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书店翻了一下,原来是底片合辑
这也可以-。-
"each day us a journey of the mind and body through a labyrinth. sometimes my steps follow a path, other times, I find myself wandering."
底片集,相当厉害
非常好!!!!!
OCADU
大量底片的展示,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底片这个媒介可以让你去间接感受摄影家拍摄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和想法,这是数码所做不到。
样片集
Labyrinth indeed with the constant orientation shifts. Chaotic visual noises.
【油管番薯】contact sheets重新编辑,能反映一定的拍摄思路,但因为re-editing了,不知道能反映多少当初的拍摄。都是正片吗?不太懂如果是负片怎么转过来的。不像马格南那本contact sheets,这本没有选片的过程。
再见啊摄影、北海道、Labyrinth,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条评论和照片内容本身没有特别大关系。想要评论一下这样的形式。一开始如果细细辨认每一张照片的内容,一行一行扫过去看的话能够清楚感受到摄影者的凝视,这种凝视通过非常个人的角度、被破坏的构图、以及和被摄物之间形成的权力关系来彰显。但是越往后翻,有的时候照片(尤其因为以contact print的形式呈现)是爆炸式的溢出,而且有些时候是重复性的影像。黑和白、被困在照片上的图像因此流动且混搅在一起,凝视者的身份因此消失。这本书越往后看越让我重新开始想钝点和刺点的问题了。摄影的确是当仁不让的后现代主义的宠儿,因为相比各种艺术形式,摄影师对观者的观看形式、想要传达的东西的控制实在是太薄弱了。该如何从这种薄弱的控制中衍生aura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摆在书桌上常翻常新
大力出奇迹
胶片集阵列, 作品发生之过程。
森山大道的柯达胶片集,很精彩,有很多没有发布过的照片,自拍与她拍,街拍与偷拍,量大,反映了作为艺术家的森山大道之勤奋。
许熙正说“这是他买过森山大道最好的一本书…大概可以想像他在拍照时候的‘状态’。”不能同意更多。翻开书的起初,讶异,这都能出成书?!越翻看越觉得,好的不得了。
还得去对着作品集看。。
一种潜意识的拍摄,看似没有任何的技巧,但是因为捕捉的并不是画面而是画面带来的那种意识上的对冲。不过因为里面都是contact print, 不能完整的去琢磨单一画面,或者这就是作者本意?意识不能被描述,只能这样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来“描述”了
答案书
> Labyrinth
0 有用 维城乱马 2013-05-30 10:25:17
在书店翻了一下,原来是底片合辑
1 有用 Xiao 2013-10-15 13:04:18
这也可以-。-
0 有用 诺宝蒂 2013-11-09 05:59:43
"each day us a journey of the mind and body through a labyrinth. sometimes my steps follow a path, other times, I find myself wandering."
0 有用 脑花拌豆花 2013-06-11 00:16:12
底片集,相当厉害
0 有用 XPLAU28 2013-01-30 15:38:42
非常好!!!!!
0 有用 faustlacrimosa 2014-10-14 03:34:00
OCADU
0 有用 senjougahara 2016-03-01 16:42:39
大量底片的展示,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底片这个媒介可以让你去间接感受摄影家拍摄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和想法,这是数码所做不到。
0 有用 1943 2015-02-16 21:17:43
样片集
0 有用 蘑菇云 2022-11-20 05:41:49 美国
Labyrinth indeed with the constant orientation shifts. Chaotic visual noises.
0 有用 char 2023-01-14 11:55:01 中国香港
【油管番薯】contact sheets重新编辑,能反映一定的拍摄思路,但因为re-editing了,不知道能反映多少当初的拍摄。都是正片吗?不太懂如果是负片怎么转过来的。不像马格南那本contact sheets,这本没有选片的过程。
0 有用 Taku 2013-01-12 22:03:21
再见啊摄影、北海道、Labyrinth,我是这样认为的
0 有用 敲木鱼小羊 2019-06-04 12:33:17
这条评论和照片内容本身没有特别大关系。想要评论一下这样的形式。一开始如果细细辨认每一张照片的内容,一行一行扫过去看的话能够清楚感受到摄影者的凝视,这种凝视通过非常个人的角度、被破坏的构图、以及和被摄物之间形成的权力关系来彰显。但是越往后翻,有的时候照片(尤其因为以contact print的形式呈现)是爆炸式的溢出,而且有些时候是重复性的影像。黑和白、被困在照片上的图像因此流动且混搅在一起,凝视者的身份因此消失。这本书越往后看越让我重新开始想钝点和刺点的问题了。摄影的确是当仁不让的后现代主义的宠儿,因为相比各种艺术形式,摄影师对观者的观看形式、想要传达的东西的控制实在是太薄弱了。该如何从这种薄弱的控制中衍生aura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0 有用 用心棒 2019-03-12 23:43:51
摆在书桌上常翻常新
0 有用 Godverdomme 2018-03-10 09:41:36
大力出奇迹
0 有用 Moz 2024-05-06 10:49:24 中国香港
胶片集阵列, 作品发生之过程。
0 有用 洛家溪 2023-11-16 15:31:43 广东
森山大道的柯达胶片集,很精彩,有很多没有发布过的照片,自拍与她拍,街拍与偷拍,量大,反映了作为艺术家的森山大道之勤奋。
0 有用 立里 2015-09-26 16:02:11
许熙正说“这是他买过森山大道最好的一本书…大概可以想像他在拍照时候的‘状态’。”不能同意更多。翻开书的起初,讶异,这都能出成书?!越翻看越觉得,好的不得了。
0 有用 蚍蜉花 2017-10-28 14:50:33
还得去对着作品集看。。
0 有用 我叫做Tonny 2014-03-18 10:27:20
一种潜意识的拍摄,看似没有任何的技巧,但是因为捕捉的并不是画面而是画面带来的那种意识上的对冲。不过因为里面都是contact print, 不能完整的去琢磨单一画面,或者这就是作者本意?意识不能被描述,只能这样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来“描述”了
0 有用 沐林 2015-05-01 14:36:07
答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