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的原文摘录

  • 建筑物的形式和风格总是要适应构成它的材料和结构方式的。但一种形式和风格在长期实践中定型、成熟之后,为人们所习惯,就具有惰性。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或结构方式建造房屋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旧形式。这就在旧的形式和风格同新的材料和结构技术之间产生了矛盾。但这个矛盾是变化着的,只要新的材料和技术确乎是先进的,或者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的,它就必定要逐渐抛弃旧的形式和风格,获得相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这个过程在建筑发展史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有时候,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促进这个过程,有时候延缓它,但这个过程是客观必然的。 当然,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总是要反映人们的审美习惯的,纪念性建筑物则还有一定的艺术任务。但是,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关于建筑审美习惯又是在利用一定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条件下,经长期的建筑实践而形成的。建筑的实践,本质上是物质生产过程,它离不开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要经济,要合理,要适用,要便于施工。因此,关于建筑的审美习惯,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对建筑的理性判断,而不仅仅是形象判断。脱离理性判断的形象判断是初步的、低级状态的,它不可能形成为稳定的社会审美习惯。因此,当建筑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真正原则性的变化时,从事设计的人的任务,不是使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去适合旧的审美习惯,而是用于创新,在实践中目标明确地探索能够经济地、合理地充分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潜力的新形式和新风格。有志者总是时时会感到抱残守缺的保守势力的阻碍,但是,登高望远,纵览历史的长河,则青山遮不断,毕竟东流去,前进、革新是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 纪念性建筑有它的艺术任务,但把这任务交给木质构架,交给石质梁柱,交给券拱结构,它们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完成这个任务。艺术的主题,它的思想内容,会对风格提出要求,但它们本身不是风格,风格包含在表现它们的方式之... (查看原文)
    杨园卡拉特拉瓦 2赞 2012-11-26 20:33:26
    —— 引自第9页
  • 18世纪上半叶的超级巴洛克简直是狂乱的。一棵柱子可以有几个柱头,柱身痉挛地扭曲着,断折的檐部和山花像碎片一样埋没在乱七八糟的花环、涡卷、蚌壳等等之中。形式和构图变化突兀,不遵从任何理性的逻辑,一切都不稳定、混杂、毫无头绪。典型的例子是格兰纳达的拉·卡都牙圣器室(Sacristy de la Cartuja,1727 ~ 1764年)的内部。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3-02-19 09:43:07
    —— 引自第230页
  • 西班牙建筑的总体特征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银匠式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15-16世纪住宅特征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埃斯库里埃尔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超级巴洛克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西班牙的古典风格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2:45:16
    —— 引自第226页
  • 16世纪初:市民建筑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16世纪末-17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18世纪:德意志巴洛克和洛可可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17-18世纪:简洁平易的新风格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18世纪末-19世纪后半:德意志古典复兴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19世纪上半页:哥特复兴 (查看原文)
    幻蓝 2赞 2019-01-29 13:29:14
    —— 引自第231页
  • 两种形式主义倾向 (查看原文)
    幻蓝 1赞 2019-01-23 10:18:32
    —— 引自第164页
  • 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 (查看原文)
    幻蓝 1赞 2019-01-23 10:18:32
    —— 引自第164页
  • 道利亚府邸 (查看原文)
    幻蓝 1赞 2019-01-23 10:18:32
    —— 引自第164页
  • 广场 (查看原文)
    幻蓝 1赞 2019-01-23 10:18:32
    —— 引自第164页
  • 建筑理论 (查看原文)
    幻蓝 1赞 2019-01-23 10:18:32
    —— 引自第164页
  • 正在这时形成的市民文化因此更多地渗透到教堂建筑中去。市民文化也已经改变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市民们从信仰救世主转向信仰圣母。耶稣基督是严厉的最后审判者,使人望而生畏,而圣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使人满怀得救的希望。教堂成了“无情世界的感情”。城市主教堂极大多数是献给圣母的......市民们在里面举办婚丧大事,教堂世俗化了。他们希望主教堂是美丽的,是欢乐的,是生气勃勃的。 (查看原文)
    K 1赞 2020-08-30 16:17:57
    —— 引自第114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