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书评 (21)

《红楼梦》中那些有趣的细节
文/王墨墨 近来重读《红楼梦》,又在一些细节处有了新发现。这些有趣的小细节不同于贾府开夜宴时专门请众人讲的笑话,也不是凤姐有意逢迎贾母而说的俏皮话,更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识趣凑趣和洋相百出,而是融入在众人琐碎的生活细节中的只言片语和些微动作。这些合理而贴切...
(展开)

说道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开篇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结尾说“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不知道各位红学家怎么评论或者别人看过是什么感觉,但我看完后觉得高鹗续的后四十回真的没有辜负曹雪芹。 最后说来总是“假语村言”,这四个字出现的时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不论“...
(展开)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最喜欢看《西游记》六小龄童版的看了无数遍,但每逢电视放《红楼梦》的时候看着林妹妹总是哭哭啼啼,宝玉也没有个男子汉样子,从没认真细看过,觉得四大名著中它既没有《西游记》那般有趣有意,也没有《三国》那般有谋有志,也不像《水浒传》那般有情有义,不过是深宅大... (展开)
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贾府
2020.10.08 红楼梦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程高本,听读完也没看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只有贾政雪地里追宝玉和一僧一道时有一句环境描写:白茫茫的雪地。本来觉着只读前八十回就够了,后四十回已经不是作者本意。还是好奇,读完了全本。感觉高鹗续写的人物命运和作者原意和书中...
(展开)

薛宝钗 vs 林黛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顾城评薛宝钗“生性空无”,“并无所求”。 还有人说喜欢林黛玉的随心所欲,不喜欢薛宝钗的世故精明。 在我看来,宝钗黛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脚踏实地,勇于承担自己的角色所肩负的责任。后者仰望星空,满怀理想主义与伤春的感性。 宝钗的脚踏实地是有缘故的。薛家... (展开)
谁还没读过红楼梦呢?
耐着性子把红楼梦看了一遍,很难得有这空闲时间。 一、衰败 红楼梦讲的是贾府的衰败史。繁荣昌盛到家破人亡。叫人不胜唏嘘。有两场丧事是对比,秦可卿的大操大办和贾母的混乱不成样子。都是王熙凤操办的,之前威风凛凛,后来的委屈到呕血。不仅是贾府衰败,就连亲戚家也都败落...
(展开)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红楼梦》至尤三姐拿鸳鸯雌剑往项上一抹,才觉开卷第一回“使闺阁昭传”所言不虚,再读到柳湘莲因尤三姐自刎而出家,更觉“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乃悼红轩主人肺腑之言。柳湘莲倒也应了那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柳湘莲出家与贾宝玉八十回后出家... (展开)
【悲喜千般同妙幻,古今一梦尽荒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都说少不看红楼。在这个年纪,这个阶段我也终于鼓起勇气翻开了这部煌煌巨著 它无愧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水浒的义薄云天,三国的纵横捭阖,西游的光怪陆离,相比于大观园里的点点女儿泪又算的了什么? 在这大荒山无稽崖上,除了灵魂,除了性情,除了那一个个“情痴情种”,还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