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膜拜,但后面接受无能.....
开头惊艳,后面实证分析有些不着谱啊,完全无视国民政府重整经济,振兴国力的主观努力与客观成效,最简单的不看中国工业,国防,领土主权等方面的进步,仅仅盯着银行盈利率,金融市场是不是信用扩张的厉害而否定整个金融措施,实在有些舍本逐末,当然可以说这是从学科视角出发。但是,作者一面之序言大谈西方理论过于理性不符合中国实际,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中国近代无限政府并非考虑经济目标而是为政治考量更多。这固然是切中肯綮,... 开头惊艳,后面实证分析有些不着谱啊,完全无视国民政府重整经济,振兴国力的主观努力与客观成效,最简单的不看中国工业,国防,领土主权等方面的进步,仅仅盯着银行盈利率,金融市场是不是信用扩张的厉害而否定整个金融措施,实在有些舍本逐末,当然可以说这是从学科视角出发。但是,作者一面之序言大谈西方理论过于理性不符合中国实际,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中国近代无限政府并非考虑经济目标而是为政治考量更多。这固然是切中肯綮,但全书展开还是奉西方经验为圭臬,就经济谈经济…… (展开)
非常好的作品,国内学者的作品都有一个优点,就是条理清楚,一是一二是二,这本书尤其如此,把金融制度变迁这件事讲得非常清晰。
> 5人在读
> 17人读过
> 56人想读
订阅关于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1 2022-04-30 21:51:24
膜拜,但后面接受无能.....
0 有用 尘埃落定 2019-03-26 22:00:00
开头惊艳,后面实证分析有些不着谱啊,完全无视国民政府重整经济,振兴国力的主观努力与客观成效,最简单的不看中国工业,国防,领土主权等方面的进步,仅仅盯着银行盈利率,金融市场是不是信用扩张的厉害而否定整个金融措施,实在有些舍本逐末,当然可以说这是从学科视角出发。但是,作者一面之序言大谈西方理论过于理性不符合中国实际,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中国近代无限政府并非考虑经济目标而是为政治考量更多。这固然是切中肯綮,... 开头惊艳,后面实证分析有些不着谱啊,完全无视国民政府重整经济,振兴国力的主观努力与客观成效,最简单的不看中国工业,国防,领土主权等方面的进步,仅仅盯着银行盈利率,金融市场是不是信用扩张的厉害而否定整个金融措施,实在有些舍本逐末,当然可以说这是从学科视角出发。但是,作者一面之序言大谈西方理论过于理性不符合中国实际,另一方面又注意到中国近代无限政府并非考虑经济目标而是为政治考量更多。这固然是切中肯綮,但全书展开还是奉西方经验为圭臬,就经济谈经济…… (展开)
0 有用 雨来 2018-08-06 17:42:03
非常好的作品,国内学者的作品都有一个优点,就是条理清楚,一是一二是二,这本书尤其如此,把金融制度变迁这件事讲得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