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末叶以来,吐鲁番盆地的城址、石窟寺院、古墓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献和考古文物材料。于是,吐鲁番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和敦煌学一道,成为20世纪的显学。
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相比,吐鲁番出土的写本和刻本资料,语言种类更加复杂,年代跨度也更长,其中尤以宗教文献具多,特别是佛教、摩尼教、景教文献。东西方学者各逞其能,通过对大量宗教文献资料的解读和研究,为吐鲁番的古代文明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画面。
相对而言,我们过去对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的历史背景却不甚了然,因为反映世俗社会政治事件、日常生活、经济状况的文书材料不多。直到80年代中叶以后,唐长孺先生领导的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编纂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公布了大量的属于高昌郡、高昌国和唐西州时期的历史文书,才大大推动了吐鲁番各个历史时期研究的进步。在这一大批首次系统公布的文书资料中,有关麴氏高昌国史的文书材料数量相当可观,远非德国、日本、英国所藏吐鲁番文书所可比。同时,新材料也带来新问题,许多过去没有见过的文字、制度、习俗、观念都需要解释,由此引起学术界一个研究高昌国史的小高潮。
孟君宪实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人,当他开始研究吐鲁番文书时,即把敏锐的目光,集中在高昌国史的资料上。孟君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在新疆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以后又到北京大学深造,受过系统科班的历史学训练。这样的学术经历,对于吐鲁番历史的研究是不无帮助的。作者既体察边疆地区之民情,抱有同情之了解,又摆脱地方主义之情绪,秉持学术之正路,我们阅读这本专著,不难看出其书是在了解中原相关制度、文化的前提下,以高昌为立足点,来研究高昌的历史,因此对于高昌国制度、文化特性的把握,就比较中肯,并不因为新材料而张大其词。
孟君此书,是在多年来陆续发表的论文基础上重编而成,章章节节,对高昌国史多有贡献。吐鲁番文书和敦煌文书一样,大多数都是零碎的历史片段记载,孟君治学,并不为残篇断简所累,能够从小处着手,而揭示高昌历史上的大问题。
1 有用 littlelux 2014-07-21 12:28:00
吐鲁番学、西域史、中西交流史入门读物
0 有用 冢虎 2024-10-05 23:25:05 广东
学术史意义。优点在于用了很多吐鲁番文书,缺点在于编排散乱无体系。
1 有用 刚刚 2017-10-28 02:43:29
对汉武帝西汉屯田高昌与唐太宗攻伐麴文泰的观点非常精彩。汉武帝正是因为邀请已经西迁的乌孙来此地,但乌孙不来才自己屯田于此,屯田的办法也是根据已有的在北地/朔方等地的屯田经验。唐太宗攻伐高昌是由于西突厥内部的斗争,不然无法解释高昌只有三万人口,侯君集却带领了十五万军队。
0 有用 智术师 2022-07-04 22:15:49
高昌史研究必读书目。本书的长处在于内容扎实,短处则是阅读体验颇为枯燥。
0 有用 KENSOU晖 2021-10-30 17:59:16
汉人在西域建立的小国,高昌国。总体来说还算不错,部分章节跳读,对墓志之类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