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马革顺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以作者自述的口吻,表现了我国音乐界、宗教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马革顺充满坎坷、追求光明的非凡一生,也显示出他在音乐上的伟大成就,马革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随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学习。抗战胜利后,赴美国威士明特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并从事合唱训练,和指挥法的研究,著有《合唱学》一书。他指挥的合唱作品,音乐形象准确,咬字吐词清晰,声音统一、整齐,并富有"弹性";在指挥技巧上力求达到"用最小的动作,达到最大的效果。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二十一所大学进行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威十明特合唱音乐院"荣誉院士"称号。
我读这本书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作者在前半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后半部分基本上只剩下时间、地点和人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前半生波澜壮阔,相比之下后半生就有点疲乏和平静了;但更有可能的是,作者因为历次的运动而有点噤若寒蝉了。(我读了作者女儿马淑慧写的传记,其中写道:“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父母警告我,永远不要用白纸黑字记下自己的故事。”)作者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学的是资产阶级的艺术,这样的... 我读这本书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作者在前半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后半部分基本上只剩下时间、地点和人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前半生波澜壮阔,相比之下后半生就有点疲乏和平静了;但更有可能的是,作者因为历次的运动而有点噤若寒蝉了。(我读了作者女儿马淑慧写的传记,其中写道:“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父母警告我,永远不要用白纸黑字记下自己的故事。”)作者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学的是资产阶级的艺术,这样的人在各种运动中会经历的审查和批判是可以想象的,会见识的人心和世态也是可以想象的;宗教和艺术是他的“原罪”,但可能也恰恰是支撑他度过这些的精神力量。我读这本书原本是为了了解马的夫人盛璐德(《小蝌蚪找妈妈》的作者),可惜着墨不多。 (展开)
可敬 可爱
> 更多书评 1篇
> 6人读过
> 10人想读
订阅关于生命如圣火般燃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野原新之助 2024-12-17 22:27:23 河北
我读这本书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作者在前半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后半部分基本上只剩下时间、地点和人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前半生波澜壮阔,相比之下后半生就有点疲乏和平静了;但更有可能的是,作者因为历次的运动而有点噤若寒蝉了。(我读了作者女儿马淑慧写的传记,其中写道:“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父母警告我,永远不要用白纸黑字记下自己的故事。”)作者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学的是资产阶级的艺术,这样的... 我读这本书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作者在前半部分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后半部分基本上只剩下时间、地点和人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前半生波澜壮阔,相比之下后半生就有点疲乏和平静了;但更有可能的是,作者因为历次的运动而有点噤若寒蝉了。(我读了作者女儿马淑慧写的传记,其中写道:“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父母警告我,永远不要用白纸黑字记下自己的故事。”)作者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学的是资产阶级的艺术,这样的人在各种运动中会经历的审查和批判是可以想象的,会见识的人心和世态也是可以想象的;宗教和艺术是他的“原罪”,但可能也恰恰是支撑他度过这些的精神力量。我读这本书原本是为了了解马的夫人盛璐德(《小蝌蚪找妈妈》的作者),可惜着墨不多。 (展开)
0 有用 宓 2017-08-27 15:58:16
可敬 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