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版本的译者在前言中谈到托尔斯泰的《什么是艺术》,后者如此描述旧约中约瑟夫的故事:"the feeling contained in this story is so strong that all details except the most necessary...and therefore the story is accessible to all people...of all nations, ranks, ages..." 虽然没有简洁到经书那么极端,托描绘的死亡的确是他理想中的perfect narrative:纯净到近乎完美。正如死亡之概念本身,《伊凡》冲破了种族,文化和阶级的隔阂,成为了宗教性的超验经历。
1 有用 Z 2017-06-28 08:21:06
公司book club书目
0 有用 躲猫猫社社长 2017-10-13 15:44:58
Being-towards-death
1 有用 Joie 2021-12-19 12:29:04
Most ordinary and therefore most lifeless.
0 有用 龍叔 2024-02-15 23:43:26 美国
應該是我所讀到的最好的,關於死亡題材的小說。一個中篇小說所包含的思想和力度,不差於托翁自己的其它長篇小說。一個頗有名望的地方官僚的死亡,托翁的筆觸直接揭穿各種層面的華麗虛飾:法院系統的同事們各懷心思,父兄的輕視,夫妻離心,兒女的冷漠⋯⋯連續病痛的折磨下散亂的意識,顯示了華麗光鮮的人生,在本質上的無意義。這也許正是作者老年心境的自我寫照,他在晚年離家出走,客死異鄉車站,或許就是為了逃避類似於小說主人公的命運結局。在現實世界中人人難以解脫和救贖,通過文字或許可能⋯⋯中文書名叫做「伊萬·伊里奇之死」。
0 有用 斯塔夫罗金 2023-01-23 16:06:39 天津
Pevear & Volokhonsky的译本名气很大,不过未见比Alymer & Louise译本的阅读体验好很多,经常用一些倒装和省略谓语的句式,也许是相对更文学化的表达方式
0 有用 帷幔后面有天狼 2021-10-10 09:49:44
Very painful to read but it is thought-provoking indeed
0 有用 夏尔 2024-03-10 14:43:20 美国
我好喜欢托尔斯泰
0 有用 知更鸟杀手 2021-12-05 10:54:04
这个版本的译者在前言中谈到托尔斯泰的《什么是艺术》,后者如此描述旧约中约瑟夫的故事:"the feeling contained in this story is so strong that all details except the most necessary...and therefore the story is accessible to all people...of all nations, ranks, ages..." 虽然没有简洁到经书那么极端,托描绘的死亡的确是他理想中的perfect narrative:纯净到近乎完美。正如死亡之概念本身,《伊凡》冲破了种族,文化和阶级的隔阂,成为了宗教性的超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