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這種東西不應該自己去追求,而是由世人評斷你的價值後,主動支付你相應的額度,換句話說,錢應該是不請自來的。
因此,你必須思考的是:如何擁有讓金錢不請自來的實力。」
這是榊原英資說的話。他被世人稱為日圓先生、外匯之神,曾與金融巨鱷索羅斯、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並稱影響世界經濟最深的財經人士。
他在1997到1999年曾經擔任日本大藏省財務官(相當於臺灣的財政部副部長),主掌外匯事務。他的一句話、一項決策,就可以左右日圓是升是貶,即使今日他退休了,發言還是對日圓甚具影響力。
但你知道嗎?他大學時本來念的是文學。
他還是菜鳥公務員時,不顧旁人潑冷水說「當官根本不需要念到博士」,執意出國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學習當時大多數人覺得「用不到」的知識,因為他矢志成為某一種領域──就算是很冷門領域當中,「無法被取代」的專才。
於是,物以稀為貴,他擁有大多數官員用不到(也不懂)的知識,身價就這樣凸顯出來。
現在,他要告訴你該學些什麼、要具備哪些本領,才能夠出人頭地、讓錢自動流進來?
日圓先生是學經濟的,因此他以經濟學的獨特觀點告訴你,該怎麼為自己的身價一步步打基礎:
◎首先要知道,國界幾乎不能限制金錢和資源的流動了,世界已成為一個單一市場
→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市場中買東西,但有時候我們是賣方。
◎當你是這市場中的賣方時,你要把自己當成「世界」這個單一市場當中的「商品」
→你得自問:我的能力或勞力可以出售嗎?價位是多少?
◎要如何在市場中得到較高的價位評等?
→你得擁有「專屬於自己的賣點」、獨特的專長,讓自己無法被取代。
◎達人出頭的專才時代,如何自我訓練?
→這年代,每個人都能成為某個領域當中的專家。要能找出自己的優勢,知道自己能夠成為什麼領域當中的專家,是你身價多少的關鍵。
◎專才之後,更需要各式各樣的知識
→常識是聯想力與創意的源頭,卻最常受到忽略。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要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之處,然後學習。
→學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然後能將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傳達給他人。
◎找到你擅長的事之後,專心做下去,做到這一行裡頭大家都知道你的能耐。
→只要能專精某一行,就算冷門行業,金錢或是地位也會不請自來。
進名校不會保證你有前途、進大公司也未必能,關鍵在於你從十六歲開始到三十幾歲的這段日子當中,想要如何栽培自己成為「常識豐富的某一種領域專家」。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