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意气”(いき)是17—18世纪的日本江户时代市民社会中兴起的一种审美观念。《日本意气》从现代学者的研究和古代原典两个方面,展现了“意气”这个概念形成演变的来龙去脉及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它独特的内涵外延与审美构造、它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从而揭示出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的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 · · · · · ·
藤本箕山,又名畠山箕山,江户时代的俳人。曾从师与松永贞德学习俳谐,历经三十年对日本全国的花街柳巷做了体验和调查,写成《色道大镜》一书,是“色道”的开山著作。另著有《显传明石录》等。
九鬼周造,哲学家,美学家,早年留学欧洲,曾任东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意气”的构造》、《偶然性的问题》、《人与实存》、《文艺论》等书。身后有《九鬼周造全集》全12卷(1980-1982年)刊行。
阿部次郎,哲学家,美学家,早年师从夏目漱石,曾任庆应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教授,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等,身后有《阿部次郎全集》全17卷(1960-1966年)刊行。
目录 · · · · · ·
序
一绪论
二“意气”的内涵构造
三“意气”的外延构造
四“意气”的自然表现
五“意气”的艺术表现
六结论
Ⅱ德川时代的文艺与色道(阿部次郎)
自序
前编
德川文艺的特殊地位
“士农工商”四民制与町人的胜利
两处“恶所”:戏院与游里
藤本箕山与《色道大镜》
游里文化的生产力与贵族主义
柳泽淇园及其《独寝》
游里的崩溃与爱的堕落
性情感的推移与笑话
儒教思想与恋爱文化
井原西鹤及其《好色一代男》
后编
井原西鹤与好色文化
西鹤以后的小说
Ⅲ“色道”原典选译?色道小镜(藤本箕山)
序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日本意气"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意气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日本意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观看男性之道——对意气(いき)的活用

欢迎走进情色乌托邦,在色气的世界里追寻自由

大和抚子才完美?太天真了,江户色气恋爱在线教学!

这是一本令闲置肉身数十年的中年少年突然想涂身体乳的书。。。
> 更多书评 21篇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日本“色道”的基本指向是“色”。“色道”的“色”是什么呢?柳泽琪园在《云萍杂志》 一书中做了相当清晰的界定和表述,他写道: 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世间所谓“色气”者,就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士无色不招人眼,农无色不生嘉禾,工无色不显手巧,商无色没有人缘,天地间若无色,则昏天黑地/死气沉沉,故孟子有大王好色之辩。 这里的“色”不仅仅是指女色或者情欲、性...2019-02-25 15:49 3人喜欢
日本“色道”的基本指向是“色”。“色道”的“色”是什么呢?柳泽琪园在《云萍杂志》 一书中做了相当清晰的界定和表述,他写道:
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世间所谓“色气”者,就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士无色不招人眼,农无色不生嘉禾,工无色不显手巧,商无色没有人缘,天地间若无色,则昏天黑地/死气沉沉,故孟子有大王好色之辩。 引自 日本“意气”论 这里的“色”不仅仅是指女色或者情欲、性欲,它是一种色气,即“色之气”,是“色”的普遍化/弥漫化和精神化,在这个角度上说,“色”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在柳泽琪园看来,“色”是一种青春之美,故曰“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色是一种生命力,故曰“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色”还是“士农工商”一切阶层和身份的人,乃至天地自然万物都必须具备的东西,没有“色”这种东西,各阶层的人便黯淡无光,无甚可观,天地间也死气沉沉。那么这种“色”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显然,它不是某种特殊的、具体的美,而是从两性的身体之美推延开去的一般意义上的美。
