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2016年2月28日读毕,此书第一部分内容是张冠生群言版《费传通传记》的缩写,第二部分内容是费孝通著作的摘录,第三部分内容是学者的评价。主要收获有:(1)理解了费孝通只所以成为从人类学研究野蛮人向文明人转变的第一人,是因为中国乡土志的影响。(2)理解了费孝通的实用主义研究思路,费孝通在文章中对“为了研究而研究”的书斋式研究并不认可。(3)进而理解了为什么国民党时代,费孝通以《观察》为阵地进行民主,因为乡土工业无法有作为;而在建国后,则越来越强调富民,因为乡镇企业有了发展机会,并且富民之后,一切都好办。
作为传记写的有点流水账,四分之一还用费孝通文集的节选来凑数,是不是这整个系列都是这个尿性?
文化自觉就是
费孝通的论述里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学术资源。
这书写的也太敷衍了,九十多年的人生一百来页就完事了?剩下的全是费老自己的文章节选。原来立传如此简单。
看的是港版的。有点儿水。还是看费孝通自己写的书吧。
只读了上篇“人生传奇”(中篇节选原著,还不如好好读读原著;下篇是他人的评价讨论,以后再读)-- 篇幅不长,符合需求,初始大家 ,下一步,阅读费老的作品
2016年5月23日读,2016-164。
流水账。这个系列就是写得太简单了。
厚重历史须厉精,多彩人文待自省。书中对于费孝通老人的生平进行了编年体式的记载,对于老人的晚年重点着墨,一言一行都在思索中华文化的由来和未来,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大学科背景下,为我们在全人类话语体系下的繁荣共生寻找路径。费老到晚年依然能够躬身自省,反思学术不足,弥补历史文化,虚心学习,值得我们当代所有读书之人反思,也鞭策着我们所有“后人”奋发图强,身为民族一员,践行民族精神,探究民族未来。
小篇幅版的费孝通传记,读的是香港中和的版本。张冠生整理晚年费孝通谈话录是有功的,不过对于费孝通传记的写作,偏文学性,少了很多社会学的背景。
书中费孝通母亲杨纫兰为《女界钟》做的序简直振聋发聩,那个年代关于女性权利的见解,值得每个国人,特别是女性朋友们看看。
读的香港中和版的,找不到条目,姑且标记在此。从中年成鬼开始,多多少少是有些意思了,但也是浅尝辄止。总感觉这本书买港版买亏了。此外,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后附的《香港归来话回归》,这是费参加回归仪式后的感想,文中他称赞邓的一国两制是个好办法,很符合中庸之道,是“中”。并说,两种制度可以并存,但这不容易,要靠领导争气,也要靠每个人争气。我们要当心,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行动,阻碍一国两制的成功。又说,西方觉得中国是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天天在长大。他说,继续这种势头,是可能的。我们再努力二十年,到二零二零年后,我们可以说,我们不是小国了,面貌就确实改变了。改变的条件,看我们能不能争气。主权交接,出气之后,要能争气。我们能不能争气啊?费说他不敢说,要看下一代人的志气了。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争气啊?
一部极简的费孝通传,很多材料都是摘录。
文化苦旅
读完张冠生版《费孝通传》,感觉粗枝大叶,不那么详尽,还好他整理出版了《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张冠生,第一次读他作品的时候觉得他的文章有种隐士的味道。后来知道他是费孝通先生的助手。一个如此亲近的人,在描写自己领导或者说师长的时候,却不知是故意隐藏还是没有感情可言。只是落于别人说啥就是啥的悲哀。似乎是不敢说,似乎又为费先生鸣不平。
从此书中找不到多少大师风采,也许是有吧,不过总不如其他深刻。仅仅是描摹大师一生人生线路,想追慕先贤读费老原著更好些。可读,推荐。
没什么可说的,毫无疑问费孝通先生的学问比此书有趣的多
> 为文化找出路
2 有用 左思 2016-02-28 12:47:01
2016年2月28日读毕,此书第一部分内容是张冠生群言版《费传通传记》的缩写,第二部分内容是费孝通著作的摘录,第三部分内容是学者的评价。主要收获有:(1)理解了费孝通只所以成为从人类学研究野蛮人向文明人转变的第一人,是因为中国乡土志的影响。(2)理解了费孝通的实用主义研究思路,费孝通在文章中对“为了研究而研究”的书斋式研究并不认可。(3)进而理解了为什么国民党时代,费孝通以《观察》为阵地进行民主,因为乡土工业无法有作为;而在建国后,则越来越强调富民,因为乡镇企业有了发展机会,并且富民之后,一切都好办。
1 有用 斑斑 2017-01-28 18:15:45
作为传记写的有点流水账,四分之一还用费孝通文集的节选来凑数,是不是这整个系列都是这个尿性?
