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劉登翰/5
引言/9
第一章 臺灣現代派文學研究綜述/27
一、大陸的臺灣現代派小說研究/27
二、臺灣和海外的臺灣現代派文學(小說)研究觀察/31
第二章 存在的焦慮與勇氣/50
一、存在主義哲學與文學/50
二、戰後臺灣文化背景下的存在主義思潮/59
三、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方式/90
四、白先勇:存在、時間與文化憂患/94
1.「臺灣自己的存在主義小說」/94
2.白先勇的時間哲學/99
3.從個體存在之焦慮到民族文化之憂患/114
五、王文興:困難的人—台灣知識分子的精神私史/128
1.質疑、否定與思考/128
2.困難的人:反諷性生存悖論/132
3.知識份子異化的精神私史/140
六、七等生:荒誕境遇中的自我抉擇和倫理拷辯/153
1.憂鬱而偏執的存在主義者/153
2.荒誕境遇中的異鄉人/局外人/多餘人/166
第三章 浪漫性:臺灣現代派小說的一個精神維度/183
一、末世情緒籠罩下浪漫精神的反彈/183
二、現代?浪漫?/189
三、從浪漫的放逐到浪漫的回歸/194
四、怎樣的浪漫?浪漫何處去?/201
五、王尚義:苦悶的象徵/204
六、七等生:超驗的想像與陰鬱的寫作/216
七、馬森與李永平:漫遊書寫與自我追尋/236
1.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236
2.《海冬青》的臺北漫遊書寫與國族想像/244
八、壓抑的浪漫性/251
第四章 臺灣現代派小說的語言與文體/254
一、溫和與極端:兩種語言和文體/254
二、純化與雜化:文化身分焦慮症的語言發作/268
1.語言之純化:想像中國的一種方法/269
2.語言之雜化:嘲弄、戲謔與狂歡/275
三、個人化私語的奇觀/281
1.破碎的敍述與存在的困難/281
2.宣洩、凝思與禱告:自我與世界的論戰/295
四、形式實驗中的精神積澱/302
結束語/307
參考文獻/312
· · · · · · (
收起)
3 有用 山枝 2021-03-21 22:43:55
朱立立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研究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一本。太喜欢她的语言了,是学术也框不住的才情和温度,是客观地爱着研究对象的写作。学术要做成这样才有意思啊。以及,其师刘登翰所写序言,有一句话很入我心:“台湾文学研究是门看似热闹实却冷僻,且又障碍着诸多非文学因素的学问,没有清醒的热情和冷静的恒心,是很难进行到底的。但台湾文学对于丰富和完整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和全景描述,又是必不可少的。为它付出热情与... 朱立立的这本书,是我看过的研究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一本。太喜欢她的语言了,是学术也框不住的才情和温度,是客观地爱着研究对象的写作。学术要做成这样才有意思啊。以及,其师刘登翰所写序言,有一句话很入我心:“台湾文学研究是门看似热闹实却冷僻,且又障碍着诸多非文学因素的学问,没有清醒的热情和冷静的恒心,是很难进行到底的。但台湾文学对于丰富和完整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和全景描述,又是必不可少的。为它付出热情与恒心,是值得的。”而后又看了朱立立指导的硕论,看到她的学生弥补着她在此书后记写到的研究遗憾,学术的代际传承让我钦佩,也让我羡慕。人生里遇到好的老师,圆满好的热情,实在是很幸运的事。 (展开)
0 有用 - 鞭子与提燈ッ 2024-08-06 15:20:58 广东
从西方文化/现代主义为何会被迅速接受的角度切入,细腻分析60年代台湾时代语境与作家个人境遇及性格方面的原因,是一种历史化的做法。而且作者的感性与才气并存叙述也让这本书里提到的或多或少有争议的现代派作家们(白先勇的去国无根之悲、王文兴对语言的执着雕琢、王尚义的浪漫孤绝心性、七等生与他的“白马”意象、马森的世界漫游、王祯和语言杂化背后的文化焦虑与后殖民戏谑)的身影与文字变得更加立体。台湾现代派文学(小... 从西方文化/现代主义为何会被迅速接受的角度切入,细腻分析60年代台湾时代语境与作家个人境遇及性格方面的原因,是一种历史化的做法。而且作者的感性与才气并存叙述也让这本书里提到的或多或少有争议的现代派作家们(白先勇的去国无根之悲、王文兴对语言的执着雕琢、王尚义的浪漫孤绝心性、七等生与他的“白马”意象、马森的世界漫游、王祯和语言杂化背后的文化焦虑与后殖民戏谑)的身影与文字变得更加立体。台湾现代派文学(小说、新诗)的成就毋庸置疑,而读王尚义、七等生部分的时候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内向世代的自毁是不是也体现了现代主义作用于作家身上的真实绝境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