回应 2019-02-25 15:49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江户时代的游里文化,是蓬勃兴起的市民文化的产物,但江户时代毕竟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刻的时代,嫖妓总体上是对一夫一妻制的叛逆,是触犯一般社会伦理的,于是色道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局限在游里这一特定环境中,以避免与社会正统伦理形成全面冲突,从而在社会性中寻求一种超社会性,在守法与悖德中形成一种张力,在束缚中寻求自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当然也十分有利于审美关系的形成。从身体审美的角度说,日本“色道”...2019-02-25 16:20 1人喜欢
江户时代的游里文化,是蓬勃兴起的市民文化的产物,但江户时代毕竟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刻的时代,嫖妓总体上是对一夫一妻制的叛逆,是触犯一般社会伦理的,于是色道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局限在游里这一特定环境中,以避免与社会正统伦理形成全面冲突,从而在社会性中寻求一种超社会性,在守法与悖德中形成一种张力,在束缚中寻求自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当然也十分有利于审美关系的形成。从身体审美的角度说,日本“色道”的出发点是身体,而“身体”不同于肉体。肉体是纯自然的、物理的,身体却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环境和氛围中才能成立,因而日本的“色道”只能将合于“道”的身体审美,严格限定在“游廊”(游里)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回应 2019-02-25 16:20 -
我们说色道是美道,属于身体美学的范畴,还因为色道是以审美为指向的身体修炼之道。 《色道大镜》等色道书,并不是抽象地坐而论道,大部分的篇幅是强调身与心的修炼,注重于实践性、操作性。用色道术语说,就是“修业”或“修行”,这与重视身体的训练、磨砺和塑造的现代身体美学的要求是完全相通。在日本色道中,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身体的养成,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社会化的学习、训练和锻炼的。身体本身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
2012-12-25 14:05 1人喜欢
我们说色道是美道,属于身体美学的范畴,还因为色道是以审美为指向的身体修炼之道。 《色道大镜》等色道书,并不是抽象地坐而论道,大部分的篇幅是强调身与心的修炼,注重于实践性、操作性。用色道术语说,就是“修业”或“修行”,这与重视身体的训练、磨砺和塑造的现代身体美学的要求是完全相通。在日本色道中,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身体的养成,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社会化的学习、训练和锻炼的。身体本身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的。在先天条件下,除了肉体的天然优点之外,其审美价值,更大程度上是依靠不断的训练和再塑造来获得。因而“身”(身体)的修炼与“心”(精神)的修炼是互为表里的。而那些属于“太夫”、“天神”级别的名妓,从小就在游廓这一特殊体制环境下从事身心的修炼,因而成为社会上的身体修炼的榜样和审美的楷模。
回应 2012-12-25 14:05
-
路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序本书各章节作为单篇论文曾在《思想》杂志第九十二号和九十三号(昭和五年一月号和二月号)上发表过,此次成书时我又做了修改和补充。①后来,《“意气”的构造》(原文《“いき”の構造》)的单行本于1930年11月由岩波书店出版,1979年9月,又以《“意气”的构造(外二篇)》为题名收入“岩波文库”。一种有生命力的哲学必须能够有助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有“意气”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那么,这种现象具有怎样的结构...2016-03-22 11:21
