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人 短评

热门
  • 6 苏木 2013-06-20 20:21:52

    忍住没打两星。太政治化了,人物也太刻板;思路是好的,情感走向泛滥。关于“二二八”写作,前段时间听台大黄美娥老师的课,李渝的《夜琴》和杨照的《烟花》可看。

  • 4 Kanon 2014-05-16 10:05:22

    要了解台湾,还是要去了解那几个时代:原住民及清时代,马关条约后的日据时代,以及国军接收之后的时代。 现在才发现,日据的五十一年,对台湾的影响是何其地深远和复杂。 民族的视角看待问题,太容易犯错误了。

  • 3 避暑地的猫头鹰 2014-04-13 21:02:53

    一种大环境的不断变迁中,不仅台湾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连书里的男女主人公都在变换着不同的思想。历史变迁处,养女作为女性代表,她的种种思想斗争,自我解放,让人心生怜悯,对于新思想的接受与吸收,她同样也逃不过对虚荣功利一种粘合。但是这是环境所致,也是人心所有。

  • 1 G小调 2015-04-01 21:33:37

    不太美好的故纸拼布

  • 1 喵呜酒米 2018-08-22 17:13:57

    因为是先读的台湾三部曲,再回头去读钟老和李乔的文字,所以在阅读上对夹杂了方言的叙事是有些吃力。但也是这样对比之后来看,时间的流变,中西文化表达的交汇,让施的文采符合了华语语境中当代小说审美的向度。

  • 1 神宮前夜行船 2020-08-02 00:13:50

    不高明的政治隐喻,生硬的角色支线,模糊的政治立场。作者既想跳出单一命运的窠臼,蜻蜓点水式以隐喻方式贯穿台湾近代众生相,却又无法掌控大历史的脉搏起伏,这点从前面几部作品就隐隐看出,到了这部,仿佛已经彻底陷入无法跳脱的死循环中,写得累,读者看着也很吃力。到了后面“二二八”部分,这种失去理智更是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后面有提到白先勇先生的建议,我想这可能也是源于两者身份背景(本省人与外省人)不同使然吧,那段历史对于台湾本土人来讲,看到的是这小岛永无休止地浮沉与飘零,但新移民看到的,则是战后满目疮痍举国皆是,且“去皇民化”也并非易事。短短五十年历经三世的台湾,今天,你是谁?

  • 1 sasa92 2013-12-29 17:13:08

    终于看完了“台湾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由于历史小说不在自己的爱好内,多少看起来有点费劲。不过很喜欢施书青的没有太多个人情感因素的客观描写,真实历史人物与虚构形象的结合叙事。只是不喜欢这种主线带支线主线又与支线无交集的模式,感觉像是两张皮。

  • 0 Clandia 2013-05-09 20:15:55

    三部曲太赞!

  • 0 eclipse 2014-11-18 22:28:51

    第三部曲没有第二部那么旖旎华丽,但另有一种沉稳味道。身份界定,这个问题呵,我们自以为的理所当然,真的那么坚不可摧?

  • 0 蓝 田 2018-09-08 10:06:08

    “无敌可容人哭泣,有时须忍泪欢呼。”站在最前头的班长用台湾话喊口令,全体一致望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缓缓上升,眼睛含着泪光,可惜没有一个人会唱中华民国国歌,升旗仪式在寂静无声中进行。施朝宗打从心底涌起复杂的情绪,令他全身皮肤起了鸡皮疙瘩。几天前还愿意为天皇牺牲的他,竟然像翻手掌一样迅速改变了效忠的对象。施朝宗不懂他自己。#亚细亚的孤儿#

  • 0 乘风吃烤羊肉串 2023-12-17 13:04:43 广东

    当小说来看不是特别精彩的文学作品,当非虚构写作来看还行。

  • 0 小郁0509 2023-07-30 23:01:02 河南

    书中有很多当时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原型,细腻的文字比较能反映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心理。 但个人感觉叙事方面有些散了,比起文学可能还是偏历史。而书中所提及的历史,无论是大事件还是小的元素,总觉得更像是“摆”出来简单地连起来,没有纪实文字那样具体客观,又不像小说那样的自然。

  • 0 雨田 2024-06-23 20:48:28 云南

    2025.4.9 重读 其实写这么多依旧是关于身份的认同问题,在不断的变迁之中,笼罩在那片大地上的依旧是深深的迷茫与困惑,但在成长的过程之中,谁又能指点迷津呢?也许有时候在记忆中遗忘或许是一种方法,遗忘的不是伤痛而是自我挟持的痛苦,因为历史是无法忘记的。

  • 0 瞳. 2018-02-24 17:28:28

    三条线索;从日据到二二八;身份认同和族群边缘。

  • 0 啕啕小丸子 2016-01-13 21:45:36

    跟第二部比稍逊,但比第一部好。虽然想要写很多平行的线索,但有意的散漫也是让整本书有点散。还是不如第二部啊。

  • 0 2020-03-18 08:42:25

    #补标 2018#

  • 0 伯凌 2018-02-27 11:09:37

    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被不同政权操控后身世成迷的茫然与无力。

  • 0 Augenblick_ 2020-06-23 22:57:26

    像是水逆帶回的舊人,處處都是重逢。 是三月看過的《當迷霧漸散》, 是三月走過的大稻埕, 是三月穿過的迪化街。

  • 0 海是没有颜色的 2021-04-14 17:42:17

    “隐喻”不隐,概念先行过于严重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