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ilk Road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gaogao 2013-02-02 20:05:45

    观点不错,写作水平也生动。批判了传统观点中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直接连起长安和罗马的商路,指出在长达八个世纪内史料证明丝绸之路主要是短距离本地贸易为主的经济状态,只有当军队西征才刺激了当地的贸易。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强调的伊斯兰统一之前丝路上曾经存在的各文化融合共生,互相影响的状态。汉森在表达向往的同时也不忘损一损伊斯兰文明强大的破坏力。总体而言史料详实又结合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只是conclusion潦草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个人以为她是怕将来新的考古发现出来把她的观点推翻。本可以发挥得更好。另外没有bibliography没有glossary和拼音汉字对照是硬伤。插图倒是配得很好。

  • 1 小红帽 2013-03-03 04:03:30

    确实是虎头蛇尾

  • 0 陸佳佳奶糖 2013-03-05 21:51:34

    可以当小说书随便看看啦!

  • 1 一一 2015-12-13 01:21:10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风光没拍好

  • 0 Richt 2014-03-20 10:15:55

    试图用近百年来的出土史料构建一个较新的脉络,所以很自然的采取随着学术的源头-------斯坦因诸人散步的方式行文,偏重古代的新疆,有意思的地方是提及斯坦因的考古学伦理和工作方法深受英国考古学家Petrie的影响,附录文献注解不错

  • 0 蕭遠珊 2015-09-14 09:25:41

    想起之前和山说起这本书,再夸一下。历史太真实了仿佛是小说,一个一边研究地理一边设计中原往欧洲运煤的铁路选址的德国人在20世纪创造的名词,已经变成切格瓦拉头像一般的存在……

  • 0 傻白甜姚姚 2015-07-31 07:21:05

    为啥我觉得也就麻麻滴。。。。确实新发现的材料很多,但整体观点什么的都不新呀,并谈不上a new history。。。。

  • 0 Petit Matin 2023-11-29 09:22:30 北京

    The last chapter on Khotan is quite rich in details.

  • 0 jill_will00 2013-03-20 11:21:29

    a really dense book, but more from a third-party perspective

  • 0 Duke 2015-06-18 22:24:08

    姚大力老师的推荐。。。

  • 0 人在鹭洲 2020-10-10 03:56:11

    丝路旧史没怎么读过,新史也不知道新在哪里。本书最重要的结论是,丝路大规模贸易的传统说法,无法得到出土文物和文献的支持,所以丝路主要的作用不是物质交流,而是科技、文化、思想和宗教。作为汉学家,感觉韩森应该是不太招中国同行喜欢的那类,因为她明显地更信任出土文献,而不是中国传统史书,比如她对贵霜帝国是由大月氏所建立这一说法表示强烈怀疑。另外,外国人研究中国史,感觉难免多少有层隔膜。体现在这本书里是,小苍蝇不断,比如说安禄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种族屠杀,不知道把冉闵之流置于何地?

  • 0 weictsai 2014-12-02 10:29:06

    以絲路上的城市為敘述主軸,配上近代的探險家故事與發掘出的文書資料簡介,圖像資料不少,可以當個二手文獻綜述來讀。不過建議配合其他關於絲路的歷史書來讀,會更清楚絲路早期的歷史脈絡。

  • 0 叶繁华 2021-02-17 19:15:52

    别的不说,和其他读者感受大致类似,考据做的很不错,也增长了不少小知识。但写敦煌那一章怕是能气到所有中国人——用了十页字数讲斯坦因从王道士那里骗取敦煌石窟里的卷轴的过程,结果最后竟然用了“务实”来评价此次强盗行为:我拿别人家东西是不对,但是我可以拿到我家保存得更好,并且我丝毫不感觉到我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