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著名作家张炜在短短三四年中,继《九月寓言》之后又出手的一部长篇力作。
小说描述了曲府和宁家这两大家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的浮沉兴衰,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这是一部传奇式的惊心动魄的家族史,主要由家族史,现实斗争和感情倾诉三大块组成,写得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作品中的几代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理想的追求,历经艰难困苦,付出了爱情,鲜血甚至生命,依然忍辱负重,前赴后继,表现了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部小说分上下两卷,是一个浓缩了的构架。所写的人物,大都是形象逼真鲜明。华美,凝练而又质朴,圆熟的文笔,则有其独特的色彩,耐人咀嚼。小说的主要情节又巧妙地实现了由历史向现实的转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具有凝重的思想内涵。
家族的创作者
· · · · · ·
-
张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炜,1955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0年开始创作,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茹七种》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玉米》、《融入野地》、《夜思》等。现已出版《张炜作品选》五卷。现为山东作协专业作家。
目录 · · · · · ·
喜欢读"家族"的人也喜欢 · · · · · ·
家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日记(1996年5月)
1996年5月15日 读张炜小说《家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小说。把写作定位于“虚构”、“叙事”。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似不必过于拘泥。读这个小说使我感到激情才是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 1996年5月18日 这是让人读了感到疼痛的小说。叙事节奏小小的跳跃显出了小说家的自信。小...
(展开)

不算书评吧,只是十年后重读的记录
换了工作地点,改成了坐地铁上下班,路上难得有了时间看书。那天加班从单位出来,在地铁看着书,突然地就被一些字句戳中了——“其实有那么一天我会弄懂世上所有大同小异的故事。上帝编造这一类故事时,想象力是如此的贫乏”——十年之前我是不记得书中这句话的,现在,反而是...
(展开)

一本诗的描写,遥远的马驹
如果一个人在诞生之前就能洞悉了命运,那他会怎么样抉择呢?用尽一生都在感悟,却深陷一种不可名状的迷茫之中,命运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用诗一样的语言,用风一样的轻盈,大地一样的厚实。张炜用一种悲歌式的故事讲诉那朵孕育着芬香的玉兰花。 文中反复出现的马驹,无论是父亲...
(展开)


为你写的散文诗 ——致《家族》
白玉兰、栀子花,春天芬芳得像你的头发。 《家族》写的是一幕悲剧,也只有悲剧能给人带来巨大的震颤。作者行云流水地写就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宁珂和“我”父子两代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平原山区上两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到灭亡为人物命运的经纬,描摹战争年代的历史图景,热情讴歌...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7.8分 201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0)8.1分 144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家族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晦涩眼影 2021-04-17 13:23:41
动不动就扑在怀里摸头发,动不动额头吻一下,动不动就是类似“哦,我的孩子”,“唔,是吗?”这种既像是琼瑶电视剧台词,又像是欧美电影里的中文字幕一样的语句,实在太装了,说像女版严歌苓,我也是赞同的。 故事本身就没有任何吸引力,还写得如此拖沓,语言平平无奇,动不动一大段肉麻的抒情,相当乏味。 背景总是遮遮掩掩,起初还以为是辛亥革命,这种对时代背景的暧昧处理,直接导致故事悬空,读起来始终落不到实处。背景基... 动不动就扑在怀里摸头发,动不动额头吻一下,动不动就是类似“哦,我的孩子”,“唔,是吗?”这种既像是琼瑶电视剧台词,又像是欧美电影里的中文字幕一样的语句,实在太装了,说像女版严歌苓,我也是赞同的。 故事本身就没有任何吸引力,还写得如此拖沓,语言平平无奇,动不动一大段肉麻的抒情,相当乏味。 背景总是遮遮掩掩,起初还以为是辛亥革命,这种对时代背景的暧昧处理,直接导致故事悬空,读起来始终落不到实处。背景基础的缺失,又导致故事虚化,而作者和故事情节一样乏味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又难以弥补这个缺失,结果不仅乏味,甚至味同嚼蜡。 (展开)
0 有用 denovo 2005-11-19 02:20:29
多年没看过这样的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