序本书各章节作为单篇论文曾在《思想》杂志第九十二号和九十三号(昭和五年一月号和二月号)上发表过,此次成书时我又做了修改和补充。①后来,《“意气”的构造》(原文《“いき”の構造》)的单行本于1930年11月由岩波书店出版,1979年9月,又以《“意气”的构造(外二篇)》为题名收入“岩波文库”。一种有生命力的哲学必须能够有助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有“意气”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那么,这种现象具有怎样的结构呢?“意气”会不会是我们民族独有的一种“生”气的表现呢?如实地把握现实,并且把自己的体验加以逻辑的表达,是本书的课题。著者,昭和五年十月代译序日本“意气”论——“色道”美学、身体审美与“通”、“粹”、“意气”诸概念王向远江户时代近二百七十年间社会安定,文化重心由乡村文化转向城市文化,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享乐化,导致市井文化高度发达。有金钱而无身份地位的新兴市民阶层(町人)们努力摆脱僵硬拘禁的乡野土气,追求都市特有的时髦、新奇、潇洒、“上品”的生活,其生活品位和水准迅速超越了衰败的贵族、清贫而拘谨的武士,于是,町人取代了中世时代由武士与僧侣主导的文化,而成为极富活力的新的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如果说,平安文化的中心在宫廷,中世文化的中心在武士官邸和名山寺院,那么德川时代市民文化的核心地带则是被称为“游廓”或“游里”的妓院,还有戏院(“游里”不必说,当时的戏院也带有强烈的色情性质)。正是这两处被人“恶所”的地方,却成了时尚潮流与新文化的发源地,成为“恶之花”、“美之草”的孳生园地。游里按严格的美学标准,将一个个游女(妓女)培养为秀外慧中的楷模,尤其是那些被称为“太夫”的高级名妓,还有那些俳优名角,成为整个市民社会最有人气、最受追捧的人。那些被称为“太夫”的高级游女、潇洒大方的风流客和戏剧名优们的言语举止、服饰打扮、技艺修养等,成为市民关注的风向标,为人们津津乐道、学习和模仿。富有的町人们纷纷跑进游廓和戏院,或纵情声色,享受挥霍金钱、自由洒脱的快乐,把游里作为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与温柔乡,在谈情说爱中寻求不为婚姻家庭所束缚的纯爱。当时的思想家荻生徂徕(1666—1728)在《政谈》(卷一第九节)中忧心忡忡地说:“……达官显贵娶游女为妻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普通人家越来越多地把女儿卖去做游女……游女和戏子的习气传播到一般人身上,现在的大名、高官们在言谈中也无所顾忌地使用游女与戏子的语言。武士家的妻女也模仿游女和戏子的做派而不知羞耻,此乃当今流行的风尚……”在这种情况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以肉体为出发点,以灵肉合一的身体为归结点,以冲犯传统道德、挑战既成家庭伦理观念为特征,以寻求身体与精神的自由超越为指向的新的审美思潮。这种审美思潮在当时“浮世草子”、“洒落本”、“滑稽本”、“人情本”等市井小说,乃至“净琉璃”、“歌舞伎”等市井戏剧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反映和表现。在这种审美思潮中产生了“通”、“粹”、“意气”等一系列审美概念,而核心范畴便是“意气”。从美学的角度看,这正是当代西方美学家所提倡的,而早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市井文化中就已产生的一种“身体美学”。身体美学及“意气”这一审美思潮由游里这一特殊的社会而及于一般社会,从而成为日本文学、美学中的一个传统。可以说,“意气”已经具备了“前现代”的某些特征,代表了日本传统审美文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和最后一种形态,对现代日本人的精神气质及文学艺术也产生着持续不断的潜在影响。一德川时代的“色道”与身体审美“色道”这个词,在古代汉语文献中似乎找不到,应该是日本人的造词。色道的始作俑者是德川时代的藤本箕山,他自称创立了色道,是“色道大祖”。什么是“色道”呢?简言之,就是为好色、色情寻求哲学、伦理、美学上的依据,并加以伦理上的合法化与道统化、哲学上的体系化、价值判断上的美学化、形式上的艺术化,从而使“色”这种“非道”成为可供人们追求、可供人们修炼的、类似宗教的那种“道”,而只有成其为“道”,才可以大行其“道”。