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批评 短评

热门 最新
  • 161 琴酒 2012-06-12 01:32:33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用任何语言盛赞这本书都不为过。其实戴老分析电影,就像我们分析小说一样,有一套结构主义的东西在,比如跳切,轴线,时间线,但是电影这个艺术形式本身的合作、技术性和制作过程中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形式的对作品的意识,将导演和观众隔离在结构和内容两个层面的思维上。作为普通观众,一旦视角转化将结构作为切入点的话,能看到很多刻意为之的意图。而戴老的分析里,则都是从这种结构性意图、细节性意图出发而来的阐释。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批评了,有对电影的热爱,有专业和批判的眼光,有精准的意识形态的把握,有犀利的女性和知识分子立场,有爱与痛。这书让我惭愧地觉得自己之前根本就没有看懂电影。

  • 104 阿子儿 2013-09-18 22:14:15

    鞭辟入里和过度阐释也就一念之差。

  • 80 昆汀的影子 2016-05-30 09:15:47

    客观来讲,戴爷的字还是早期的比较有说服力,《昨日之岛》已经看得有些吃力和膈应了,不是文字本身有过多的难度,而是字太不透气,作为一个精选集她挑选的篇目可以多少窥测出这个时期她的研究方向,作为粉丝我必定首先要迎合个人阅读倾向性,说实话当时看到之后倒吸一口冷气。个人目前的单篇排名前三是:《美国往事》、《放大》、《情书》,只要一聊到第四代和第五代、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文革话题和女性主义,就自带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自顾自言意味。因为过于笃定、激进和被填充,反而失去了更多可言说的空间。常常在想,这是不是几乎每个搞研究的到后期都会遭遇的瓶颈,学术生命中的更年期。

  • 150 镜中 2020-01-27 02:10:58

    写得当然很好,但戴锦华的批评其实是默认了电影里面有一套结构在的,这无疑与巴赞的本体论批评相悖。巴赞问电影是什么,而戴锦华问我们能从电影里看出什么。如此这种批评就把电影放在了手术台上,而不是一个对谈者的角度。文学理论的侵入性先验地把电影带入后现代的语境中。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是显性、开放的,观众可以借此跨越银幕前后的二分性,取消导演对电影的独裁地位,从而产生解剖的快感。但与此同时则是敬畏的消失、速产的论文与智力的懒惰。当结构主义电影批评反向滑至电影创作时,便取消了电影本体的思考地位,而服从于一种评价规则,无形中与话语权力挂钩。理论的阐释性很多时候会破坏艺术的观感,降低我们对直觉的信任。所以戴锦华说电影看不懂就要去学,我是不认同的,看不懂无所谓的,艺术从来不是负担,什么都要看懂,多累啊

  • 32 水月神 2013-01-03 01:36:27

    都看了兩三年了。這回寫電影評論又拿出來。戴老師文辭忒華麗,思路忒清楚。我就只能學個皮毛,也足以把門外漢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 19 欢乐分裂 2020-04-27 15:12:11

    4.5;文字密实得窒息,来回反刍近一周,虽某些(涉及政治/女性)议点或有商榷处,整体非常值得一读,盛赞思路清爽的写作框架和扎实优美的文字功底,深悔当年写论文时这样的好文读太少。选取九部知名影片(选取标准与其结合的理论模型匹配),先就理论层面解读、普及、阐述,然后结合影片进行文本分析、演绎、推断,既有影史普泛性的概念,也相当圆熟自然地糅合比较文学、电影符号学、(后)结构主义、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性别研究、现当代哲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同时自省而理性地适时阐明自身观点,有诸多启发意义。1、结构作者论——作品序列中存在的深层结构;2、释梦说提供电影文本分析的解读可能;3、镜像理论中主体的形成,凝视的功能;4、意识形态批判在电影中的表达途径;5、对《蓝色》《情书》的分析太好了!

  • 22 T3的小喇叭 2013-02-01 19:58:03

    当年考研的时候奉为圣经,现在看看不过是一堆华丽辞藻堆砌的无用功而已,这或许是最讽刺的,或许我就是个浅薄无知的实用主义者吧。

  • 9 Acorn 2019-02-06 19:42:00

    戴锦华在被问到“电影看不懂怎么办”的时候说了一句“看不懂就去学”

  • 7 🫀Psyche 2015-07-14 11:43:44

    用一个星期上下班的时间把戴老师的论文都爽爽地撸了一遍,酸爽,特别特别喜欢讲作者电影的篇章、有关精神分析的篇章,还有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情书》的篇章。戴老师编写的教材不落窠臼且条理清晰。对于我们这种理论极其不扎实的半吊子有着极好的补短板和扫盲作用,推荐。

  • 8 Sabrina 2006-10-01 20:37:26

    在PKU混迹4年,没去听戴老师的课是我最大的遗憾之一

  • 8 [ e c h o ] 2013-05-28 05:08:24

    长得像本教材,读起来是戴老师的几篇长影评。

  • 8 卫析 2013-10-20 01:23:45

    1.曾经想过考她的博士,现在想来吸引我的应该多数是她这个人。2.永远是先看闲书再赶deadline。

  • 3 dellizheng 2013-10-08 13:55:15

    我的电影批评入门书,着重推荐《蓝色》《阿甘正传》两篇。

  • 3 科学的京兆眉妩 2012-04-14 08:13:33

    其实只读了看过的电影。

  • 10 晚不安 2020-01-16 19:30:31

    初探电影理论的“推销”读本,难度适中但陆续读了很多年。如果电影批评是一门课程的话,那本书显然无愧于教材的定位。在对电影基本认识极度清晰的前提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戴锦华示范性地借用各种成熟的理论武器,并对其做出“平装化”的介绍(当然,如果读者也想实践这些方法的话,必须学习原著)。无法判断是否有对前人论述的误读,但没有感到任何对电影的过度解读,相反,读到了很多不凡的眼光和洞见,表现为绵密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对细节的挖掘和表述。并非机械的搬用或套用方法,而是内化后强有力的逻辑推演。哪怕存在些许过度阐述,在我看来也无疑是正义的,因为评论本身作为一种完全能摆脱依附地位的再创作,在分析作品之外也能成为盛放延伸思想的容器。并非刻意构筑艰深的表达以炫耀观点的独特,她要揭示的是一种严肃影评写作存在的必要。

  • 3 撕撕撕 2011-11-22 18:24:41

    就是心里特踏实

  • 3 天然卷 2021-06-04 17:54:15

    《蓝》与《情书》的两篇太棒

  • 3 rosyou 2021-01-25 15:19:57

    对《情书》的解读最让人眼前一亮。

  • 2 水仙操 2010-12-11 21:41:47

    帕索里尼: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机位,构图,场面调度,造型、光与色彩,电影视觉语言的基本惯例,视点,声音,对白,音响效果,音乐,剪辑/蒙太奇,轴线,匹配镜头/配切,平行蒙太奇,对切镜头,闪回与闪前,电影的光学标点:渐隐,渐显,溶(叠化、长叠化)。

  • 1 波伏娃娃鱼 2012-09-12 22:42:21

    目不转睛,仿佛开了新世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