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美国遗传学家斯宾塞·韦尔斯用DNA引领我们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撒哈拉沙漠到西伯利亚,从中东到澳大利亚,一睡破译人类的基因密码。他为我们画出了人类祖先波澜壮阔的长征图:走出非洲,迁徒到世界各地,并在迁徒的过程中不断征服自然,繁衍生息,创造语言和文化。
斯宾塞·韦尔斯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有体形、外貌、肤色的区别,告诉我们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物属性,人种没有优劣之分。他描绘了这样一棵人类大家族的谱系之树;从前人类大家庭成员很少,并都居住在非洲大陆。因为干旱与饥荒,一群人离开了家乡,登上了冒险旅程。他们这些分支散布开来,一直延伸到世界的尽头。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我们都有共同的根。
作者简介 · · · · · ·
斯宾塞·韦尔斯,美国遗传学家,现年34岁。哈佛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曾在世界基因多样性研究计划主要发起人、人类学研究领域泰斗路卡·卡瓦利-斯福扎门下工作。后来他进入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跗学研究中心。作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兼作家、电影制片人、斯宾塞·韦尔斯以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旅程”。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认为,幼儿发出的第一个字,如“妈妈”“爸爸”,是最容易学会的一个字,这是由遗传形成的发声腔道所决定的,仿佛真理的种子,这些字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但是,美国语言学家莫瑞特·瑞兰认为,这些普遍存在的字,是具有共同起源的人类语言的“进化残余”,它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起源的语言,而不是由解剖学上的发声腔道决定的。在这里,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两个特点实际上扮演了同一个角色,也就是说,出现在人类语言中最早的字,是人类的发声器官所决定的最容易发出来的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
但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地将这一旅程形容为“出非洲记”。我们的祖先在行程中并没有要穿越大陆的明确意图,只是每到一地后,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做出新的决定,就像挤牙膏一样,其中气候扮演了“胡萝卜加大棒”的角色。居住地的艰难生活会促使人们向别处迁徙,而且气候的变化会使新的地区出现新的生存资源,也吸引着他们到那里生活。在地理的“牙膏管”里,我们的祖先被诸多因素一点点向前挤,几千年里被不断地推来拉去,离他们的家乡越来越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人类前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史前人类出非洲记 - 运气 + 机会 + 佛挡杀佛

如此艰深的学问被作者清晰地说出,让人不禁感佩其水平与功力
> 更多书评 16篇
-
dodoinsky (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2017-03-19 14:57:19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地将这一旅程形容为“出非洲记”。我们的祖先在行程中并没有要穿越大陆的明确意图,只是每到一地后,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做出新的决定,就像挤牙膏一样,其中气候扮演了“胡萝卜加大棒”的角色。居住地的艰难生活会促使人们向别处迁徙,而且气候的变化会使新的地区出现新的生存资源,也吸引着他们到那里生活。在地理的“牙膏管”里,我们的祖先被诸多因素一点点向前挤,几千年里被不断地推来拉去,离他们的家乡越来越远。 引自 第五章 回应 2017-03-19 14:57:19 -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
2013-02-19 10:46:44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数的异性,而且他们的儿子,因为继承了父亲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样会在下一代中占有大多数异性,经过几代之后,这一社会形态就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Y 一染色体图谱:它数量少,与邻近的谱系区别大。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6:44 -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
2013-02-19 10:44:42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爆发。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依然抱着这个新的生活方式不放呢?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这种新的方式,直到近代,在世界的各个地区都有一些小的部落依然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闪族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生活在很难进行农业耕种的地区),另外他们也有意识地要保持这一古老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重返狩猎采集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经过几代人后,虽然有上述诸多的负面影响,但人们思想上的转变,保证了农业的不断发展。一旦狩猎采集的记忆被粮食的产量所代替,一个时代的背影便永远地消失了,开始了农业生活的人们不可能再回到狩猎采集的过去。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了一顿晚餐,你愿意先拿起武器出门打猎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不。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4:42 -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
