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的书评 (126)

Babynumb Nada 2006-06-18 23:58:44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版

空中爆炸

"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遭厄运,也许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希望活下去。如果是这样,那就 让我们发出最后一声听了叫人胆寒、叫人毛骨惊然的吼叫吧,这是挑战的呼叫,是战斗的 怒号!悲伤,去它的!挽歌和哀乐,去它们的!传记、历史、图书馆和博物馆,去它们的 !让死人去吃掉死人...  (展开)
NULLAND 2014-04-21 11:27:30

亨利·米勒:作为讽喻的“性”

1 尊崇传统价值和古典文学——特别是玄学诗的大诗人T.S.艾略特,中年时期改宗英国国教,而且是最保守的高蹈教派,这意味着他的思想完全倒向唯灵主义。因而与他同时代的两位揭示肉体意志和性道德的小说家D.H.劳伦斯和亨利•米勒在立场上就与他明显格格不入。但是对这两位小说...  (展开)
2012-09-11 18:37:2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乔治·奥威尔评《北回归线》

现代人就像一只蜜蜂,在被肢解了以后仍旧继续吮吸果酱,好像失去腹部并不紧要。就是对这种事实的一些感悟,使得像《北回归线》那样的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还有更多这样的书出现)产生了出来。 《北回归线》是一部小说,或者不如说是一段自传,写的是住在巴黎的美国人——...  (展开)
项碧德 2013-11-15 20:27:12

逃向北回归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给正派人和流氓都出了一个难题。这本小说1934年在法国面世的时候,正派的评论家都忍不住给予它谨慎的赞扬,但又生怕别人会以为自己在欣赏书中的色情描写。而流氓们出于猎奇的需要,贪婪地阅读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词句,却感受到了一种他们从未理解过的...  (展开)
没溜儿 2008-11-05 12:08:16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版

《北回归线》:一个杂种的自传

忘了是谁讲过某电视台在一部译制片里将“I’m so wet”译成“我快哭了”的笑话,这几天开始全国公映的《007:量子危机》在某平面媒体上用“一刀未剪”做了做大的噱头。没有原著的对比,我不太清楚手里拿到的这本译著到底是“信达雅”般忠心耿耿还是被割的遍体鳞伤或面目全非。...  (展开)
刀叢中的小詩 2008-06-27 11:49:14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版

我只巴结妓女

【一】 当我在那里鬼混,我就会看见 一扇门和一些裸白色的大腿 如果我再转过身,是森林和黑森林 大口大口咽食着颓色的心脏 如果我聆听:一句伤感的独白 和一段快要背过气的音乐 如果我仅仅只是好奇,飞机从下水道 驶过,这又会是什么意思 【二】 当她们拼凑着手指小心翼翼...  (展开)
黄鹤楼下 2012-05-16 11:58: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巴尼•罗塞特:我们不谈钱

如果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筛选影响他日后职业的因素的话,那么对巴尼•罗塞特,我想这几点是至关重要的:1922年出生,父亲是银行家,迷恋亨利•米勒的小说。 因为出身于一个中产家庭,罗塞特有几乎被父亲送进一所思想极其自由的学校。 在那里,罗塞特出版了油印杂志《反对...  (展开)
RockDJ 2011-09-09 14:37:2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引用GEORGE ORWELL的一段评论

“米勒的作品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点是,他既不想推动历史进程前进,也不想把它往回拉,他只是忽视它。他比绝大多数'革命的’作家还坚信,西方文明终将灭亡;只不过他不觉得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罗马正燃烧的时候,他在闲逛,而且,跟绝大多数也在闲逛的人不同的是,他在闲逛的时候...  (展开)
米周 2012-05-29 05:08:3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回归之后,便是解放

《北回归线》到底有什么好读呢?初看起来尽是一些落魄艺术家和妓女的故事,甚至让人恶心。看完之后,《北回归线》给我的第一感受,竟然和我看后现代艺术的反应是一样的:这丫也能火?这丫也是艺术???我们下意识的去抵触这种对于丑陋的描写,因为它和我们心中固有的某种东西...  (展开)
往巴比伦 2012-01-31 14:37:3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稍显保守的翻译,细节处的缺憾

