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乔纳森·布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elf
译者: 陈浩莺
出版年: 2004-09-01
页数: 26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ISBN: 9787115126214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elf
译者: 陈浩莺
出版年: 2004-09-01
页数: 26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ISBN: 978711512621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多年来这些变化中的概念和心理学自我研究的价值。而且进一步描述了对这个日益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其他的解释。新的研究和概念与传统的和经典的交织在一起,自我概念和很多其他的现象的关系得以通过仔细挑选的研究调查和广泛的学术探索而被加以解释。作者编写了一本使具有非常不同背景和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够理解的著作。
本书的对象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还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的辅助材料或者作为自我的专题课教材。
作者简介 · · · · · ·
乔纳森·布朗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1986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与自我有关的文章,并且是国家科学基金中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奖获得者。他当前的研究兴趣在于探索自尊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反应。他的业余时间全部被用在了打网球上。
目录 · · · · · ·
序
前言
第1章导言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
本书综述
总结
第2章自我的性质
宾我的性质
自我知觉,自利和自卫本能
主我的性质
总结
第3章寻求自我认识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来源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
总结
第4章自我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理论
自我发展过程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
总结
第5章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自我认识表征
自我认识的激活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总结
第6章行为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自我与自我调节
成就领域的应用
自我调节失败
总结
第7章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的性质
塑造期望的印象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
总结
第8章自尊
什么是自尊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应用和反思
总结
第9章抑郁
主要概念
抑郁的自尊模型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抑郁的归因模型
抑郁的注意过程
总结
第10章错觉与健康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与潜在的危害
总结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前言
第1章导言
心理学家所指的自我
美国心理学界的自我研究
本书综述
总结
第2章自我的性质
宾我的性质
自我知觉,自利和自卫本能
主我的性质
总结
第3章寻求自我认识
开始寻求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来源
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对引导寻求自我认识的动机的修正
总结
第4章自我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理论
自我发展过程
一生中的自我发展
总结
第5章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自我认识表征
自我认识的激活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总结
第6章行为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自我与自我调节
成就领域的应用
自我调节失败
总结
第7章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的性质
塑造期望的印象
自我展示和内向性自我概念
自我展示与社会行为
总结
第8章自尊
什么是自尊
自尊的性质和起源
自尊与对评价性反馈的反应
应用和反思
总结
第9章抑郁
主要概念
抑郁的自尊模型
贝克提出的抑郁的认知理论
抑郁的归因模型
抑郁的注意过程
总结
第10章错觉与健康
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
积极的错觉与心理健康
积极错觉的局限性与潜在的危害
总结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抑郁倾向的个体普遍持有的三类自我理想:(1)过分要求被爱,被欣赏,被赞美,被尊重(2)过分要求强壮,有能力,成功以及独立(3)过分要求优秀,有爱心,有道德,贞洁 (查看原文) -
我们真正的样子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1:个性影响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看法 2: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影响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感觉 3:自我是人格的一方面,那些自我感觉 4:我们所感知到的与外部世界所客观存在的并不一定相同,我们的行为更多地依赖于客观物体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 5:自我之间可能是不调和的,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的自我是不同的。 6:是否存在一个超越这些社会角色的稳定的,核心的自我? 7:詹姆斯:他假定存在一种渴望被他人注意到的本能驱力,詹姆斯认为,我么与他人有联系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有同伴,而是因为我们渴望被认可和拥有的地位。 8:个体的社会自我是一种从同伴那里获得的认可,我们生来就有一种被别人注意,被别人喜欢的倾向。 9: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我们的心理自我 精神自我指的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 它代表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主观体验——我们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10:我们知道,是否有人失败或成功对我们而言并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知道,如果这个人是我的话,那就变得极端重要了。 11:我们的自我知觉完全依赖于我们过去的样子和所做的事情。自尊=成功/自负 12:自负除了可以指代对个人来讲什么是重要的,詹姆斯也用它来指代个人的渴望水平,即能让个体满意状态的最低成绩。 13:人们对于已经获得结果的感受并不仅仅是由于结果本身——它取决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所规定的标准。 人们对于事情的反应并不仅仅去不鳄鱼事情本身,也取决于人们赋予事情的意义 14:羞愧感是伴随着外界的反对和责骂而产生的,而内疚感是因为个体没能达到他的标准而产生的一种更为私人的情绪反应。 15:我们的自我观念与这些可达到的自我越接近,我们对自我的感觉越好。 16:神经质人格具有一种固执的,理想化的自我特性。这类人不能够忍受低人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决策与判断》《亲密关系》
。
喜欢读"自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自我"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能找到的资源全是pdf格式有没有文字格式啊 | 来自泮林 | 2020-07-16 12:05:12 | |
咋理解:我们真正的样子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 | 来自成熟的少女心 | 2019-02-25 16:19:31 | |
翻译十分烂 | 来自J.T. | 17 回应 | 2014-11-16 15:50:03 |
自我的入门读物 | 来自dlwby1985 | 1 回应 | 2010-09-15 22:43:25 |
深陷郁闷无法自拔的人可以一读 | 来自秤砣 | 2009-08-26 17:31: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8.7分 55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 (刘未鹏pongba)
- 心智黑客 (欧阳)
- 改变自我意象 从优秀到卓越(心智成熟)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自如书系【心理视角】 (一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o 2008-11-11 07:52:13
The Self by Jonathon D. Brown.: McGraw-Hill.
0 有用 CaptainZ导导 2011-10-12 17:18:11
关于“自我”这一主题的多视角科学力作
2 有用 蝉 2013-11-06 09:56:48
:C912.6-49/4237
18 有用 透明少女 2015-10-19 10:13:22
奉劝好好读读书,这本教科书级别的书对自我的概念讲的非常清楚,其中一种病态思想就是“自我意识扩大化”,以Judge周围所有人行事的意图。说得好听点,叫做“自我意识过剩”(觉得劝你一句就是想管你),说得难听一点,今天的事情做了吗,不要太闲了啊BOY。
3 有用 一只顿悟的咸鱼 2016-03-06 20:13:01
关于“自我”,即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会影响你的行为、你接受信息的方式、你的动机,总之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能解释自己、他人行为的心理学主题。关于自我的这本书全是干货,全书结构、章节分明,对每一个解释自我的理论细想一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会很有意思。
0 有用 你就笑话我吧 2022-11-28 20:59:24 重庆
我从这本书里收获很多。
0 有用 周韦 2022-07-17 13:29:35
排版有点不舒服,内容颇有教益,关于抑郁的个别内容,我不由得想起罗素的话:人不要过多关注自己。
0 有用 二月 2022-04-01 21:26:21
魔镜0102
0 有用 juuno 2022-03-19 14:57:11
有点太学术了
0 有用 Myrtle 2022-02-23 16:15:03
没错,还是菲利普•津巴多主编的书