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江绪林 2013-03-29 00:06:46

    觉得蛮真实,时代大约与但丁同期。写作具有航海家特有的严谨性。那种世界眼光,让人钦佩。或许有些以讹传讹之处,但却没有迷信的色彩。

  • 0 鹿柴 2008-05-23 15:39:24

    2006-1-20初次阅毕

  • 2 蜉蝣 2013-05-14 09:57:54

    商人写游记的几多无趣。

  • 0 阅微草堂 2013-02-21 14:40:45

    第一个汉学家,汉学在国外最经典的祖师! 但是这本书不是马可波罗写的,而是他在监狱里让另一个人写的,而且,本书开始看做是纯粹的假的,一波三折的命运。。。 里面还有宗教的浸润,想想到宗教那时候的威力。书,永远都是一个被控制的东西

  • 0 Chara 2010-07-21 17:37:07

    鉴于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给四颗星

  • 0 Tina 2013-07-15 05:32:06

    苏州和吴州城

  • 0 路過米拉 2011-04-22 22:24:38

    作者和译者都不大靠谱,当八卦轶闻看过就好。

  • 0 carolqian 2014-10-23 22:34:28

    文字一般,枯燥无味。不过作为几百年前西方了解东方的窗户,亦能窥见当时的社会。

  • 0 燕辞归 2021-12-08 22:07:47

    假定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并且曾到中国南方走过一趟,那么,这本游记就更能证明后世瞿秋白的“镜面钟身之喻”——对他者形象的反映,与“我”的主观有关。马可波罗是商人,故而其游记不比学者的有学理性,也不比文人的有艺术性,他更多关注的是商业相关信息,每到一地,辄不厌其烦记录物产、商贸、市场等,并详细记下各种数字。相对地,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则缺漏较多,模糊较显。马可波罗还有一重身份——基督徒,所以,除商业外,他还注重宗教信息的记录,其注重甚至到了多到出现错误的程度,譬如到处都是聂斯托利派基督徒,又比如写中国时,人人都是佛教徒,但因儒家与宗教模式差别较大,就被忽略不记。马可波罗如此记载,应当还与欧洲一直具有的扩张性有关——对外扩张以获取经济利益与更多基督徒。

  • 0 ︷...゛锦年. 2022-06-11 12:11:28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代名词,这种意义更为重要。

  • 0 北畠显家 2023-06-09 01:49:40 黑龙江

    ……三分给历史意义

  • 0 神的孩子 2016-05-09 15:58:13

    青少年读物,对成人来说过于浅显,通篇简述了马可波罗父子的游历。

  • 0 Hi~ 2019-11-17 12:59:59

    《伟大的思想》版本 太有趣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人,世界观相差可以如此之大,又有趣。

  • 0 鲁西狂人 2020-07-18 12:23:23

    实在是怀疑马可·波罗有没有到过中国,说东南亚吃人还能理解,福建那个时候还吃人吗?中国和日本真的黄金遍地吗?文字枯燥无味,描写城市千篇一律。可能真的像网上所说,马可·波罗只是道听途说罢了,然后在监狱里闲得无聊向鲁思梯谦吹牛逼。

  • 0 游八极 2021-01-14 22:37:22

    真假糅合在一起。记录的角度跟中国史书不同,能想象到古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0 歌辞 2020-07-18 10:51:52

    江湖骗子,马可·波罗。

  • 1 啊这 2015-05-24 23:18:26

    看到了印度洋上的女国传说。

  • 0 LTX 2017-03-19 15:42:32

    2017已读17。比较空泛的记叙,其价值完全在于史料,文学性什么的还是算了吧,课程阅读用。书中对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风俗的描绘较有看点。

  • 0 牙羽獠 2014-10-15 08:54:44

    http://www.beduu.com/read-56_4.html 不知是不是我在线读的版本。大半夜地趴着读完这书,我也是很拼的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