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对174页文徵明《为槐雨先生作园亭图》的疑问

koo 2012-11-07 10:54:15

此图在以往拙政园研究中从未出现过,与其它早期拙政园的叙述、描绘都有很大差别,且园林风格异于现在可知的所有其他明中期江南园林,是否有后世伪作可能?如果能认定此画为真,将颠覆一些现有园林史的认识。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koo
2012-11-08 09:07:06 koo

此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故宫博物院网站上有《中国古书画辨伪》专栏提到此图:
“《为槐雨先生作园亭图》轴,明,文徵明作(明人仿),纸本,设色,纵122cm,横48.5cm。”
认定此图为仿作,除风格外,最重要的理由是:
“此图上的文徵明与王宠的题词,均出一人之手。当为明人仿作。”
问题解决。
  
参见网页:
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E/e1/E1c/E1c-4.htm

赞
>
JY*
2012-11-08 13:51:20 JY*

多谢koo兄赐教,书中对此图的介绍确有必要做下修正。这里很想就此图引申出的问题再做些思考,期待与koo兄及其他同好做进一步的讨论。
此图并非出自文徵明之手,几乎已可定论,尤其有两边的字迹为证。但此图是为何而作,却还需要考虑:是作者的杜撰?还是对文图的摹仿?
林泉书中的吴彬和米万钟勺园图是一个启发。米图摹仿吴图,二者的差异非常明显;但米图虽非原创,其史料价值仍然重要。如果吴图不存,米图对于今天了解勺园,仍然很有帮助。所以这件仿作背后是否有一件文徵明的原作存在,就值得考虑。
我倾向于相信文徵明确实画过这样一幅图。因为这幅图如果是为了作伪,作者模仿一下王宠的笔迹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明清的绘画经常有多个版本存世,比如书中提到的《爱园图》有两种,宋旭《辋川图》有三种。对这类绘画,今天一般是把其中一些定为伪作,视为古人为了谋取高利的作伪行为。但我更倾向于一种善意的看法:就像今天大会的合照会洗出许多张发给每个人一样,古代的雅集图也常会摹上几本,分给大家。有时看到一幅喜欢的图,人们还会亲自或请画家摹写一本自己收藏。版本的多样性很多时候是这样产生的。这幅图有多件传世,很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它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母本。这些画作有真伪之分,但就内容而言,却相当接近,当原本不存时,摹本仍然很有参考价值。
所以我觉得,对这幅图真伪的判定,基本已经解决;但对于园林史的研究,似乎还有可探讨之处。这也是我对许多园林画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倪瓒的《狮子林图》,现在几乎一致认定这并非倪瓒原作,但这件摹本对我们认识元明之际狮子林风貌的意义,却不能一笔抹杀。
再回到拙政园图。我想,即使文徵明真有一件原作,但对于图中内容对园景的忠实度,仍然需要谨慎对待。中国文人和画家长于发挥,导致今天想“以文证史”或“以图证史”,都不好落得太实。尤其是文徵明,他的许多园林图都相当写意,不宜轻易地用图来否定之前的一些研究。它的作用,是在我们心中埋下一个疑点,意识到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到有更多的证据时,也许就可以做出一些推论。
以上是一些初步的思考,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有更精彩的见解。

赞
>

> 我来回应

> 去不朽的林泉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高居翰与国内学者第一次合著(热带北极熊)

可以和《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一起读嘛~\(≧▽≦)/~(十万错)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焦点] 高居翰:翰墨精灵,林...(星影)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焦点] 黄晓、刘珊珊:寻找画...(星影)

大都会美术馆的中国园林绘画展(星影)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