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富士康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一切归零 2013-05-07 19:02:55

    触目惊心,但此书编排体例极其混乱。

  • 13 洛洛莱奥 2021-01-14 00:14:35

    给工人的书,最生动深刻的描述来自工人自己的话语。 关于工作中的异化:“工人是用来被机器损耗的。” “我只是生产线上的一粒灰尘。” 关于富士康的门禁制度:“你看,上班和下班加起来是什么,上加个下字,就是个‘卡’字。这样就把你卡住了,没有自由了。你再看啊,这富士康厂周围都有墙,里面的人成什么了?就是个‘囚’字啊,人在墙里面就成囚了。” 关于招聘时的体检环节:“当时就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是正要被出卖的商品,主人正在挑选哪些是健壮有力的,值得他用买两匹马的钱来购买,哪些是连做商品的资格都没有的。” 关于工作与尊严:“我把青春都献给了富士康。”

  • 3 大人! 2018-02-28 23:45:35

    很踏实,很具体。从工人的个体经历来反观富士康的系统残酷性,阐述资本和政府的合谋,很能触动人。关于工人的反抗部分,零散于书里各个故事和篇章里,但我觉得这其实是整个系统里最有力量和革命性的一部分,如果能集中表现和分析就好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股力量本身就是零散、短促、弱小的。

  • 3 辄馨 2012-10-23 10:31:34

    书倒不贵,性价比还行,虽然格式有些奇怪,但内容尚可。看待问题更加全面,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偏激(提到打工者之所以选择富士康,还是因为富士康的待遇略好于其他小公司),至少能感觉到代工企业与打工者的互动,能隐约感到潜在的变迁的趋势。想了解富士康工厂内部的可以看下。

  • 4 platero_y_yo 2013-05-28 12:24:21

    潘毅出版的书里我还看过《大工地》,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就是纯社会调查记录。是有社会意义,对于当事人来说或许更有认同感,但我很难将她的书读完。跟社会学专著相比,缺乏精彩深度的理论分析;跟民族志专著相比,缺乏田野的现场性和人物性。

  • 2 Chosen 1 2021-04-11 18:13:45

    劳工社会学。 看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劳动的异化。人不是人,就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零部件,尊严人权什么的,不存在。

  • 0 Kalpa 2013-06-03 10:15:17

    富士康历来倨傲,不屑与学院合作,某次居然听说有同学和富士康做项目,十分欣羡地前去咨询,结果发现人家是心理系的……

  • 0 春暖花开 2014-07-10 17:01:11

    富士康就是一屠宰场

  • 1 碟刹 2013-12-26 12:45:11

    祭奠那些死在富士康的年轻人们

  • 0 了凡 2018-07-08 23:24:59

    劳工研究并不能只是研究劳工。

  • 0 朦胧熊 2014-07-09 21:21:05

    只看了开头及结尾。

  • 0 大霉橘 2014-01-29 02:04:51

    唯一能用得上的事实材料,却少了几分客观。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充满了控诉的味道。

  • 0 Tina 2012-10-22 19:47:32

    卓越上居然搜不到这本书。和中国女工比起来,视野越发狭隘,就只剩下控诉控诉再控诉的一股戾气。很多why and how的问题都完全没写。

  • 0 阿森ASUM 2014-12-19 14:12:22

    不尊重人、不关心人、也不培养人。没有人性化,只有人训话,“一直屌一直屌”。

  • 0 gengrenjie 2018-06-08 09:47:35

    加一分给作者的社会正义感

  • 0 lanfeitiao 2013-11-28 11:31:00

    远不如大工地

  • 0 y 2021-03-31 23:14:23

    2010-2011年的六十名学生组成的团队调查报告。十年了。

  • 0 Rainbowww 2021-11-10 16:02:57

    书编/写得很一般,但调查资料却颇有价值,可以看的点很多,如异化劳动、大专等实习生如何遭遇企业学校合谋、一般劳动者又如何在此环境下求生存反抗斗争、企业征地带来的次生后果及政府作为、至于整个组织架构内部结构之压抑至于能联想到更大的社会隐喻。十年已过,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了多少了呢?应时之作反倒越读越新。

  • 0 momo 2022-11-26 09:17:21 上海

    “我只是生产线上的一粒灰尘”……现实价值大于文学价值,里面东西重复很多顺序很混乱,有点像小组pre分了不同part最后没有很好的汇总导致重复报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