2013-02-19 10:43:07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孩子,年轻的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夫妻间的生活,这些小的优势也是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人类学家克瑞斯特·哈克斯认为,祖母照看幼儿的角色在现代人的扩散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些不同方面的优势,现代人最终把尼安德特人永远挤出了生存的舞台。 引自 第7章 回应 2013-02-19 10:43:07
-
dodoinsky (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2017-03-19 14:57:19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地将这一旅程形容为“出非洲记”。我们的祖先在行程中并没有要穿越大陆的明确意图,只是每到一地后,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做出新的决定,就像挤牙膏一样,其中气候扮演了“胡萝卜加大棒”的角色。居住地的艰难生活会促使人们向别处迁徙,而且气候的变化会使新的地区出现新的生存资源,也吸引着他们到那里生活。在地理的“牙膏管”里,我们的祖先被诸多因素一点点向前挤,几千年里被不断地推来拉去,离他们的家乡越来越远。 引自 第五章 回应 2017-03-19 14:57:19 -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
2013-02-19 10:46:44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数的异性,而且他们的儿子,因为继承了父亲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样会在下一代中占有大多数异性,经过几代之后,这一社会形态就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Y 一染色体图谱:它数量少,与邻近的谱系区别大。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6:44 -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
2013-02-19 10:44:42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爆发。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依然抱着这个新的生活方式不放呢?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这种新的方式,直到近代,在世界的各个地区都有一些小的部落依然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闪族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生活在很难进行农业耕种的地区),另外他们也有意识地要保持这一古老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重返狩猎采集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经过几代人后,虽然有上述诸多的负面影响,但人们思想上的转变,保证了农业的不断发展。一旦狩猎采集的记忆被粮食的产量所代替,一个时代的背影便永远地消失了,开始了农业生活的人们不可能再回到狩猎采集的过去。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了一顿晚餐,你愿意先拿起武器出门打猎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不。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4:42 -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
2013-02-19 10:43:07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孩子,年轻的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夫妻间的生活,这些小的优势也是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人类学家克瑞斯特·哈克斯认为,祖母照看幼儿的角色在现代人的扩散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些不同方面的优势,现代人最终把尼安德特人永远挤出了生存的舞台。 引自 第7章 回应 2013-02-19 10:43:07
-
dodoinsky (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2017-03-19 14:57:19
是5 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这一行程时,这无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飞跃,而且他们是一点一点向前推进的,如果用时间来表达,就是说他们一代一代、义无反顾地前行,一英里一英里地向着新的目标移动。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找动物,或是寻找水和植物,或是寻找制造工具的石头,或者是与当地其他的原始人群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原因兼而有之,另外还有什么原因用我们今天的想像是不可能知道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形象准确地将这一旅程形容为“出非洲记”。我们的祖先在行程中并没有要穿越大陆的明确意图,只是每到一地后,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做出新的决定,就像挤牙膏一样,其中气候扮演了“胡萝卜加大棒”的角色。居住地的艰难生活会促使人们向别处迁徙,而且气候的变化会使新的地区出现新的生存资源,也吸引着他们到那里生活。在地理的“牙膏管”里,我们的祖先被诸多因素一点点向前挤,几千年里被不断地推来拉去,离他们的家乡越来越远。 引自 第五章 回应 2017-03-19 14:57:19 -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
2013-02-19 10:46:44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男女出生的比率是50 : 50 。”你能肯定在一个人群里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同?令人惊讶的是,在数量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基因传递时这一平衡就被打破了。从遗传的角度,不繁衍后代的人不在计算之中,而且应当被排除在总数之外,因此,遗传学所关注的只是有繁衍能力的男女数量,性别比率的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Y 一谱系的丢失率更高,这是因为少量的男人在部族中占有大多数的异性,而且他们的儿子,因为继承了父亲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样会在下一代中占有大多数异性,经过几代之后,这一社会形态就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Y 一染色体图谱:它数量少,与邻近的谱系区别大。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6:44 -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
