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被发掘与挑拣,人们从声音、色彩、形态与硬度等多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评估。它们了脱离原初的环境——那些地点最后只剩下一个名字,但也正因石头自身的微观/微缩之尺度而能够指代更为寥阔的世界、拥有了“蕴千岩之秀”的能量,当然,这一切还是要首先归于人的意念(这是The Savage Mind和On Longing讨论的话题了,但总觉得赏石与这些都不太一样,与前言中作者列举的赏茶/竹/牡丹一类也不同)。自己很感兴趣的是时人对化石的认知,无论是硅化木还是鱼化石,以前总觉得化身/化现不过是古人精神世界中的缥缈之想投射到了现实世界而已,但在更大的、超越人类历史的尺度之上,世界便正是如此之“化”的。读这本也算了解了宋人对石头的另一种观念,希望自己未来的文章能为它留下一席之地(或许已经留下了)。
0 有用 rosemaid 2012-12-17 23:51:09
剛到此書,正好喜歡石頭,瞭解下,內心小資不是錯,當時不明宋徽宗為何喜歡各種異石,隨著玩物喪志的我越來越明白他了!只是作為亡國君只能被後人鞭撻了,作為帝皇各種嗜好也是奢侈,為國為民才是職責,順便生兒育女開枝散葉~(*^__^*) 嘻嘻……
0 有用 #1748 2022-09-24 09:40:24 北京
石头被发掘与挑拣,人们从声音、色彩、形态与硬度等多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评估。它们了脱离原初的环境——那些地点最后只剩下一个名字,但也正因石头自身的微观/微缩之尺度而能够指代更为寥阔的世界、拥有了“蕴千岩之秀”的能量,当然,这一切还是要首先归于人的意念(这是The Savage Mind和On Longing讨论的话题了,但总觉得赏石与这些都不太一样,与前言中作者列举的赏茶/竹/牡丹一类也不同)。自己很感兴趣的是时人对化石的认知,无论是硅化木还是鱼化石,以前总觉得化身/化现不过是古人精神世界中的缥缈之想投射到了现实世界而已,但在更大的、超越人类历史的尺度之上,世界便正是如此之“化”的。读这本也算了解了宋人对石头的另一种观念,希望自己未来的文章能为它留下一席之地(或许已经留下了)。
0 有用 柠檬片月🍋🌛 2022-09-24 18:28:20 北京
没去过苏州看过奇石,这本书的趣味性就减了一半,读完也不容易记住。唯独对东坡雪浪石心向往之。
0 有用 槁榆 2022-09-12 17:46:53 上海
早点看我论文第六章就不会写的这么烂了
0 有用 敢。 2023-04-23 20:29:37 浙江
中华生活经典
0 有用 ¥ 2020-12-05 19:17:48
书的排版加分不少
0 有用 三周華不注 2023-04-11 15:29:55 湖南
刷过一遍,套用喜欢石头的阿呆的话,懂得生活情趣的古人可谓是“ノーイシ ノーライフ”。后来在某社区公园散步时看到那平平无奇(或者说很劣质)的黄蜡石、花岗岩假山,真是一言难尽,审美倒退五千年,果然文化还得靠江浙。
0 有用 君迁 2016-05-22 10:28:25
赏古人雅趣也是有趣,书中图谱值得临摹。
0 有用 北溟 2019-06-02 21:16:25
古人的雅致生活
0 有用 意之所至 2022-12-22 21:16:35 江苏
序言写的挺好的,石头的介绍上也还可以,总觉得差了点啥,大概是不够丰满吧
0 有用 睡在树上了 2017-06-06 14:55:03
查宋朝的资料偶而见之。宋代奇闻异事真有趣,人多奇志,堪比唐传奇啊。像是回到了小学时代,在小溪小河边还有学校的沙堆处找漂亮的石头,沙子里有亮晶晶的小颗粒,养在水里。苏轼也玩石哦,发现苏轼越来越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