「錢變薄了」。
為什麼錢會貶值?為什麼會有通貨膨脹?
本書1963年首次出版,歷經多次改版,如今已是第五版。四十多年來,它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啟發了兩個世代的經濟學者,以及許多投資人和企業人士。讀過這本書之後,你不僅會更懂得世界經濟,面對景氣的變化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不再人云亦云。
本書清楚介紹貨幣發展的歷史,對通貨膨脹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說。作者深入剖析中央銀行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通貨膨脹的關係,揭開通貨膨脹的真相,以及它讓少數人得利的事實。書中認為,我們的貨幣體系存在著根本缺陷,如果不能從制度面來改善國際貨幣體系,未來的通貨膨脹速度將越來越快,甚至無法收拾。例如一碰到金融危機,政府就灑錢救市,更會造成通貨膨脹。
作者也帶領我們思考,如果貨幣跟其他財貨一樣,完全自由化,價格由市場決定,將可減少政府侵犯個人權利及其財產的種種行為。
當前,通貨膨脹似乎變成全球性的壓力。如何才能恢復貨幣體系的穩定?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國際性的貨幣體系?那是什麼樣的貨幣體系?從這本書中,您可以得到深刻的啟發。
書中提到一些重要觀念:
1. 社會上的錢越多越好嗎?錯。貨幣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貨幣增加對人們沒有好處,貨幣所能買到的商品或勞務,才會帶給人們幸福,過更好的生活。中央銀行如果任意增加貨幣供給量,後果就是:通貨膨脹。
2. 「貨幣政策」是除了戰爭之外,國家擴張權力的主要工具。貨幣政策常被用以確保政府財政無虞、融通赤字、圖利特殊利益團體並鞏固選票。貨幣制度不僅容易遭到政客濫用,也會造成通貨膨脹和景氣循環。
3. 在政策方面,作者主張,自由市場有能力、也應該主導貨幣的供給與分配,兩者並無必要由中央銀行所獨佔。
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订版)的创作者
· · · · · ·
-
穆瑞·罗斯巴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1995)是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Economics)的代表人物,生前主要擔任內華達大學經濟學S. J. Hall講座傑出教授。他曾擔任米塞斯研究院(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學術事務副會長,也曾任《奧地利經濟學評論》(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的編輯。羅斯巴德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師承約瑟夫?朵夫曼(Joseph Dorfman)。他也長期參與紐約大學舉辦的米塞斯研討會達十多年。羅斯巴德教授為文上千,重要著作包括:《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經濟與國家》(Man, Economy, and State)、《美國大蕭條》(America’s Great ...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1995)是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Economics)的代表人物,生前主要擔任內華達大學經濟學S. J. Hall講座傑出教授。他曾擔任米塞斯研究院(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學術事務副會長,也曾任《奧地利經濟學評論》(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的編輯。羅斯巴德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師承約瑟夫?朵夫曼(Joseph Dorfman)。他也長期參與紐約大學舉辦的米塞斯研討會達十多年。羅斯巴德教授為文上千,重要著作包括:《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經濟與國家》(Man, Economy, and State)、《美國大蕭條》(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權力與市場》(Power and Market)、《金融體系的祕密》(The Mystery of Banking)、《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共四冊等。
目录 · · · · · ·
第五版序
第1章前言
第2章自由社會中的貨幣
一、交換的價值
二、以物易物
三、間接交換
四、貨幣的好處
五、貨幣單位
六、貨幣的形狀
七、私人鑄幣
八、「適度」的貨幣供給
九、「囤積居奇」的問題
十、穩定價位?
