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V•布什提交给总统的科学报告,回答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有关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四个问题。报告和附件中广泛的讨论了政府和科学的关系,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扩大就业机会,修订专利法和税法,如何培养和选拔人才等问题,它既是一份科学政府的文献,也是一份科学社会学的文献。
读者对象:供一般读者使用参考。
作者简介 · · · · · ·
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
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
“曼哈顿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指导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和日本原子弹投射。又被尊称为“信息时代的教父”,信息论之父香农是他的学生。
其应罗斯福总统要求写就的《科学,无尽的前沿》规划了战后美国科学发展的蓝图,依据他的提议设立的科研机构和执行的科技政策保证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
拉什·D·霍尔特(Rush D. Holt)
美国科学促进会前首席执行官
目录 · · · · · ·
前言(1980)
导言(1980)
前言(1960)
导言(1960)
呈文
罗斯福总统的信
报告的概要
第一部分绪言
科学进步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是政府应当关心的事情
政府与科学的关系——过去和未来
必须保障探索的自由
第二部分向疾病作斗争
战争时期
和平时期
尚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广泛的和基础的研究
特殊问题的协同攻关
行动是必要的
第三部分科学与公共福利
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科学与就业机会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的中心
政府内的研究工作
工业研究
科学情报的国际交流
特别需要联邦资助
一项计划的费用
第四部分更新我们的科学人才
问题的性质
一份警告的摘录
战争时期的空缺
改善质量
消除障碍
一定不许丧失穿军装的这一代人
一项计划
第五部分科学的复苏问题
为战争而动员科学的后果
应该迅速取消安全限制
需要协调
一个管理公开资料的委员会
应该鼓励出版
第六部分达到目的的方式
政府的新职责
机制
五项基本原则
军事研究
国家研究基金会
I.目的II.成员III.组织IV.职责
V.专利政策VI.特殊的权威VII.预算
国会的行动
附录
附录一所咨询的委员会
附录二医学顾问委员会的报告
主任:W.W.帕尔默博士
附录三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的报告
主席:I.鲍曼博士
附录四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的报告
主席:H.A.莫伊博士
附录五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
主任:I.斯图尔特博士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导言(1980)
前言(1960)
导言(1960)
呈文
罗斯福总统的信
报告的概要
第一部分绪言
科学进步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是政府应当关心的事情
政府与科学的关系——过去和未来
必须保障探索的自由
第二部分向疾病作斗争
战争时期
和平时期
尚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广泛的和基础的研究
特殊问题的协同攻关
行动是必要的
第三部分科学与公共福利
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科学与就业机会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的中心
政府内的研究工作
工业研究
科学情报的国际交流
特别需要联邦资助
一项计划的费用
第四部分更新我们的科学人才
问题的性质
一份警告的摘录
战争时期的空缺
改善质量
消除障碍
一定不许丧失穿军装的这一代人
一项计划
第五部分科学的复苏问题
为战争而动员科学的后果
应该迅速取消安全限制
需要协调
一个管理公开资料的委员会
应该鼓励出版
第六部分达到目的的方式
政府的新职责
机制
五项基本原则
军事研究
国家研究基金会
I.目的II.成员III.组织IV.职责
V.专利政策VI.特殊的权威VII.预算
国会的行动
附录
附录一所咨询的委员会
附录二医学顾问委员会的报告
主任:W.W.帕尔默博士
附录三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的报告
主席:I.鲍曼博士
附录四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的报告
主席:H.A.莫伊博士
附录五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
主任:I.斯图尔特博士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以牺牲社会科学、人文学和其他对国民福祉至关重要的研究为代价来发展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科学人才发现和发展委员会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阐述如下: 因此,作为公民,作为优秀公民,在研究眼前问题,即科学人才的发现和发展时,我们必须牢记国民整体福利之需要。我们不能将整个国家的最杰出人才以极端的比例吸收到科学和技术中,因为这样的规划会损害整个国家,实际上也会给科学招致损害……科学不能依靠自身单独存在。 年轻人的高级才能可运用至多个领域,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压力和回报所决定的。当我们精心挑选具有科学才华的青年才俊时,很明显,巨额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不成比例的货币和其他形式回报,都可能会把更多的高级人才吸引到科学领域,但这样做却会对国家和科学造成严重的损害。科学人才的发现和发展计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其他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级人才的数量永远无法满足国家的所有需要;我们不应当将超出科研需求的过多高级人才吸引到科学领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科学人才的革新 080 -
进行基础研究并不考虑实际目的。它产生的是一般性知识以及对自然及其规律的理解。尽管无法对任何一个问题给出完整具体的答案,但这种一般性知识提供了解答大量重要实际问题的方法。应用研究的功能就是提供这样完整的答案。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可能对其工作的实际应用完全不感兴趣,但是如果基础科学研究长期遭到忽视,工业研发的进展也终将陷入停滞。 基础科学的特性之一是它能开辟出多种引发进步成果的途径。许多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出自截然不同的实验本意。从统计学上讲,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发现都是某些基础科学研究的结果。任何一项特定研究的结果都无法被准确预测。 基础研究会带来新知识。它提供的是科学资本,是所有实际知识应用的源头活水。新产品和新工艺并非完全成熟。它们都建立于新的原理和概念之上,而这些新的原理和概念则源自最纯粹的科学领域的研究。 今天,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引领者,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真理。19 世纪,美国人以欧洲科学家的基础发现为主要依托,便可以凭借其机械发明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发展,但如今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能如何,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也会非常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科学和公共福利 06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科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科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6 条 )

科学:无尽的前沿,几代人的努力,中美差距依然存在
4月底,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绝美“项链星云”影像。在探索宇宙的旅程中,似乎只能唯“NASA”是瞻,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局面呢?众多原因中,绝对绕不过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 一个电视剧片段的隐喻 有一个电视剧的片段是这样: 哥哥拿着弟弟最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


