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 子文东🤪👻 2016-02-17 11:56:59

    在家翻书,竟然翻出这本书来。书页已经泛黄,但当年读黑塞《童年轶事》时的标记还在。扫了一遍目录,很惊讶的发现其中收录的散文竟然都如此经典,何其幸运能在中学时代偶然买到它,这样的启蒙决定了之后多少事啊。

  • 11 斗篷客 2012-08-22 18:40:50

    读散文如晤谈。

  • 7 蜉蝣者朝生暮死 2016-02-20 09:43:25

    这类合集都是业界良心

  • 7 柒玖 2017-08-18 09:36:34

    能看到那个年代的人是怎么做一本书的,用心两个字是最高的奖赏,但也最不容易做到。文章的译者和大部分文后评语的作者今天都已成名家,极为可贵。

  • 3 慕永 2017-03-03 20:12:25

    读的电子版,外国卷。看定价才88,我觉得值888。几乎篇篇经典。像二十世纪文学大家的小聚会,能参加这种聚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哈哈哈(2017.3.3)。 2016.11.28大师级的作者比比皆是。每一篇都值得反复玩味。夜里刚读完黑塞的《童年轶事》,孩子的友谊,写的真好啊,一篇读完哭了好几回。想起自己小时候。

  • 0 袁牧 2019-03-06 10:28:12

    吟唱诗歌不会劳而无功

  • 0 那颗晴空 2022-08-27 21:19:02 北京

    惭愧,最近才开始读。记得是18年从中关村中国书店买的,那时三本花了60。当时觉得挺贵的,但从旧书网站一看这三本倒是真紧俏呢。平均300一套了

  • 2 發財 2016-05-23 02:02:51

    这本读了很久。第三卷看得极粗,翻译腔还是吃不消。中国卷上下很细地看了,文章写得好,每篇文后附的评论也均为大家手笔。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越来越被轻视,其实还是很陶冶性情,培养美感,且在与文字的亲近程度上仅次于诗歌。读起来很开心,作为睡前读物比公众号强一百倍。

  • 0 maybe 2017-11-13 20:03:31

    上中两卷都是国内的,很容易共情。下卷国外的,有些感觉哲学意味浓厚,无法引起我的理解与共情,我读得很是吃力,不过因为文章的难理解,反而发现有些书评还挺有意思的。我就是偏爱这种许多作家的合集。唔,偶尔翻翻,花了一年半翻完三卷,还是挺有成就感的。看下卷就占了一半的时间。

  • 0 月神鼬 2017-05-31 15:17:46

    大而全,你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而且还有点评。

  • 0 旅行者二号 2018-10-11 09:26:06

    整理出这套书的才叫好编辑!今宵良晤,幸甚至哉!

  • 0 Ash 2018-06-19 17:46:16

    仅外国卷

  • 0 Maartje_ 2021-02-24 02:48:20

    P9.时代总在进步,前人的见解总有局限,总要落后,但又何必加以深责,借此衬出后人的高明呢? P16-18.获得学问的趣味:为纯粹的兴趣而学,坚持,深入研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钻研。 P8834.海婴每晚临睡时必向爸爸妈妈说 :“ 明朝会!”有一天他站在走上三楼去的楼梯口上喊着:“爸爸,明朝会!” P8965.最后我看见自己是一个老人了,孤独地,平静地,象一颗冬天的树隐遁在乡间。

  • 0 azure 2019-07-06 14:06:46

    清新的紫色的凉风来了又走了,夜的花朵在尽情开放,在天地交会的蓝色田畴上,一种圣洁的精华正飘过平原。

  • 0 微暗的火 2019-02-20 20:28:55

    牛逼。初中那段时候写的不少诗,其实大段模仿了这里面的某些句子。

  • 0 谈雷🌈 2017-02-12 12:05:02

    从小不爱读散文

  • 0 英仙座从容铁匠 2021-04-22 01:35:56

    对豆瓣最初的记忆之一是大家一起凑齐了这本书的电子版。

  • 0 monsieurAgave 2021-10-12 07:34:00

    会在中学的无眠的深夜里时不时读几篇

  • 0 爱活动的好天气 2018-10-11 16:46:10

    父亲藏书。好的散文如乐如画如醇酿。这一套三本散文集是我中学时代读书笔记的灵感,只是当时太年轻,很多作品不能意会,只摘抄了自己喜欢的部分,尤其是民国作家的作品。另:这套书有1100+想读,却只有不到一百人读过/在读。。。不知有否再版,出版社可以考虑一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