十一、並存的各種貨幣
十二、貨幣倉庫
結論
第3章插手管錢的政府
一、政府的收入
二、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三、強行獨占鑄幣權
四、降低貨幣成色
五、格雷欣法則與貨幣制度
六、摘要:政府與貨幣制度
七、允許銀行拒絕付款
八、央行制度:取消對通貨膨脹的檢驗
九、央行:導演通貨膨脹
十、黃金本位的消失
十一、強制貨幣與黃金問題
十二、強制貨幣與格雷欣法則
十三、政府和貨幣
第4章西方貨幣制度的崩潰
階段一:古典黃金本位,1815 ~ 1914
階段二: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後
階段三:金匯本位(英國與美國),1926 ~ 1931
階段四:波動的強制貨幣,1931 ~ 1945
階段五:不列敦森林與新金匯本位(美國),1945 ~ 1968
階段六:不列敦森林的崩解,1968 ~ 1971
階段七:不列敦森林的結束:波動的強制貨幣,1971年8月 ~ 12月
階段八:史密松寧協議,1971年12月 ~ 1973年2月
階段九:波動的強制貨幣,1973年3月 ~ ?
〔附錄〕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的論述
前言
一、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的論述
二、貨幣與自由
三、美元:是獨立的名稱或是重量的單位?
四、從「重量」到「名稱」:獨占鑄幣權
五、從「重量」到「名稱」:鼓勵銀行膨脹
六、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
七、反對百分之百黃金本位的論點
八、伊格教授與百分之百黃金本位制
九、百分之百黃金本位的傳統
十、未來的路
關於米塞斯研究院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通货膨胀通常无法造福社会,反而以“对先来者有利”的方式对财富重新分配,而牺牲了这场赛跑中的落后者。事实上,通货膨胀好比赛跑,看谁最先获得新钱。惨遭损失的后知后觉者通常是“领死薪水的一群”,他们显然比其他人晚获得新钱。受害最大的是依赖固定金额合约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通货膨胀对于大部分的社会不会产生益处,它将社会的财富进行了再次的分配。最先得到政府印出"伪钞"那些人财富的增加是以最迟得到“伪钞”那些人的财富损失为代价的。实际上,通货膨胀是一场看谁先从政府那里得到“伪钞”的竞赛。竞赛中到的迟到者,即蒙受损失的那些人,通常是被称作固定收入阶层的人们。牧师、教师、依靠工资的人往往要比其他阶层相更加迟的得到这些“伪钞”。在通货膨胀前签订固定薪水合同的人,人寿保险的受益人,领取养老金以及靠生活补助过日子的退休人员,长期租赁合同的租售人,公债持有者和债权人,还有持有现金的人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他们将成为政府的“纳税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订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为什么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春节去看了电影《热辣滚烫》,打开购票软件一看,要50多元一张,看样子电影票价又涨啦,记得去年春节去看贺岁片还40多元一张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就是我们的钱好像越来越不值钱了。 看起来我们的收入确实增加了很多,但是物价也在同步飞涨。同样数量的金... (展开)

“买不起”的真相真的是“不努力”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秦始皇名垂千史的功绩之一,是统一货币,这一举措不但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意味着统治阶级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来干预市场。 本书《通胀真相》是美国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秉承“自由,是秩序的母亲,而不是秩序的女儿”的观点,回顾西方货币从诞生开始,发展到今... (展开)>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8.1分 63人读过
-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1990)8.5分 30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08)8.2分 658人读过
-
經濟新潮社 (2004)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教育书如以后用到就买 (天天)
- 政治与经济 (⛩️棠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人生如戏 2023-06-04 18:07:00 湖南
打不过就加入,怎么获得新钱
0 有用 momo 2021-07-01 10:06:27
terrific
0 有用 OcéaneHe 2024-11-05 10:14:05 北京
一边看一边吐。读起来非常非常艰难。原因在于:1. 本人政治经济背景缺乏;2. 作者讲的是“货币发展史”,但立足美国,读者需要意识到这层视角转换;3. 对经济历史、货币理论、国际政府央行运作的描述与分析过于简化且跳跃且缺乏有力的实证检验,读者只能将信将疑地接受其编制的故事,但在他的框架没有容纳反驳和讨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