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清华学派 (菲利普)
- 语言文学 (波罗蜜)
- 书单|修订·和君·底蕴主题:气质与心灵 (和君小书僮)
- 版本目錄典藏印刷書籍學術史 (木木文)
- 气质与心灵 (千里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清华学术精神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海上心史 2010-07-29 00:07:30
旧日所读,时葛君尚在都,绝学难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此书追忆之作,亦可赏观~
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10-28 21:25:59
3.5星。有几篇文章很赞,但整体不如预期。本书主要还是由抽象的学术理论以及看似散漫却又能构成“清华人文学术传统”的人物论凑成的。徐老对“会通”不厌其烦的释义也足以表明他的用意了——他对“清华学术精神”的理解即在此三条。
0 有用 新鲜的笨鱼 2013-05-20 00:17:00
哇还能试读
0 有用 万水千山皮皮虾 2023-11-28 23:33:05 北京
驱曹风波中的陈寅恪一篇较差,似未体察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新旧制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桑兵论述蒋廷黻在清华的改革时便明确提出,其所针对的并非杨树达,而是陈。“清华学派”的概念,何序并不认同,仅承认有某种独特学风,即体现为会通+学术本位,就一致立场 观点 主题 有组织的学术团体而言,历史上很难界定有无此学派。徐的诠释就王瑶讲话发挥,实有当时复建文科的动机及对时代学风的反感与焦虑在焉。多次引用朱自清所言京海派... 驱曹风波中的陈寅恪一篇较差,似未体察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新旧制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桑兵论述蒋廷黻在清华的改革时便明确提出,其所针对的并非杨树达,而是陈。“清华学派”的概念,何序并不认同,仅承认有某种独特学风,即体现为会通+学术本位,就一致立场 观点 主题 有组织的学术团体而言,历史上很难界定有无此学派。徐的诠释就王瑶讲话发挥,实有当时复建文科的动机及对时代学风的反感与焦虑在焉。多次引用朱自清所言京海派之分,在48.4.12日记,另可见浦江清48.12.22日记所载师生座谈会内容纪要。无爱好文艺-多训诂考据,京派遗风是显然存在的。p75,以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或暗示后句将以遗兮离居,“永远无法听懂的无字的悲哀的歌”,为纪念王瑶结尾,结合王去世时间的风波,含蓄深恸。 (展开)
0 有用 智术师 2020-01-11 22:05:10
读于本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