2013-02-19 10:44:42
狩猎采集社会尽管也有内部的冲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战争。而在新石器时代,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这种差别一旦出现,王权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与王权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它间接地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且在战时,疾病、农田毁灭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恶果。民族之间不断的冲突,形成了一条相互仇恨的锁链,使战争间断性地爆发。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依然抱着这个新的生活方式不放呢?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这种新的方式,直到近代,在世界的各个地区都有一些小的部落依然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闪族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生活在很难进行农业耕种的地区),另外他们也有意识地要保持这一古老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重返狩猎采集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经过几代人后,虽然有上述诸多的负面影响,但人们思想上的转变,保证了农业的不断发展。一旦狩猎采集的记忆被粮食的产量所代替,一个时代的背影便永远地消失了,开始了农业生活的人们不可能再回到狩猎采集的过去。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了一顿晚餐,你愿意先拿起武器出门打猎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不。 引自 第8章 回应 2013-02-19 10:44:42 -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
2013-02-19 10:43:07
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是人更多地依靠后天的学习来生存,而动物更多依靠本能。人首先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到20 岁左右大多数人掌握了-系列的知识,有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可以指导更年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更多,老年人会用经验帮助下一代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像教授在大学里的作用,我们的祖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到何处、做什么”的角色。有祖父母也意味着更高的生育率,因为有他们照看孩子,年轻的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夫妻间的生活,这些小的优势也是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人类学家克瑞斯特·哈克斯认为,祖母照看幼儿的角色在现代人的扩散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些不同方面的优势,现代人最终把尼安德特人永远挤出了生存的舞台。 引自 第7章 回应 2013-02-19 10:43:07
论坛 · · · · · ·
书名不对,大家去投票更改吧 | 来自岳 | 3 回应 | 2012-09-21 02:07:16 |
怎么评论都是《走出非洲》? | 来自张丙 | 2 回应 | 2010-05-31 19:59:16 |
人类前史? | 来自windrose | 1 回应 | 2010-05-29 04:53:1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4)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9)8.2分 84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人类前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不知道起个神马 2014-05-23 16:47:20
Journey to the East
11 有用 孙二娘 2012-07-12 11:45:02
我的版本是《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徒史诗》
0 有用 Synge 2007-10-31 10:43:18
一本好书,可是翻译的很差
0 有用 出走的绒布熊 2012-10-04 17:08:58
我看的那本封面不一样!
0 有用 哩哩哩 2013-11-27 17:20:15
1. 大部分篇章是用基因分析,但同时涉及了气候,语言,地质变化等,给作者10086个赞。2. 整本书的英文版随便抽一段出来做阅读理解都能搞死人,就是中文好多理论性的篇章看来也很痛苦。3. 非洲发源说已经被大部分学者接受,但我们的教科书里丝毫没有提及。4. 对非洲的向往又多了一点,去看动物迁徙,去看2000代以前的祖先就是通过这样的迁徙才有了全世界。
0 有用 查无此人 2022-06-23 21:56:58
翻译得比较糟
0 有用 罡风 2022-04-24 19:49:32
漫漫历史长河,人类进化史只不过电光火石的一瞬而已。慨叹科学的进步,可以犁清人类进化的脉络——哪怕只是窥探到一点点的光芒也罢。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亚当、夏娃?答案还是就给后来人吧!
0 有用 祝慕斯 2022-02-22 14:37:07
很好,就是翻译者没有生物学背景,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翻译成盖尔顿,一脸懵
0 有用 曾经 2022-02-08 02:58:37
珠玉在前,主题有点散。整体不如枪炮和人类简史,但也已是很好的科普书籍了。可读性不算强,很多地方还是过于专业读记很吃力。
0 有用 包子 2022-01-19 01:16:22
通过基因标记,可知我们是不超过十万年前,某个非洲人的后代。我们不仅和黑人祖先来自同一个人,和白人也是。想想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都是个肤色略浅的黑人,不管你情不情愿,在现有科学面前,都只得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