0 有用 四月啊 2012-12-11 21:10:33
文化自觉就是
1 有用 东经102 2014-05-20 17:43:37
费孝通的论述里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学术资源。
0 有用 Dharmabum 2015-09-05 10:07:09
这书写的也太敷衍了,九十多年的人生一百来页就完事了?剩下的全是费老自己的文章节选。原来立传如此简单。
0 有用 Ada 2024-07-11 19:57:40 北京
看的是港版的。有点儿水。还是看费孝通自己写的书吧。
0 有用 Hubery 2016-08-27 10:54:23
只读了上篇“人生传奇”(中篇节选原著,还不如好好读读原著;下篇是他人的评价讨论,以后再读)-- 篇幅不长,符合需求,初始大家 ,下一步,阅读费老的作品
0 有用 驰骋之志 2016-10-05 21:50:24
2016年5月23日读,2016-164。
0 有用 shichalo 2014-12-11 16:10:06
流水账。这个系列就是写得太简单了。
0 有用 Lilei_catcher 2020-09-01 08:53:29
厚重历史须厉精,多彩人文待自省。书中对于费孝通老人的生平进行了编年体式的记载,对于老人的晚年重点着墨,一言一行都在思索中华文化的由来和未来,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大学科背景下,为我们在全人类话语体系下的繁荣共生寻找路径。费老到晚年依然能够躬身自省,反思学术不足,弥补历史文化,虚心学习,值得我们当代所有读书之人反思,也鞭策着我们所有“后人”奋发图强,身为民族一员,践行民族精神,探究民族未来。
0 有用 子明 2021-01-03 22:55:26
小篇幅版的费孝通传记,读的是香港中和的版本。张冠生整理晚年费孝通谈话录是有功的,不过对于费孝通传记的写作,偏文学性,少了很多社会学的背景。
0 有用 小悟空 2020-05-06 23:14:19
书中费孝通母亲杨纫兰为《女界钟》做的序简直振聋发聩,那个年代关于女性权利的见解,值得每个国人,特别是女性朋友们看看。
0 有用 伊右子都 2020-07-11 21:03:40
读的香港中和版的,找不到条目,姑且标记在此。从中年成鬼开始,多多少少是有些意思了,但也是浅尝辄止。总感觉这本书买港版买亏了。此外,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后附的《香港归来话回归》,这是费参加回归仪式后的感想,文中他称赞邓的一国两制是个好办法,很符合中庸之道,是“中”。并说,两种制度可以并存,但这不容易,要靠领导争气,也要靠每个人争气。我们要当心,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行动,阻碍一国两制的成功。又说,西方觉得中国是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天天在长大。他说,继续这种势头,是可能的。我们再努力二十年,到二零二零年后,我们可以说,我们不是小国了,面貌就确实改变了。改变的条件,看我们能不能争气。主权交接,出气之后,要能争气。我们能不能争气啊?费说他不敢说,要看下一代人的志气了。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争气啊?
0 有用 Plateau Shaman 2020-04-25 21:56:20
一部极简的费孝通传,很多材料都是摘录。
0 有用 日日涤新读书会 2013-10-15 19:31:51
文化苦旅
0 有用 Fox Mabinder 2020-02-13 14:55:58
读完张冠生版《费孝通传》,感觉粗枝大叶,不那么详尽,还好他整理出版了《费孝通晚年谈话录》。
0 有用 毒角兽 2024-03-08 00:03:44 浙江
张冠生,第一次读他作品的时候觉得他的文章有种隐士的味道。后来知道他是费孝通先生的助手。一个如此亲近的人,在描写自己领导或者说师长的时候,却不知是故意隐藏还是没有感情可言。只是落于别人说啥就是啥的悲哀。似乎是不敢说,似乎又为费先生鸣不平。
0 有用 愛潺覓心 2013-02-21 19:18:34
从此书中找不到多少大师风采,也许是有吧,不过总不如其他深刻。仅仅是描摹大师一生人生线路,想追慕先贤读费老原著更好些。可读,推荐。
0 有用 Quuuan 2015-12-04 23:13:12
没什么可说的,毫无疑问费孝通先生的学问比此书有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