我们可以从藤本箕山的《色道大镜》中,看出所谓“色道”究竟是什么。《色道大镜》共分十八卷,构成如下:卷一《名目抄》,模仿日本古代类书《节用集》,从“人伦门”到“言辞门”共分六门,对此道中的“通言”(常用通用词汇)加以解释;卷二《宽文格》、卷三卷四《宽文式》,模仿古代律令书《延喜格》和《延喜式》,为色道制定法度规则,其中“宽文”是德川时代的年号,宽文年间也是京都岛原的青楼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格”与“式”即“格式”、“规矩”之意;卷五《廿八品》,模仿《法华经》八卷廿八品的格式,讲述色道修炼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一卷后来又被出版者单独抽出加以出版,称为《色道小镜》,可见它是其色道论的核心。《色道小镜》将“色”看成是一种修炼的过程,而修炼的极致目标是达到“粹”或“意气”的审美高度,是身在色中,却能入“道”,最终臻于类似佛道的境界。卷六《心中部》,“心中”指男女之间的“真心”、“真情”,进而是指表示为了真心真情而一起情死,该卷讲男女间为了表达情意而如何写信,如何书写相互山盟海誓的“誓文”、“誓纸”等及相关的规矩、典故;卷七《习器部》讲述三弦、古琴等乐器的弹奏、“双六”等棋艺,以及酒席宴会上的各种游戏及方法;卷八《音曲部》,讲酒席宴会上流行的各种歌曲小调;卷九《文章部》,讲游女如何给客人写“消息文”、“色纸”、“短册”等互通情意的文字;卷十《定纹部》(定纹是纹饰、徽章的意思);卷十一《人名部》;卷十二、卷十三《游廓部》,介绍全国各地二十八处“游廓”(公娼馆)的历史沿革、特色等;卷十四《杂女部》,讲述一般女子及私娼;卷十五《杂谈部》,讲述名妓及游里的趣闻逸事;卷十六《道统部》,讲述岛原的游女演变的历史;卷十七《烈女传》,是京都的岛原、大阪的新町、江户的吉原三处地方的名妓列传;第十八《无礼讲式》,列举游里中的不守规矩、不讲礼节的无赖之徒的恶劣行径,以示鉴诫。由以上标题及大体的内容介绍中明显可见,《色道大镜》大都模仿已有的古典古籍,目的显然是攀附古典,以利于“色”的道学化。他所要建构的色道,是游里中的一种有交往规则、有真情实意、有文艺氛围、有历史积淀、有审美追求的男女游乐之道。色道建构的目标,就是要将游里加以组织化、特殊化、风俗化、制度化、观念化,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审美化。正是有了审美的追求,才需要将“廓内”(妓院内)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来看待,从而规避了普通社会对它的伦理道德上的要求;正因为有了审美的追求,才需要订立一系列规范,并且使这些规范由一般的规矩规则上升为特殊的游戏、审美的规则;正因为有了审美的追求,原本肉体交易、卖淫买色这种丑恶无耻的下流行径,才能指向对身体之美的观照,从这个角度说,色道的本质就是将身体审美化,将肉体精神化。在藤本箕山之后,江户时代关于“色道”的书陆续出现,如《湿佛》(ぬれふとけ)、《艳道通鉴》等,甚至还有专讲同性恋——所谓“众道”——的《心友记》,此外还出现了一系列青楼冶游、与色道相关的理论性、实用性或感想体验方面的书,如《胜草》、《寝物语》、《独寝》等,也属于广义上的“色道”书。藤本箕山的“色道”可谓“吾道不孤”,蔚为大观,形成一种颇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这些书与《色道大镜》虽然看法上、写法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观念却是相通的。……
回应 2016-03-22 11:21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日本“色道”的基本指向是“色”。“色道”的“色”是什么呢?柳泽琪园在《云萍杂志》 一书中做了相当清晰的界定和表述,他写道: 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世间所谓“色气”者,就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士无色不招人眼,农无色不生嘉禾,工无色不显手巧,商无色没有人缘,天地间若无色,则昏天黑地/死气沉沉,故孟子有大王好色之辩。 这里的“色”不仅仅是指女色或者情欲、性...2019-02-25 15:49 3人喜欢
日本“色道”的基本指向是“色”。“色道”的“色”是什么呢?柳泽琪园在《云萍杂志》 一书中做了相当清晰的界定和表述,他写道:
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世间所谓“色气”者,就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士无色不招人眼,农无色不生嘉禾,工无色不显手巧,商无色没有人缘,天地间若无色,则昏天黑地/死气沉沉,故孟子有大王好色之辩。 引自 日本“意气”论 这里的“色”不仅仅是指女色或者情欲、性欲,它是一种色气,即“色之气”,是“色”的普遍化/弥漫化和精神化,在这个角度上说,“色”是“对所喜所爱的追求,并不单单是淫欲”。在柳泽琪园看来,“色”是一种青春之美,故曰“年轻时无色,便没有青春朝气”;色是一种生命力,故曰“年老时无色,就会黯淡而怪癖”;“色”还是“士农工商”一切阶层和身份的人,乃至天地自然万物都必须具备的东西,没有“色”这种东西,各阶层的人便黯淡无光,无甚可观,天地间也死气沉沉。那么这种“色”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显然,它不是某种特殊的、具体的美,而是从两性的身体之美推延开去的一般意义上的美。
回应 2019-02-25 15:49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江户时代的游里文化,是蓬勃兴起的市民文化的产物,但江户时代毕竟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刻的时代,嫖妓总体上是对一夫一妻制的叛逆,是触犯一般社会伦理的,于是色道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局限在游里这一特定环境中,以避免与社会正统伦理形成全面冲突,从而在社会性中寻求一种超社会性,在守法与悖德中形成一种张力,在束缚中寻求自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当然也十分有利于审美关系的形成。从身体审美的角度说,日本“色道”...2019-02-25 16:20 1人喜欢
江户时代的游里文化,是蓬勃兴起的市民文化的产物,但江户时代毕竟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刻的时代,嫖妓总体上是对一夫一妻制的叛逆,是触犯一般社会伦理的,于是色道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局限在游里这一特定环境中,以避免与社会正统伦理形成全面冲突,从而在社会性中寻求一种超社会性,在守法与悖德中形成一种张力,在束缚中寻求自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当然也十分有利于审美关系的形成。从身体审美的角度说,日本“色道”的出发点是身体,而“身体”不同于肉体。肉体是纯自然的、物理的,身体却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环境和氛围中才能成立,因而日本的“色道”只能将合于“道”的身体审美,严格限定在“游廊”(游里)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回应 2019-02-25 16:2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8.0分 755人读过
-
全场一本包邮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日本意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地狱少女可可# 2020-03-11
截了不计其数的图,真是一本很棒的书啊
0 有用 调反唱唱 2020-10-26
补标
0 有用 柏舟 2019-06-01
三册合集 第二册比较可读 在日本理想化美学之外 提示出其本质 市民阶级借金钱制造梦 其本质肉体买卖就是肉体买卖 进一步说 不过是男权制造一种高冷低到尘埃曲意奉承的假象 把这种东西当美 至今还屡屡有电视剧 实在是日本的悲哀 后来中国人受影响写海上花 恐怕连悲哀都算不上 中国人 精神推崇不应该是武庚迁都那种坚持 不应该是爱如山上雪的思虑 什么粹 通 呵呵 不过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看了直接失眠恶心的习性罢了
0 有用 gggggggg 2015-06-24
感觉这种审美标准其实是非常现代的,或者说是即使现代也一直在延续
0 有用 栗子酱 2013-04-20
真棒!
0 有用 大青龍湯小柴胡 2021-01-22
在石田彰身上看到意气,渚カヲル身上色气。大家都能享受的快乐
0 有用 调反唱唱 2020-10-26
补标
0 有用 和它 2020-10-12
真是独特的审美理念,封条的概括有点色气暧昧,令人遐想,其实是本正儿八经的学术著作。
0 有用 Kalyanamitra 2020-08-07
小镜好,谁知最后回归无相空性(不由感慨mxtx真是佛法少女哈哈哈哈
0 有用 饕餮想画画 2020-07-30
很有特色的一本青楼文化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