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全集·第8卷的书评 (24)

江绪林 2013-03-30 19:42:18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版

卢梭《新爱洛伊丝(La Nouvelle Heloise,1761)》小记录

《新爱洛伊丝(La Nouvelle Heloise,1761)》是一部墨迹而又让人愤怒的著作。写作是以书信体方式进行的。情节是这样的:瑞士瓦莱地区20岁的市民出身的文人Saint-Preux被聘为埃唐什男爵(Baron d’Étange)家的独生小姐Julie的家庭教师,两人双双陷入情网并开始幽会,这事还...  (展开)
云梦 2016-11-20 21:01:4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杂谈:爱情·友情·美德

在杂谈之前,我想先从整体来说说对这本书的感受。 大多数读者应该会和我一样,拿到这样一本近700页的书时有些畏惧,甚至直接想弃掉。然后看到正文前那句“阿尔卑斯山脚下一小城住着的两情人的书信”,转而疑惑:为什么一对青年的情书能够堆成这样一个大部头?除了谈情说爱,情侣...  (展开)
阿兰扎尔 2014-07-24 22:08:03 译林出版社1993版

看了半年了

非常赞同前面评论有人说“这是一部墨迹而又让人愤怒的著作”,我还没看完,我实在忍不住了,从来没有一本半年我还看不完的书,从、来、没、有,半年居然只读了70%。这本书真是啰嗦啊,啰嗦啊,简直是用琼瑶剧的对话风格在演绎名侦探柯南。不过优点吗,如果你玩过怪物猎人,那么...  (展开)
番孰 2020-08-31 14:41:14 译林出版社1993版

时而感动时而无聊

考研的时候在外国文学作品选上读到过,当时只是读了短短的一封信就被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感动到,加上书信里对阿尔卑斯山湖光山色的渲染,那种沁人心脾的感受真是格外美。 可是最近读完原著发现这本书的重点原来不是爱情,而是美德。中世纪爱洛依丝和阿伯拉尔为爱不顾一切的做法...  (展开)
花错 2017-01-15 13:15:22 译林出版社1993版

再读之感

大概还是情窦初开之年读过,记得读的如痴如醉。躲在被窝里常常读到困的不行才睡,半夜醒来即读。边读边流泪,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腻,抑制不住的流泪。 当时并不知是自传体,一直坚信是作者自传体。若非有深刻的经历,单凭想象大概很难写出如此细腻。后来查阅得知确是自传体无疑。...  (展开)
纽扣儿 2015-03-17 11:05:0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当时的法国,道德束缚太多。

最近看了太多的超自然文章,为了弥补一下即将丢失的人心,我找了这本书看。 《新爱洛伊丝》是卢梭的代表作,我是在kindle买的电子书,读下来发现这居然是一部大部头。它正常发行的大32开有900多页,纸质文库读本也近700页。我读了一上午才读了这本书的5%,才意识到这本书能读...  (展开)
Unicaptain 2021-05-27 21:26:20 商务印书馆2010版

挂羊头卖狗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约摸不到三分之一时,就想到了这个很有烟火气却十分贴合的书评标题。“羊头”代表着爱情,“狗肉”代表着德行。是不是莫名黑人脑袋满问号呢?莫急,且听分解! 还记得在读初中时,有恋爱经验的常常在后黑板旁默默“啃羊头”。当时我还太年轻:啃羊头?经验老道的便会急匆匆...  (展开)
King 2016-12-20 13:55:12 译林出版社1993版

新爱洛伊丝

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的爱情故事在法国也算是脍炙人口,颇类似于英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只是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的故事是现实发生过的,并且两人不能圆满的原因是身份差异。而非《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族仇恨。 而卢梭以此故事为雏形创作了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以朱莉...  (展开)
ZERO 2024-05-10 11:22:2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翻来覆去只有两个字:无聊!