最初听说此书,提及者兴奋异常,像描述新大陆一样,奈何中文版断货,买了本英文来看——迅速发现水平不够,读着读着就不知所云了。只好转投中文电子版。最近重拾英文版,比照之下发现人大版的翻译总体而言趋于求稳,有些意思模糊婉转的地方他也译得很模糊,估计是力求中文看上...  (展开)
cen 2005-11-21 12:33:4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渐被遗忘

亨利米勒,似乎又是一位逐渐被人遗忘的个性作家。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了《面对一位超奇的名人》米勒访谈录,我早已忘记了他的存在。 人大出过亨利米勒的全集,但不知为何在市面上好像很少能见到了,也许他的文字确实有些裸露,确实有些晦涩。 找不到书,还好有网络,可以看到...  (展开)
非想 2015-03-01 21:08:49

《北回归线》:亨利米勒的地狱解剖

亨利米勒是那种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下流痞子,一个个人生活放荡多彩、文学风格又在文坛独树一帜的怪咖。在文学年代上处于一战后“迷惘的一代”,但较于正统地位的作家,他没有海明威硬汉派的责任和忧患,也没有菲茨杰拉德那种精致奢华下愁思,亨利米勒完全是野路子,裸衣上阵...  (展开)
刘北托 2020-07-28 02:47:03 Grove Press1980版

为什么要读Henry Miller

为什么要读Henry Miller?这个问题谁问谁傻逼。当然没有必要读Henry Miller。这就好像在问,为什么要拉屎。也就是说,Henry Miller的必要性,和拉屎的必要性差不多。如果没有必要拉屎,就没有必要读Henry Miller。所以说,没读过Henry Miller的人,就和没有拉过屎的人一样。那...  (展开)
Adoo 2012-03-17 10:01:00 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版

文化太监

捡起《北回归线》脱落的最后一页看完,不免有一些默然。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看过的很多书都曾有这样的感觉。但这一次却又有一点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静默中的歇斯底里。有一种不吐不快,吐了也不能畅快的无力。这他妈的发慌发堵的感觉。 老实说,看之前我已经做好了领...  (展开)
修复的薄码.AVI 2008-02-29 17:39:28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版

操蛋却不给卑鄙任何借口

  我是从空调噩梦开始读亨利米勒的,并不太读得下去,现在也没通读一遍。我只能读得进狂欢似的南北回归线和性×爱之旅。   在我看来亨利米勒是一场派对的领袖,派对主题是暴露并撕裂伤口。平常伤口代表丑陋,疼痛和屈辱,但这个派对上各种伤口,大的小的,流血的化脓的,...  (展开)
传奇☂ 2007-11-26 11:50:2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Henry Miller

“这是我在巴黎的第二个秋天……我没有钱,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希望。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年前,半年前,我还在想自己是个艺术家。现在我不再想了,我就这么活着。”  (展开)
南西 2007-03-21 15:38:2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关于一个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

1980年,我出生的那年,亨利·米勒死了,89岁,也算高寿。 差不多又过了十几二十年,我读到了一本名叫《北回归线》的书,简简单单一个开头断断续续差不多看了半年,没耐心,看不进去,就像现在看的这本《空调噩梦》一般,这就像跑步一样,总有一段很让人自我斗争...  (展开)
尻尻 2020-02-27 02:59: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炮梦婆娑也沧桑

他的书我第一次看,是在大三或大四(88-90年)在台北公馆金石堂书店翻阅的。我只看了一两页,浏览几句。 很多年后,00~10年间透过网络买了这本,也就是我当年在书店翻阅的这个版本。听说绝版了,那就来试着买一下,想拥有它。这次我还是只读了一两页,大概是前言或第一章。 我...  (展开)
Heidyroyal Tea 2015-10-12 23:51:47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一些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发现, 一个人可以仅凭悲哀和痛苦在巴黎生活!这是一种苦涩的滋养品,或许对于某些人这是最好的滋养品。不管怎样,我还没有落到穷途末路的地步,我只是在同灾祸调情而已。 我的人类世界已经死去。我在世上孑然一身,大街是我的朋友。 如果我像莫娜所说的真是一个伟大的人...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6条)

订阅北回归线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