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文言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个名称相互依存,互为对立面:因为提倡照口语写,所以以传统为对立面,并称作文言;因为一贯用脱离口语的书面语写,所以以革新为对立面,并称作白话。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两者的内涵和关系相当复杂,以下分章节解说。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张先生的作品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顺生论》、《文言常识》等行于世。
平实,对文言和白话的的看法基本延续五四一代的看法,真正做到了把“观点”融化成了“常识”
长知识!
很好的书籍,值得一读。
很平实的语文书。读了我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很不像话,而我读的有些文字实在太不像话了。
学习文言文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学习的话,以阅读为目的,写没必要也学不会。
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学著作。
不是所有古代的文字都是文言。
孰是孰非看分析
张中行先生对于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梳理得很透彻 虽不能说深入浅出 但是却井井有条,受益匪浅 文言文的起源,发展,类型 白话文的特点,种类,未来 张老都有很独到的见解 不失为了解白话与文言的一本可读之书
> 更多短评 14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14人在读
> 126人读过
> 227人想读
订阅关于文言和白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羊 2017-01-16 14:22:37
平实,对文言和白话的的看法基本延续五四一代的看法,真正做到了把“观点”融化成了“常识”
0 有用 非著 2019-02-24 01:49:12
长知识!
0 有用 taihang 2009-10-23 15:41:31
很好的书籍,值得一读。
1 有用 口口人口 2009-08-23 00:17:25
很平实的语文书。读了我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很不像话,而我读的有些文字实在太不像话了。
0 有用 SSXY 2020-04-10 16:21:31
学习文言文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学习的话,以阅读为目的,写没必要也学不会。
0 有用 阿甄 2020-05-16 16:45:12
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学著作。
0 有用 SSXY 2020-04-10 16:21:31
学习文言文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学习的话,以阅读为目的,写没必要也学不会。
0 有用 早阳飞 2020-04-07 20:03:49
不是所有古代的文字都是文言。
0 有用 请叫额聂小仙儿 2020-04-07 18:01:44
孰是孰非看分析
0 有用 张学勤 2019-08-07 18:52:43
张中行先生对于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梳理得很透彻 虽不能说深入浅出 但是却井井有条,受益匪浅 文言文的起源,发展,类型 白话文的特点,种类,未来 张老都有很独到的见解 不失为了解白话与文言的一本可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