被精简过后的梗概真的很吸引人,主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纠缠又纯洁至极的关系——朱丽先是在精神上圣普乐开展柏拉图式的爱情、后是在家庭中与丈夫相亲相爱同时和前情人保持友谊,两位男角色之间也发展出和谐的友情。我就是被剧情简介吸引过来的,好奇三人间的爱情、友情、亲情是如...  (展开)
不朽 2024-03-17 22:28:3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新爱洛依丝》

从文学角度来看,《新爱洛依丝》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卢梭作为文学巨匠的卓越才华。作品将爱情、道德、社会伦理等主题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和深度的文学世界。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该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特别是对爱情心理的刻画尤为出色...  (展开)
蛋黄派大狼狼 2023-02-07 14:14:28 译林出版社1998版

情书看一千遍就腻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早在刚开课外国文学时,我就已经借阅,读完这本让我大为震撼的书信体小说,当时已经写好了读后感,只是可能用的图书馆电脑,没有保存到我自己的电脑上,想找来修改已经没有痕迹,只能再回想,补充一遍。 书之厚,五十八万字,读的我有点心痛,全书有五卷,主要讲的是家庭教师和...  (展开)
Blueblueblue 2022-07-13 14:24:34 上海三联书店2014版

不对原著做评价,但请避雷这版的译本

书信体小说+浪漫主义文学的文风,基本就是大量的对话,情节比较松散和冗长,加上其中穿插的一些哲理性观点,读起来既容易走神,也会觉得比较拗口不好理解,搭配上这个不太通畅的翻译…可以说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附的图仅是举例,全文里出现类似此种情况的数不胜数,...  (展开)
昕玥 2022-06-21 21:39:23 上海三联书店2014版

读者不评低分是因为它是大思想家写的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这本书没什么好读的。 一是无趣味。 全书是以书信体形式展开的,所以没有正在发生的自然描述,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或者扣人心弦的情节或者有趣的小故事穿插其中。 但是以上还不是无趣最大的原因,我觉得最劝退的是根本无法在文章中找到共情之处。 卢梭的文字里,正直、纯洁...  (展开)
无鸣镜 2022-03-14 18:04:1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歌颂

全书节奏很平,鲜有波澜起伏,大多数句子长而空泛且有些文绉绉的呆气,只有偶尔才会被一两句闪光列如“真正的英雄行为,不需要别人的见证,它的光荣来自它的自身”“所有这一切赏心悦目的事物,使我无处不看到我寻求的你的身影”所触动。虽说它的地位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把...  (展开)
aSketchbook 2021-07-14 17:46:51 商务印书馆2010版

看简介以为是爱情故事,看完发现是政治经济管理学案例分享

抱着每年啃一块硬骨头的心情,在去年年底硬着头皮啃完了《社会契约论》并且梳理逻辑和结构。而关于这本“绿巨人”,已经不太记得是怎么知道卢梭还有这么一本小说的,看了内容简介,好奇卢梭这种严肃地论述了政治主张的哲学家是如何描写爱情故事。 贵族小姐和家庭教师相爱的故事...  (展开)
皮格马利翁 2021-02-20 00:44:36 译林出版社1993版

卢梭的哲学思想

法国比较早的小说就是书信题,或者日记体,爱罗伊思其实确有其人 也是和自己的家庭男教师有了真实的情感 被自己的叔叔知道后强行拆散 也许是门第 也许是父辈的老思想 新人也是被爱情冲昏了头以为有爱就可以永远在一起!奇妙的是人家爱罗伊思竟然觉得你这个哲学家爱我我爱你也就...  (展开)
宜琳 2020-12-14 21:51:04 译林出版社1993版

吞噬掉暗涌的波澜不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新爱洛伊斯》读书笔记 激烈的情感抑于克制的冷静中,是《新爱洛伊斯》留给我的感受,也是朱莉留给我的感受。 一个以美德与荣誉约束自己的女子,为青春时期美好的爱情所诱惑,她怎能不踌躇呢?恰巧,这位爱情的俘虏圣普乐又是个为爱情所左右的过于冲动的人,这使朱莉不得...  (展开)
胡安巴拉莫 2016-12-25 14:19:4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新爱洛伊斯》勘误

1 P592 第二段第二行,“因为滥用止帝”——“止”应为“上” 2 P596 第二段第五行,“请你想信”——“想”应为“相” 。。。。。豆瓣非要我凑满140个字怎么办。。。。。。。。。。。。。。。。。。。。。。。。。。。。。。。。。。。。。。。。。。。。。。。。。。。。。...  (展开)
烽火照西京 2015-04-11 16:51:27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版

评论新爱洛伊丝

这本书看几页还可以,太长了,我是看不下去的,朱丽的心灵受着那个时代的道德规范的束缚,本来美好、纯真的爱情怎么会使她那么忐忑不安、自责、羞愧。那个时代的人思想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暂且宽恕他们的这些狭隘的想法吧!尽管书中的爱情故事很是凄美,卢梭的文笔也很优美、...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卢梭全集·第8卷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