《科学:无尽的前沿》:从国家层面看基础科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年岁的增加,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变成了切切实实的真理。特别是近年来,电子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生物医药等行业收益巨大,无不展现着科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科技的进步相较,先看到经济的... (展开)
铁幕之上,仍回荡着无尽前沿的回响
美国参议院6月8日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提出一个金额高达2500亿的庞大科技投入计划。国内关注这一法案已久,因为这项法案明面的目的是要保持美国科技直到21世纪中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但明眼人均能看出它暗含了一个重要竞争对象即中国,国内普遍将它解读为一项全...
(展开)

书评《科学.无尽的前沿》
中美博弈注定是我们这一代无尽的话题,此书能让我们很好的了解美国创新发展体系的哲学根源。正如我一直坚持哲学是个人发展的根基一样,基础科学是实用科学的根基。全球化带来共赢的一面,也注定有些双边和多边发展矛盾无法化解,除非建立像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提到的某...
(展开)

《科学:无尽的前沿》书评
范内瓦·布什 (Vannevar Bush),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之一。“曼哈顿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指导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和日本原子弹投射。又被尊称为“信息时代的教父”,信息论之父香农是他的学生。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范内瓦·布什在1944年末收到指令,于1945年7月...
(展开)

时代的方向,科学思想的顶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以报告的形式来讲述针对罗斯福总统在信中所提的重大问题从科学和公共福利、科学人才的革新和回归等问题的分析,指明了未来科学的长期发展方向。 全文系统地分析了科学对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要重视基础研究,给予科研工作者高度的研... (展开)
科学,是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科学:无尽的前沿》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范内瓦·布什于1945年7月,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发表,这篇报告为战后的美国的国家创新体制和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0多年来,它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一直在引领20世纪美国科学的高速发展,报告中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7.7分 801人读过
-
ACLS Humanities E-Book (200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科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u200810512 2012-06-14 10:47:26
高瞻远瞩,为什么我们中国至今缺少这样有科学前瞻能力的大师呢!
0 有用 17号元素 2018-01-24 16:29:17
美国科技政策最经典的报告。报告其实是回答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的4个问题。布什最后的报告是采纳4个委员会分报告的集大成者,而4个委员会都由专业人员组成。这样写不出好报告才怪呢。
2 有用 新鲜的笨鱼 2013-10-18 17:41:17
去美国拿奖学金读书的人都要感谢这个作者。
0 有用 Mr.Yoghurt 2020-07-03 17:35:34
此书应重译发行
0 有用 saiki 2021-01-05 12:00:17
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1月17日向时任OSRD主任的V.Bush提出了关于科学研究发展的四问,然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离世,作为那四问回答的报告于该年7月由V.Bush呈交继任总统杜鲁门。该书即为V.Bush所呈报告。 难以想象,这样一份精巧构思、内容详实的报告竟是在半年内完成的。报告建立在对医学顾问委员会、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和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提... 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1月17日向时任OSRD主任的V.Bush提出了关于科学研究发展的四问,然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离世,作为那四问回答的报告于该年7月由V.Bush呈交继任总统杜鲁门。该书即为V.Bush所呈报告。 难以想象,这样一份精巧构思、内容详实的报告竟是在半年内完成的。报告建立在对医学顾问委员会、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和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建议。经过国会的长期争论,终于在5年后,即1950年5月,杜鲁门总统才签署国家科学基金会法。 报告不仅从操作层面对国家科学基金会进行详尽说明,还花大量笔墨阐释为何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职责需由政府承担。 懂理工科的研究员仅仅能是科学家,文理兼修才能成为改变历史的人物。 (展开)
0 有用 太皓 2023-02-20 23:06:11 广东
简短 有力
0 有用 加藤惠 2023-02-16 21:45:51 江苏
需要写个长书评。这个报告放回1945年的语境里,可写的东西可太多了。
0 有用 LieN 2022-05-27 15:27:38
即便布什模式本身在后来遭受了批评,但其对科学研究敏锐的感知与高度的重视,都使得科学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0 有用 hotfly 2021-04-20 20:59:47
1945年万尼瓦尔•布什博士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1985年中科院科技战略研究所翻译为中文内部参考,2003年正式出版。为了回答总统的四个问题(刺激商业、斗争疾病,支持研究,培养人才),作者阐述了事务的本质,也调研了现状,抛出了观点。作者特别提出,科学不能吸引太多的人才,有的政策建议无法给原因,真诚得令人尊敬。
0 有用 saiki 2021-01-05 12:00:17
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1月17日向时任OSRD主任的V.Bush提出了关于科学研究发展的四问,然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离世,作为那四问回答的报告于该年7月由V.Bush呈交继任总统杜鲁门。该书即为V.Bush所呈报告。 难以想象,这样一份精巧构思、内容详实的报告竟是在半年内完成的。报告建立在对医学顾问委员会、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和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提... 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1月17日向时任OSRD主任的V.Bush提出了关于科学研究发展的四问,然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离世,作为那四问回答的报告于该年7月由V.Bush呈交继任总统杜鲁门。该书即为V.Bush所呈报告。 难以想象,这样一份精巧构思、内容详实的报告竟是在半年内完成的。报告建立在对医学顾问委员会、科学与公共福利委员会、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委员会和科学情报出版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建议。经过国会的长期争论,终于在5年后,即1950年5月,杜鲁门总统才签署国家科学基金会法。 报告不仅从操作层面对国家科学基金会进行详尽说明,还花大量笔墨阐释为何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职责需由政府承担。 懂理工科的研究员仅仅能是科学家,文理兼修才能成为改变历史的人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